王平找毛主席要錢,卻反遭主席敲竹杠,堪比旅長向李雲龍“打劫”

南書房 2024-05-23 18:06:38

1936年6月的一天,一位紅軍指戰員領命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臨別之前,指戰員看著毛主席欲言又止。

毛主席詢問說:“是不是有什麽困難,說出來。”

指戰員立正說:“報告主席,我想改個名字。”

毛主席聽到這個要求,立即笑著說:“給你改叫王平怎麽樣?”

說完,毛主席在新的任命狀上寫下了王平的名字……

一、保護主席、索要錢糧

王平既是共和國的開國上將,也是人民軍隊中有名的政治家,同時還是多次受過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嘉獎的功臣。

王平的原名是王惟允,因爲部隊每次點名,都將“王惟允”三個字連讀成“王嗡嗡”,所以他才決定請毛主席給自己改名。

在革命戰爭年代,王平每次作戰都表現勇猛,特別擅于打硬仗,還曾救過毛主席的命,被毛主席親切地稱爲“王大個子”。

關于王平營救毛主席的事迹,毛主席同樣銘記于心,那是在三渡赤水之後,王平率領部隊爲抄近路急行軍,誤打誤撞遇到了即將被敵人包圍的軍委機關隊伍,毛主席對王平說:

“你來的正好,敵人要側擊我們中央縱隊,你現在立即過去組織抵抗,掩護軍委機關隊伍轉移。”

王平鄭重地向毛主席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就率領部隊爬上了山頂,並在指定地點同敵人血戰了整整一個晝夜,圓滿地完成了毛主席的交代的任務。

自此以後,毛主席常常將“王大個子”挂在嘴邊,王平因而成爲了毛主席心目中的一名愛將。

關于毛主席與王平交往的經曆,有一則至今爲人所稱道的故事,這則故事與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被旅長“打劫”的情節一樣有趣。

當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剛剛形成,王平所在的紅二十七軍奉命前往抗日前線換防,由于全軍經費緊張,又缺乏糧食,王平就致電給中央請求撥款,可是中央同樣財政困難。

無奈之下,王平直接撥通了毛主席的電話,毛主席開玩笑說:

“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啊,你自己想想辦法嘛,想不出來就睡完覺接著想。”

毛主席下了命令,王平也不敢再訴苦,只好挂斷電話苦思解決辦法,突然,一個想法閃過腦海……

二、王平訛詐、主席打劫

原來,紅二十七軍駐地有旁有一戶地主,地主家中囤了不少糧食,王平決定使用巧取豪奪的辦法搞錢糧。

王平讓幾位戰士假裝去地主家買糧,並讓戰士故意違反地主家的交易規定,只要地主掏槍威脅,那就可以給地主扣上破壞抗日的帽子。

一切如王平所料,地主果然命人掏槍逼退了這幾位戰士,王平和軍長賀晉年一同找到當地縣長討要說法。

交涉的過程中,王平與賀晉年一唱一和,嚇得縣長連忙將地主叫來問話,王平故意作出生氣的模樣,還氣勢洶洶地要毆打地主,縣長不得不在一旁打圓場。

王平見計劃成了大半,就放下姿態對地主說:

“你這樣破壞抗日,是漢奸行爲,本應該嚴辦,既然縣長爲你求情,那我們就從寬處理。”

這時,縣長也看出王平賀晉年此行的意圖,就勸說地主認罰,地主一聽交錢就能了事,趕緊答應下來。

在縣長的擔保下,地主自願上交500擔糧食和5000塊大洋“抵罪”,王平拿到錢糧後,第一時間給毛主席打去了電話:“主席,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們搞到錢和糧食了。”

之後,王平又詳細講述自己“訛詐”地主的全過程,毛主席聽過之後笑個不停,王平本以爲毛主席會表揚自己,卻沒想到毛主席也借機來了一個“趁火打劫”。

毛主席故作嚴肅地說:“糧食你們可以留下,至于那5000塊大洋嘛,你們留下1000塊,其余要上交中央。”

王平頓時傻了眼,連忙向毛主席訴苦,請求多留下一點,當時,王平狼狽的模樣,與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如出一轍。

最後,毛主席同意讓王平留下2000塊大洋,其余的3000塊大洋都被毛主席派來的人取走了,毛主席後來稱贊王平說:

“滿足了部隊的需求,也解決了中央的難題,還是王大個子有辦法。”

三、政治領導、資助家鄉

王平頭腦靈活,善于審時度勢,總能在困境中打開局面,籌糧搞錢不過是小把戲,王平的真本事是做政治思想工作。

紅二十七軍抵達抗日前線後,王平承擔起開創敵後根據地的工作,爲了完成這一重任,王平廣泛動員群衆支援錢糧,同時在學生隊伍中發展進步力量,很快就贏得了人民群衆的支持。

得到了人民群衆的支持,八路軍遊擊隊伍迅速成長起來,王平後來爲這支隊伍取名爲抗日義勇隊。

在抗日武裝力量發展壯大的同時,王平還不忘加大部隊整訓工作的力度,尤其是加強部隊幹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王平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完善的部隊政治工作制度,這爲日後我軍邁向正規化奠定了基礎。

中央軍委對此給予了高度肯定,司令員聶榮臻也表揚王平說:

“你們的政治工作制度很有價值,以後要在全黨全軍推廣。”

解放戰爭期間,王平又利用宣傳土改政策、打擊地主惡霸和派人到群衆家中家訪的辦法,動員一大批青年參軍,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充實了人民軍隊的武裝力量。

新中國成立以後,王平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並在歸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和多枚象征榮譽的勳章。

1988年2月,91歲的王平因病在北京逝世,其家鄉湖北陽新縣的人民群衆自發組織了悼念隊伍,哀悼這位功勳卓著的開國上將。

王平生前十分關心家鄉的教育情況,曾多次自掏腰包捐助家鄉的教育機構,並且爲家鄉爭取到了諸多發展項目。

王平離世後,家鄉人民爲了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將王平生前捐助的一所中學改名爲王平希望學校。

2 阅读: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