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探秘馬王堆漢墓陳列,這裏是領略三湘文化的重要窗口

落榜進士 2024-05-20 15:21:50

博物館作爲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標志,充分展現了這個地方的曆史和民族文化,也是一個地方民族人文曆史的最好載體。來長沙,最值得打卡的自然就是湖南博物院了。

湖南博物院位于開福區東風路50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院藏文物多達57萬余件(套),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等獨具特色,埋頭在館裏細細觀賞,可以說是一場最生動的關于湖南的曆史課。

館內設有“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湖南人——三湘曆史文化陳列”兩個永久陳設。“湖南人”以時間爲順序,將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去進行解答,描繪出湖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曆史文化脈絡。

從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到春秋戰國的楚漢文明,經唐宋曆明清,陶器、青銅器、金銀、錦帛……每一件展品都暗藏著關于曆史的密語。

自古“民以食爲天”,館內陳設有出土于各朝各代的食器,鍋碗瓢盆不在話下,搗米的陶錐、煮肉的大鼎、還有盛放多種食物的食盒,種類多到讓人歎爲觀止。

古人尚酒在出土于商周時期的豕形銅尊上顯露無疑。這是商代存世的極少數豬尊之一,豬的形象生動細膩,一杯敬鬼神,一杯敬先祖,用來祭祀相當有儀式感,也正是所謂的“藏禮于器”。

給人肅穆美感的商代晚期大禾人面紋方鼎是中國唯一的以人面紋爲飾的鼎,不僅是鎮館之寶,也當之無愧國寶。鼎體呈長方形,四面各有一個嚴肅的人的面孔,鼻梁挺直,嘴唇厚實,看上去有點像“外國友人”。

來長沙不能錯過馬王堆漢墓,來湖南博物館也不能錯過這個大型漢墓陳列展,館內的鎮館之寶和國寶級文物幾乎都出自這座發現于上世紀70年代的漢墓。

古老文物配合高科技手段解說,將漢時貴族婦女服裝的用料、剪裁等冷知識講得明明白白。曆經幾千年的服飾帶著歲月的滄桑展示著舊朝代的美,破損老舊也絲毫不影響其給人的華麗印象。

還有一件經常“出差在外”的素紗單衣也不要錯過,它曾經屬于西漢長沙國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這件單衣最特別之處就是薄如蟬翼,輕若煙霧,重量只有49克,就算是在如今高科技發展的時代也難以超越。

漢時講究厚葬,出土的墓葬中不僅寶物衆多,還有許多男女侍俑。王公貴族將侍俑帶到地下,希冀著死後依然可以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另一個世界享樂。

黑地彩繪棺上繪有110多個神怪圖案,筆法生動流暢,極富浪漫色彩,帶給人的沖擊力極強。國際博物館日時許多平時收費的展館都會實行免費政策,吸引著人們前來打卡薅羊毛。其實真的論實力,平時不收費的博物館才是真“大佬”,這座湖南博物院不管是不是博物館日,都值得一來再來。

0 阅读:13

落榜進士

簡介:旅行專家、攝影師、旅遊雜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