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換屆倒計時,解放軍登陸艦的動向,讓島內台軍感到不妙?

張學峰看空天 2024-05-11 11:35:56

台防務部門發布消息稱,解放軍在近期加強了在台海周邊的活動強度,不僅派遣大量軍機深入海峽活動,還組織兩棲部隊進行登陸演習。在台灣地區領導人即將換屆的當下,不少觀點認爲此舉是大陸對台當局發出的某種警告。

【在台海周邊組織演習的東部戰區海軍某部】

近日,隨著台灣地區領導人即將在5月20日迎來換屆,外界對于台海局勢的關注度出現了明顯提升。因爲在這段時間裏,包括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在內,許多美國政客都借著這一機會明裏暗裏地表態自己在台海問題上的政治立場,繼續撺掇島內台獨勢力的意圖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與此同時,我們大陸這邊也在積極展開應對,東部戰區的空軍力量在台海方向上的活動頻率有了明顯增加,現在解放軍的軍機已經可以抵近到距離台島北部基隆市不到70公裏的空域活動。

【東部戰區空軍的殲-16戰鬥機】

當然,加強活動的不只有空軍力量,海軍單位同樣在用自己的方式爲遏制島內台獨勢力作出貢獻。根據東部戰區官方賬號報道,就在近期,解放軍某登陸艦大隊組織多艘艦艇在某海域進行了一場持續數天的高強度實戰化演訓。

從報道披露的照片中我們能夠看見,該大隊不僅著重演練了編隊防空、支援登陸部隊沖擊灘頭、艦內損管作業等科目,還增加了大量諸如“救援落水人員”等特情科目。這些細節足以證明這場演訓在模擬實戰環境上的含金量,而一些西方媒體也由此認爲,大陸會加強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的活動強度,是在向美國與台當局發出警告。

【參演部隊搜索落水人員】

爲什麽這麽說呢?我們先拿空軍舉例。正如前面所說,解放軍的軍機已經可以在距離基隆市不到70公裏的位置活動了。

要知道經常在台海上空活動的殲-16戰鬥機,其巡航速度大約在0.9馬赫以上,約合1100公裏/小時。70公裏對于殲-16來說也就不到4分鍾的航程。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70公裏是解放軍軍機與基隆市的距離,並不是與台北市的距離。事實上由于台北在基隆市的偏西位置,更靠近大陸,解放軍軍機與台北相隔的距離還要再短一些,用巡航速度也足夠在3分鍾就飛抵台北市博愛特區,即台灣領導人官邸所在區域上空。

【解放軍的殲-16戰鬥機】

這也是爲什麽在台軍披露解放軍軍機在靠近台島空域活動後,前台軍少將會在采訪中明確表示在可能爆發的對台軍事行動中,台空軍連起飛時間都沒有就會被解放軍擊毀在地面上的理由。

因爲解放軍已經在距離台島近在咫尺的距離上建立起了常態化軍事存在,只要有需要,這些來自天空的打擊力量會比火箭軍的導彈更快命中台島上的目標。

與之相對的,海軍的演訓雖然不夠顯眼,沒有被外媒廣泛關注報道,但對于解放軍來說,這些實戰化演訓帶來的技戰術能力提升同樣不可忽視。

【組織防空的登陸艦隊】

原因在于隨著解放軍幾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縱使美軍與台軍喜歡嘴上說著解放軍登陸艦數量不夠、質量不行之類的話,但他們心裏其實很清楚解放軍登陸艦隊將會成爲決定對台軍事行動勝負的關鍵。

這迫使美軍與台軍開始加大在反艦力量上的投入,以期通過高性價比的遠程反艦導彈與超音速反艦導彈來對抗解放軍日益壯大的登陸艦隊,而這也導致了解放軍登陸艦面臨的反導防空壓力激增。

此次演訓會重點強調編隊防空、艦船損管等科目,就是爲了提高作戰人員在應對這些威脅時的技戰術能力。而增加“落水人員救助”等特情,則顯示出解放軍並沒有將對台軍事行動視作一場簡單的、如同海灣戰爭一樣的碾壓局,而是考慮到了可能存在的傷亡損失,並針對性制定救援預案、培養救援能力。

【參演登陸艦上的損管人員】

說到底,戰爭不是兒戲,人員傷亡不可避免。而救援能力的培養則可以很大程度上在解放軍遭受傷亡時,降低“亡”的比重,提高參戰人員戰場生存率,其訓練的優先級並不比訓練提升作戰能力要低。

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解放軍在台海方向的常態化巡航也好、實戰化演訓也罷,都愈發向著滿足實戰需求的方向上發展。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解放軍已經具備了隨時發起對台軍事行動的能力,只要命令一下達,千軍萬馬便可以整裝待發等待在海空軍的掩護下渡過海峽。

也難怪外界會將解放軍的活動視爲一種“警告”,因爲現階段的西太美軍和台軍在戰備水平上不足以與解放軍相提並論。就算台海局勢的逐漸升溫激化,缺乏准備的美軍與台軍也很難抵消到解放軍憑借萬全准備在這一問題上積累的戰略優勢。

0 阅读:72

張學峰看空天

簡介:掌握軍事自媒體制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