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龍街:一場活動,演繹百年傳承,現象級民俗釋放“陽光價值”

文旅頭條新聞 2024-05-22 16:39:09

2024大姚龍街太子會已圓滿結束,但是以“太子會”名義發出邀請的龍街精彩才剛剛啓程。

數百年曆史的龍街太子會讓龍街盡顯熱鬧之風。節日之樂猶存,而如何持續開發優秀民俗文化資源,做足“農業+”文章,促進“農業+文化+旅遊”的業態融合,推進農文旅融合,努力形成龍街特色品牌的命題,卻成爲龍街鎮更深遠厚重的尾韻。

數據顯示,至2023年末,龍街鎮實現農業總産值6.3億元,同比增長1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158.81元,同比增長9.7%,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4.6億元,招商引資3.5億元,水稻、烤煙、石榴、蔬菜、藍莓“五個千畝”示範産業集群生機勃發,鎮域呈現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大姚産業投資開發的熱土和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品牌和格局。

穿越時空與民俗的界限,“文旅+農業”的“雙向奔赴”

龍街鎮,因古時辰日集市而得名,曆史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郁,人文景觀獨特,擁有“優質糧煙之鄉、特色果蔬之鄉、民族文化之鄉”的美譽,同時也是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産業強鎮。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龍街地區民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太子會,作爲大姚縣十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大姚曆史文化的傳承線,也是龍街曆史發展的原點,也是龍街人民的特色標簽,數百年的積澱,不僅讓在地民俗文化與城鎮經濟發展交相輝映,更助推龍街鎮成爲寄托傳統文化情懷、歡慶傳統節日的最佳承載地之一。

傳統在時代中演進,民俗活動亦在漫長的歲月變化中不斷被賦予新的價值內涵。把握好“變”與“不變”的度,讓民俗活動在激起情感共鳴的同時,又能推陳出新,至關重要,而這也是龍街鎮煥新的根基所在。

經不完全統計,今年太子會期間,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盛會、繁榮熱烈的商貿文化活動等,共吸引了遊客約5萬人次彙聚,共赴文化盛宴。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細究此次太子會人氣火爆的深層原因,近年來龍街鎮對于新集鎮産業煥新提質所下的苦功,不容忽視。

近年來,龍街鎮探索實踐“363”工作思路,不斷扮靓全國農業産業強鎮底色,持續推動農業産業發展跑出“加速度”。劃分“糧煙産業片區、果蔬産業片區、經濟林果産業片區”三大産業片區,狠抓糧食、烤煙、畜牧、經濟林果、特色水果六大特色産業,圍繞三大受益群體,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助推企業增效。不僅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集體增富,還強化聯農帶農富農,助推群衆增收。

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在地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彙融合,並與城鎮的農業産業發展水乳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區域印記,這亦是龍街鎮的根與魂,也是農業産業布局的長期成效以及城鎮更新的發展成效。

揚優勢增動力,“黃金區域”釋放“陽光價值”

“超長待機”的日照時長造就了龍街農業産業的健康底色。位于黃金緯度線—北緯26度上的龍街鎮,生態優越多元,氣候宜人、風光旖旎,森林覆蓋率高,夏可避暑,冬可避寒。

氣候原因和生態環境成就了全國農業産業強鎮,大姚的“東大門”、大姚的“糧倉”,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滇龍溪”大米、“龍福”牌早青蠶豆聞名遐迩。水稻、烤煙、石榴、蔬菜、藍莓“五個千畝”示範産業在龍街遍地開花……

在龍街,不僅能輕輕松松實現水果自由、糧蔬自由,亦能實現生活自由。

充足的陽光、宜居的海拔、適中的溫度及濕度、突出的生態資源和便利核心的區位優勢……無不構成這座城鎮的核心標簽,農文旅融合正是龍街鎮的特長所在。

對龍街鎮而言,以這一系列重量級的底牌爲肌理,也在以文旅資源激活農業産業方面占據了先發優勢。

也正如大姚縣龍街鎮黨委書記張钰霖所言,龍街鎮依托區位條件獨特、資源禀賦良好、人文曆史厚重、旅遊資源豐富“四大優勢”,以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只爭朝夕的豪邁幹勁,衆志成城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大姚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方陣”,當之無愧。

面向未來,借勢此次大姚龍街2024“太子會”的成功舉辦,龍街鎮的文化輻射力與農文旅發展能級,也將在實現新的躍升,結合自身特色實現煥新升級,從而真正以更加多元、厚重、新潮的文化形態,也進一步優化提升,從而更好激活龍街鎮的新人文、新風貌、新産業。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李正鵬 整理

通訊員 王箐 金旭東 文

大姚縣龍街鎮供圖

責編 王楚雲

校對 馬寅瑞

審核 童文文

終審 古文麗

0 阅读:2

文旅頭條新聞

簡介:一手掌握文旅大事,全新全藝爲文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