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國的機槍彈鏈:美國土豪俄節約,中國玩出了什麽新花樣?

蝦兵械將 2024-05-22 09:31:56

俄烏沖突爆發後,機槍在高烈度戰場上的作用再次引起各國重視,即便是在現代戰爭中機槍依舊表現出的強悍壓制能力。

【火力壓制】

中美俄作爲三個軍事實力最強國家,其機槍發展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體現了中美俄不同的戰爭理念和班組作戰模式。

財大氣粗的全可散彈鏈

彈鏈作爲供彈具是機槍極爲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軍最新換裝的西格紹爾M250機槍,延續了美國機槍采用全可散彈鏈的傳統。

【M250機槍】

全可散彈鏈無法單獨使用,只有配合機槍子彈才能組成一條完整的彈鏈,理論上來說全可散彈鏈可以無限延長,子彈本身就充當了彈鏈連接的軸承。

當子彈擊發過後,彈鏈會重新散成一個個彈鏈節和彈殼一同被機槍抛出,全可散彈鏈的優勢非常明顯,射手再打光一條彈鏈後不用攜帶這空彈鏈進行機動,減少了作戰時的負重。

這對于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士兵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畢竟一整條空彈鏈的重量不容小觑。

【全可散彈鏈】

還有一個優點經常被忽視,全可散彈鏈的結構是最爲緊湊的,這同樣是因爲全可散彈鏈省去了連接軸,使得同樣一條100發的彈鏈,全可散彈鏈的長度是最短的。

不光士兵機動的時候會更加方便,運輸起來效率也更高。美軍還專門對此做過計算,裝載200發全可散彈鏈的彈藥箱相比傳統彈鏈的彈藥箱體積縮小了足足20%到30%。

按照美軍的習慣,部隊領到的彈鏈都是後勤部門提前裝好儲存在彈藥箱裏的,一般一個彈藥箱會裝2條250發子彈的彈鏈。

【全可散彈鏈】

很多人認爲美軍土豪,才用得上全可散彈鏈,畢竟在戰場上彈鏈一旦消耗,是沒有時間供士兵重新搜集彈鏈節的,全可散彈鏈等于是一次性用品。

根據俄烏戰場的實際使用情況,這倒並非無中生有的說法,烏軍獲得了相當一部分美制M249和M240機槍,都采用美制M13全可散彈鏈供彈。

烏軍往往在打光彈鏈後就無法得到彈藥補充,雖然手上的北約5.56和7.62毫米子彈還有很多,但卻無法在戰場上重新組裝彈鏈。

【散落一地的全可散彈鏈節】

但實際上,美軍自用的時候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美軍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彈鏈節回收模式,有專門的回收部門會利用吸鐵回收戰場上的彈鏈節,送回後方重新檢查後組成新的彈鏈再次補充到部隊。

並非像很多人以爲的那樣是一次性使用,美軍財大氣粗不假,但並不鋪張浪費。

各有優劣的不可散彈鏈

中俄的機槍彈鏈流派一脈相承,都屬于不可散彈鏈,顧名思義就是彈鏈和子彈是兩個獨立的部件,子彈擊發後,彈鏈還是彈鏈,並不會重新散開,可以不斷重複使用,這也能看出俄羅斯人的節約精神。

【不可散彈鏈】

不可散彈鏈算是最爲傳統的機槍彈鏈,早期的馬克沁機槍就是采用的不可散彈鏈,只不過材質是帆布。

但後來在實戰運用中發現,帆布彈鏈一旦髒汙受潮就很容易引起供彈故障,于是材質就變爲了金屬,中俄絕大部分經典機槍都采用的是不可散彈鏈。

但金屬彈鏈能解決可靠性問題,卻帶來了更大的重量和攜帶問題,蘇俄軍人身材壯碩受到的影響還小一些,身材較小一些的中國士兵要拖著沉重的彈鏈必然會對自身機動性産生不利影響。

【不可散彈鏈】

所以解放軍在不可散彈鏈基礎上,玩兒出了新花樣——發展出了一種頗具創意的半可散彈鏈。

半可散彈鏈實際上就是在設計上結合了全可散彈鏈的設計,在一定長度的不可散彈鏈之間設計了一節全可散彈鏈,這樣一長條彈鏈就能分爲長度更短的幾小節,方便士兵攜帶。

由于半可散彈鏈一定程度上改進了不可散彈鏈的缺陷,除了解放軍,俄羅斯大量裝備的PKM機槍其實也應用了這種彈鏈設計。

【PKM機槍】

不過隨著解放軍的更換新槍族,半可散彈鏈可能很快會從部隊中退役,我國新列裝的QJY-201班用機槍已經換裝了全可散彈鏈。

解放軍目前的後勤體系同樣完善,即便應用全可散彈鏈也能高效率回收,不存在所謂的浪費問題,而且全可散彈鏈會大幅度的減少供彈具重量。

俄烏戰爭的經驗已經說明,單兵機動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解放軍不僅是槍械,全身裝具都在盡可能地減重。

【解放軍新型單兵裝備】

不過201班機換裝部隊一段時間來,還是出現了一些故障,各部隊都出現了較爲頻繁的卡彈/頂彈情況,這其實是機槍設計思路和我軍裝備應用理念還沒有同步帶來的。

201班機最初是空降單位提的設計要求,所以出現了雙路供彈這一設計,除了彈鏈供彈,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制式步槍彈匣供彈。

但該槍配發到全軍後,原本僅作爲空降兵彈藥不足時緊急使用的彈匣供彈方式反倒成了主流,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在平常訓練中彈匣要比彈鏈用起來方便許多。

【201班機】

實際上,201班級的供彈故障也幾乎都是在彈匣供彈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並不是武器設計問題。

長期缺乏實戰確實讓解放軍的戰鬥力受到了一些影響,裝備設計已經考慮了實戰需求,但部隊的實際應用卻不夠實戰化。

不過,解放軍能有從半可散彈鏈到全可散彈鏈的轉變其實已經說明部隊一直在改進優化現有的作戰裝備,提升我軍戰鬥力,只要有這樣的進步觀念,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資料來源:

【1】incent D. Blondel: Recent Advances in Learning and Control, p. 233,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ISBN 9781848001541

【2】Squad Automatic Weapon (SAW), M249 Light Machine Gun.Man.fas.org [引用日期2023-11-26]

5 阅读:2494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5:02

    全可散彈鏈不能用塑料嗎

  • 2024-05-22 10:29

    世界上第一款快速射擊武器是馬克沁機槍,准確點說是手搖式馬克沁機槍 ?????大神啊!一句話得罪了兩個槍械大師!

  • 2024-05-22 14:19

    其實我們可以不可以用塑料的可散彈鏈?

  • 2024-05-22 15:00

    如果發生戰爭,中國也會使用可散式彈鏈。現在是和平時期,軍隊訓練使用半可散彈鏈,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蝦兵械將

簡介:武器裝備,軍事小百科,盡在蝦兵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