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不要質疑介子推“割股奉君”?

康順聊國際 2023-01-03 21:39:05

不知從何時起,國人多了一項本事,那就是事事追求新創意,新思維,強調獨立思維,不人雲亦雲,要聞過則思,聽過則辨。

這似乎是一件好事,因爲在今天的商業社會,學會獨立思維,有創新意識,追求自己的新賣點,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思想桎梏與科技壁壘,尋求到新的突破。中國今天的科技成就,無不體現這一點。

但,如果把這樣的創意獨立,追求到、極致到一種時尚,什麽都要質疑,什麽都要有新解,那就是過猶不及,矯枉過正。今天的人,似乎只要你不獨立思考,不質疑,就顯得低人一等,墮入守舊之道。

這種思潮已經可怕到質疑過去、存疑曆史。如表現在,對曆史有公認的人物在他們筆下口中,美其名曰是重新定位,其實就是旁門左道,亂談偏說;甚至對曆史脈落、也開始選擇性地失意,爲他們的觀點“塗脂抹粉”,造謠惑衆,,,,,,

諸如此種,不一而足。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達到了聒噪滔天、混淆視聽的地步。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還拿著網上的一知半解,妄知曲解在教育的殿堂裏,堂而皇之地傳經授業,真是可笑之極、悲哀之極。

如前一陣南京那位女老師,在教室的清苑之中,認爲南京大屠殺是不可信的;如北大的一位女教授,在電視上公然聲稱曆史真相是有待考驗的,結果被另一嘉賓現場開怼,丟人現眼,下不了台……

正當這種醜陋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際,國家嚴正出聲,曆史不容曲解,要正本清源,要打擊曆史虛無,要倡導回歸正史。這一擊,來的正是時候,這不由得不讓我們拍手稱快。在紛繁世界中,我們就是要尋找一片屬于我們真正的心靈家園與真知殿堂。

今天是清明節,我就想與大家一起,做一次正本清源的事,以正視聽。

國人中,真正知道清明節來曆的人可能不多,但歪曲清明節來曆的人卻是不少。爲何?就是知道的這股人群中,受到了曆史虛無與所謂的創新思維的雙重影響後,開始別謀新篇,大談特談他們心中的清明與寒食,介子與文公。最終的推論是曆史不可信,介子“割股奉君”的事迹完全就是一種杜撰。

今天,我幹脆就順著他們的思維,一起來分析一下他們所熱衷的那幾個荒誕的問題,如介子在曆史上真實存在嗎?“介子割股奉君”到底是真的嗎?介子爲什麽會傻到要剜自己的股給晉文公吃?介子寫的那首血詩是真實存在的嗎?晉文公爲什麽要忘恩負義把恩人介子給燒死了?

我們先一起回顧下這段曆史。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溺寵的妃子骊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

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逃亡期間因先是遭父親晉獻公追殺,後又是兄弟晉惠公追殺。

故受盡艱辛與屈辱,重耳等人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受不了這樣的顛沛流離,大多離他而去,各奔了前程。只剩下廖廖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如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一直追隨著他。

有一次,重耳差點餓暈了過去。介子推見狀,爲了救自己的主人,情急之下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股,煮成了股湯,讓重耳充饑保命。重耳獲救後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發達,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十九年後,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做了君主,後來成就了一番霸業,他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執政後的文公,未忘當初承諾,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可不知何故唯獨沒有介子推。

于是在有人的提醒下,晉文公驚覺大錯,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但是,介子推一如當初之念推辭做官。幾番不堪幹擾後,幹脆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

晉文公無奈,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爲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只得放火燒山,誰知大火一起,控制不住,在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後來,晉文公派人搜山時,卻看到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早已死去。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排安葬,在安葬之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裏,介子推寫的那首血詩:

割股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介子推的死,對晉文公打擊很大,于是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谕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介子死後的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到介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當他看到焚燒的山坡上,被燒的柳樹死而複活後,以爲柳樹是介子要轉化他,于是,他便賜柳樹爲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挂柳枝,掃墓栽柳,上介山踏青,抒發思念之情。

從此晉文公與介子之間的故事,從當朝皇皇如道,到後世曆經2600多年的風雨洗禮,早已鑄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圖騰。雖然在這一傳承過程中,雖然也有人提出過質疑,但這種質疑沒有就不是主流,甚至連火花也沒有,不像今天,有人聒噪爲恐歪思不曉。

再者,古人的質疑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介子死之山的考究,介子割股的動機這一層來思考,至于介子是否割股關注的人並沒幾人,這是爲何,因爲介子忠孝之事,代代流傳,傳承有序,無須質疑。

今人的不信,卻似乎有點更弦易轍的味道。爲了讓你信,我決定重點追溯兩點:一、介子推爲什麽要割股奉君?二、介子推爲什麽功不言祿,出仕爲官?這兩點是今人曲解最多的地方。

一、介子推爲什麽要割股奉君?

毫無疑問,介子推其人是曆史真實存在,這一點無須一駁。關于介子推的故事,從《晉·史乘》、《左傳》、《呂氏春秋》開始,到《韓詩外傳》、《史記》、《新序》、《列仙傳》、《疏介夫傳》等典籍,皆有記載。尤其出現在各朝各代的曆史名家之手筆中,一直都是以正面、積極、褒揚的形象出現。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榜樣。介子推,本人也被後世譽爲“春秋三傑”,堪稱千古典範。

有人言之鑿鑿地說,介子推“割股奉君”之舉不可信,理由是《左傳》、《史記》等一些史料中沒有記載,所以一定是後人杜撰的。如此簡單否定,實爲過之。要知道,一本《史記》不可能記盡千年所有事,何況這《左傳》、《史記》中又都記錄了介子推功不言祿之事,至于“割股奉君”有可能被隱去罷了。

我們要想,與晉文公一起逃難的不只有介子推,他也不是當時晉文公身邊最親近的人,要知道與晉文公一起逃難的,還有他的舅舅狐偃等人,但爲什麽只有他一人名垂了青史呢?這其中,肯定並不僅令因爲介子推有功于晉文公,卻被晉文公放火燒死了他之故所造成,一定在當時有介子推的特別之舉,而這特別之舉又一定與“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等等相關。

何況,《晉·史乘》、《韓詩外傳》、《莊子盜跖》等古書及一些後代的曆史名人的詩文中寫的清清楚楚,但有人確又說這些書、詩文不足可信,這就有點過人了。

說起來,有史可載的最早記錄介子推“割股奉君”故事的是莊子。他在也的《莊子盜跖》一書中,這樣寫道:“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韓非子在其《用人第二十七》中寫道:“昔者介子推無爵祿而義隨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結其德,書圖著其名。”

西漢韓嬰寫的的《韓詩外傳》中明確這樣記載:“重耳無糧,餒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後能行。”,他還在書中還這樣詳細寫道,翻譯過來就是:

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作頭須(一作裏凫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饑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谑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爲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裏,把腿上的股割了一塊,與采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股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西漢末年的劉向,也在他的《說苑.複恩》中寫:“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遍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龍反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但這些記載,有些人就是不信,他們認爲這只不是那些文人墨客,爲了貪求功名利祿,喧嘩奪目,上求寵于君,下取悅于民,所虛構僞造出來的一樁千古假事而已。

如果是這樣,我們不用在乎、生氣,畢竟孔子所言的“三季人”大有人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學曆史、傳播正史,力求史實,恪守千古大義,就一定能守衛住我們神聖的民族大家園,精神不受玷汙。如果他們到了觸犯國家政策的份上,自然有法律等待他們。

二、介子推爲什麽功不言祿?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不但可以說明介子推爲什麽功不言祿,而且還可以反證推理出,介子推“割股奉君”的真實存在。因爲他的功不言祿,實在是太驚世駭俗。

介子推實在太與衆不同,別人求功強己,他卻推功于天;別人追求利祿,他卻說功不言祿,避世爲官。一個對君王有天功的人,卻被他自己當成了應該的明份,是士子應該盡的責任。正因是他這種思維,所以,我完全可以推理出他這樣的人,“割股奉君”之事對于他而言,有何之難?

當然,這一點,只怕是今天嘩衆取寵者所不敢想像的,用“三季人”的思想豈能知道責任、意志力之可貴?他們應該還千思不得其解,一個有天功于君的人,爲什麽就功不言祿,出官入仕呢?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人呢?

對不起,介子推就是這樣的人。《左傳》、《史記》明明這樣記下: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之,而二三子以爲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怼?”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爲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講介子,患難時與君上不離不棄,事成後不言賞祿,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飄然而去,其品性之高潔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莊子》中的子推,雖然對介子之行爲有所曲解,但基本說明了介子“割股奉君”之事,只因事後晉文公一時遺忘了自己,便大怒而去,在大火相逼下燒死了自己與老母。

屈原在楚辭《九章惜往日》中說:“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爲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屈原是完全褒揚介子的。

介子推在《史記》裏的形象是,是功不言祿。“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咎犯以爲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于同位。乃自隱。”當時,重耳一行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正返國過黃河。重耳的舅舅咎犯(即狐偃),在河邊這樣跟晉公子重耳說:“我跟您周旋天下這麽多年,有過失的地方肯定很多。我自己都知道,更不用您說了,請讓我從此離開好了。”

重耳馬上表態說:“我若返國,如果不能和咎犯共成大業,讓黃河看著作個證明。”于是把一塊白璧投入河中,以用來作與咎犯的盟證。

這時,介子推卻說,公子能有今天,完全是上天的安排,與我們衆人的智慧和各種付出,沒有多大關系,這是他對咎犯這種變相要求賞賜做官的做法嗤之以鼻,同時也說明了他中忠心事主的真實心理,可謂與衆不同。

《史記》上還說,文公元年春,渡河之前,介子推就自隱了。爲什麽要自隱呢,因爲這時的重耳,大勝已定,回國只待即位了,所以,他提前自隱了。爲什麽提前自隱,因爲不屑一顧與這幫功利之士爲伍,《史記》這樣記載了他就對母親說了一番話,推曰:

“獻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開之,二三子以爲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從《史記》中,可以很好解釋後來的晉文公爲什麽忘了賞賜介子推之故。其實,這不是晉文公忘了賞賜,而是介子推辭封受賞,至于後來文公要介子推出來爲官,是爲了堵住悠悠衆口,以怕世人罵他不懂知恩圖報。可見,後來的介子推是真心躲官,晉文公也是真心封官,只可怕兩人之思想完全背離,而造成了千古哀情。

正是介子推這樣的清高孤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西漢劉向在他的《列仙傳》裏,將介子推推崇到神仙之位,及到了宋朝,更是被宋真宗封爲潔惠侯。

再到後來,世人又將介子推與屈原相提並論,認爲他“既忠且孝”的典範,于是有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民間說法。

再慢慢地,寒食節、清明,成爲了介子推的精神的承載,成爲中華子孫圖騰的一部分。正如唐代詩人盧象在其《寒食》詩裏寫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

在這千古傳頌的曆史長河中,雖然也有人對介子推的傳說提出過質疑,但他們不是否定介子推的事實,而是看待寒食節的來曆與探討介子推的初心。

如《荊楚歲時記》寒食條注、唐代人李涪、南宋人羅泌、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近代學者李玄伯認爲,寒食節並非起源于紀念介子推。

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則是質疑介子推的初心。他認爲介子推“割股奉君”的行爲,本質上是爲了謀取回報,“當其割股救餒之時,已先伏一求多之念于胸中矣”。割股只是爲了獲得非常之報,這與易牙煮了自己兒子給齊桓公吃,並沒有什麽不同。晉文公放火燒山以後,介子推之所以沒有跑出來,是因爲他不能像鳥那樣容易避開火苗。

盡管李漁的說法真是偏頗無理,但他還是沒有否定介子推的行爲。而不像今天某些無知的今人,自以爲通讀曆史,動不動要對曆史來個大手術,認爲曆史無真相,他看過的,認過的,才是真相,才是真理,其實,他們所噴出來才是真正的“狗屎”。

所以,今人要存疑,亂創新意,也要好好從曆史中去找尋規律,找尋根源,無知無畏,只能是遺笑大方。

在21世紀的新天,我們猶應該傳承曆史,弘揚正義。我們需要睜開大眼,看清認懂我們的祖輩先人的精神境界,以好傳承到真正的民族精神之魂。要知道,曆史才是我們承載于天的滴水之恩,是我們思想不枯竭的根源。

今天,我們清明說介子推,是可以從介子推身上學習、感悟到這樣的氣象的:

介子推服侍晉文公,割股奉君以避大難,顯示其忠也;返國時看到舅犯要挾文公,恥于與這夥人爲伍,顯示其清也;攜母入介山,隱居養親,顯示其孝也;晉文公用火逼而不出山,乃天性所執,顯示其烈也。

尤其可貴的是,介子推一人之神,還可以從其他的千秋忠義中找到注腳,如淚羅之忠(戰國時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淚羅江死),首陽之清(傳說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額),四皓之高(西漢初,高祖聘用不至的東園公、角裏先生、緒裏季、夏黃公,四人年過八十,隱于商山,時稱“商山四皓”),子陵之節(嚴光,字子陵,與劉秀曾爲同學,東漢初劉秀召用,不就,隱居富春江)等等,這些精神,介子推皆無不兼而有之。

所以說,雖然介子推千秋已逝,但他的精神依然是我們今人的榜樣、圖騰。

《清明祭介子》

一任空窮苦膽終,忠君不願納名功。

列國臨險頭懸盡,數載逃亡股割烹。

避世綿山忘遠事,焚身枯柳顯高風。

文公不愧天驕子,介子清明自此躬。

參考資料:

1、介子推傳記;

2、《晉文公史》;

3、《左傳》;

4、《史記》;

5《韓詩外傳》;

6、《莊子》;

7、其他網絡相關史料的引用。

【作者】

谷新光:湖南嶽陽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深圳市科技專家庫專家、紅色文化傳承者。

0 阅读:12

康順聊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