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我還沒用明白呢,5.5G就來了?

差評君 2024-05-08 11:49:50

上個月有一條大新聞,說是移動要在杭州首發 5.5G 商用部署了。

結果辦公室的實習生聽完就開始吐槽,說自己還用著 4G 套餐蹭著 5G 網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用上 5.5G ,更不知道多出這 0.5G 能有啥用,好像 5.5G 和他沒關系一樣。

說實話,我也挺好奇的,畢竟 5G 已經夠強了,再多出來的半個 G 的提升,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上。

所以爲了解答這個疑惑,托尼也是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通。

5.5G 的大名叫做 5G-Advanced ,簡稱 5G-A ,也就是 5G 增強版的意思。

之所以都叫它 5.5G ,單純是這樣更直觀,一聽就知道是 5G 和 6G 之間的過渡階段。在這之前還有過 2.5G 、 3.5G ,甚至還有 3.75G ,一個個都有零有整。

雖然名字沒啥創意,但給它命名的組織 3GPP ,來頭是真的不小。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他們一路從 3G 研究到 5G ,差不多每隔兩年就更新一次技術版本。

2017 年, 3GPP 就定義了 5G 發展的幾個階段,到今年剛好是 5G 到 6G 發展的中點,自然就叫 5.5G 了。

和 5G 相比, 5.5G 最明顯的提升就是網速。

它能夠達到下行萬兆( 10Gbps )和上行千兆( 1Gbps ),相比 5G 網絡 1Gps 的下行速率, 5.5G 快了 10 倍。也就是說,用 5.5G 下原神,不到半分鍾就能玩上。在戶外看高清直播,那不卡都是基操了。

除了網速快, 5.5G 的延遲還更低。5G 延遲普遍在 5 ~ 10 毫秒,而 5.5G 預計將延遲拉低至 1 毫秒以內。這就爲 XR 設備走出家門提供了條件。

這類設備不僅需要高速傳輸 4K 60 幀以上的 XR 視頻,還需要具備實時交互的能力。5.5G 的兩大特點剛好和它匹配。

不過戴著 XR 設備出門進入 “ 元宇宙 ” ,現在看來還有點扯淡,聽著倒像是爲了 5.5G 這碟醋,包出來的餃子。

還有一盤餃子,還有一大應用,是無源物聯網。

顧名思義,就是不用外部電源的物聯網設備。它能采集環境中的射頻能量、光能或者熱能等等來維持自身運作。雖然 5.5G 的射頻能量和 5G 差不多,但是設備功耗低了 30% 左右,並且 5.5G 預計的覆蓋面積會更大,可負載設備也更多,這些都爲無源物聯網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條件。

雖然聽起來有點像餅,但是早在去年,杭州亞運村的物流車輛就用上了無源物聯網。能實時追蹤車輛位置,方便調度,還能 24 小時監控锂電池的溫度,省去了人工巡檢的成本。

對于制造業而言,這餅還是挺香的,畢竟一個無源物聯網傳感器,最便宜的只要 3 塊多,還免去了後期維護的成本。用在冷鏈運輸,可以實時檢測貨物的溫度和位置;用在車間,可以實時調度材料;用在農場還能實時監測動物的體溫等健康特征。

而對于我們來說,未來應該會出現更多低成本、免維護的智能家居産品。。。吧?

反正這餅托尼先吃爲敬,也不知道幾年能咬到餡。

說回這 5.5G ,它是靠啥超越 5G 的呢?托尼對比了一下 3GPP 曆代版本的更新,發現了好多新技術的名字。

要是每個都說,這期估計就變 5.5G 白皮書了。咱們就挑兩個重要的仔細說說。

它們分別是是超大規模 MIMO和載波聚合。托尼給大家打幾個比方,爭取全都講清楚。

超大規模 MIMO ,咱們得拆成兩半解釋。MIMO 的意思是 “ 多輸入多輸出系統 ” 。咱們可以理解爲卸貨和進貨同時進行,這個技術在 4G 時代就開始應用了。

如果把手機和基站比做快遞車和快遞驿站,那傳輸的信號就相當于包裹,天線就相當于快遞員。

5G 時代用的是大規模 MIMO ,相當于一個大型快遞站,雖然規模和快遞員數量都比 4G 時代要好,但一到快遞高峰期,快遞車就卡住了,快遞交接也變慢了。

而 5.5G 的超大規模 MIMO ,相當于快遞站老板把隔壁超市也改造成了快遞站,店員照樣又多又勤快,效率再次翻番,快遞高峰期也能高速完成快遞傳輸,快遞車也不會卡死不動了。

至于載波聚合就更好理解了。咱們平時上網 “ 查資料 ” ,背後都是 “ 載波 ” 在傳輸數據信號,就像傳送帶運輸包裹一樣。

傳送帶的寬度有限,一次只能運輸一定數量的包裹。而載波聚合,就相當于把好幾條傳送帶並在了一起,傳送帶更寬了,運輸包裹的效率也就更快了。

這個技術不算新鮮,剛開始推行 4G 的時候運營商就用過這招。當時的峰值下行速率只有 300Mbps 、單用戶可用帶寬只有 20MHz ,跟國際電聯對于 4G 的標准還有很大距離。直到運營商把五條載波聚合在一起,才讓 4G 達到靜止時下行速率 1Gbps 、單用戶可用帶寬 100MHz 的國際標准。

這樣一個既能提升網速,又能高效利用頻譜資源的神器, 5G 乃至現在的 5.5G 自然都繼承了下來。

不過 5.5G 聚合的 “ 傳送帶 ” 更快、更寬,因此不用 5 條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並且 5.5G 組合傳送帶的方式更加靈活,還會用到 5G 沒有的 “ 高速傳送帶 ” ,相當于運輸環節全線升級,網速自然就更快了。

掰扯到這兒,大家心裏應該都有數了吧?

5.5G 網速是真快,技術升級也是真厲害,但我的內心也是真的沒啥波瀾。畢竟托尼每天也就是宅在家裏打打遊戲、刷刷視頻。出門下載大型文件,或者去高鐵站下載電影這樣的使用場景幾乎和我沒啥關系。

肯定不能說它沒用,但起碼目前,托尼覺得 5.5G 還只是手機的一個 “ 添頭 ” 。本著 “ 有比沒有強的 ” 原則,如果你最近想換手機,可以看看它們有沒有采用高通 X75 或者聯發科 M80 的基帶,理論上這樣的手機以後都能支持 5.5G ,最近好幾家旗艦機也都官宣過一波 OTA 。

但要是你的手機還能再堅持一下,就不妨和托尼一起等等~起碼等咱們過年回老家逛集市都能連上 5.5G 的時候,再換也來得及。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 漫威 11
    2024-05-08 17:56

    5g就是4g,5.5g還是4g,只是收費不一樣,懂了嗎明白了嗎[笑著哭]

差評君

簡介:大佬不想讓你知道的互聯網真相,關注差評君我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