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2:春闱科考案最大輸家二皇子,是如何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

第一滴露珠 2024-05-26 16:17:24

《慶余年第二季》重頭戲春闱科考案高潮部分已經到來了,由于慶帝在背後操盤布局推動,整個案件變得撲朔迷離,二皇子直呼看不明白了。

春闱科考的演變,已經完全脫離了二皇子最初的構想,他的本意是讓範閑陷入與百官對峙的局面。但結果卻是,慶帝利用這次科考,通過對楊萬裏進行掉包,爆出舞弊消息,決定新案舊案一起查,成功逼迫林若甫等一批老臣告老還鄉,二皇子白白忙活了一場。

林若甫說得對,二皇子敗相已露,此戰之後,二皇子基本上是黔驢技窮了。等範閑林婉兒大婚接管內庫下江南後,能和範閑過招的,就只有慶帝自己了。

範閑通過春闱科考,成功收獲了天下學子的心,但是因爲林若甫被迫告老還鄉,還差點被半路截殺,範閑又少了一個靠山。再加上長公主李雲睿這個不靠譜的丈母娘,範閑頭疼的事情還很多。

春闱科考案,慶帝成了最大的贏家。太子雖然沒有主動安插自己的人,但因爲及時表明態度,甚至還在慶帝這裏贏了一點。範閑半贏半輸,二皇子是最大輸家。

林若甫等老臣告老還鄉後,慶帝下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陳萍萍了。後續劇情中的懸空寺刺殺,與其說是陳萍萍要爲葉輕眉報仇,倒不如說是爲了自保而進行的反擊。

範閑與林婉兒如願大婚後,緊接著接手內庫,卻發現內庫早已經負債累累。這個時候,皇後和太子想替範閑填補虧空,借此讓範閑加盟太子陣營。但是,範閑拒絕了,他決定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內庫危機,範閑把城中衆商賈約到蒼山,以售賣庫債爲機籌集了兩千多萬銀兩,解決了內庫空虛問題,範閑這相當于變相發行了國債。

接下來,在懸空寺上,慶帝遭遇三連刺殺,範閑出手相救卻身負重任,幸好範若若爲範閑動了手術,才保住了命。但是範閑由此功力喪失,不得不強撐著身體下江南,挑戰龐大的勢力與既定的遊戲規則,徹底奪回內庫。

《慶余年第二季》的劇情,在範閑下江南後,就結束了。

春闱科考作爲《慶余年第二季》的轉折點,也是範閑由守轉攻的開始。拿下江南明家之後,長公主和二皇子的基本盤,也就是經濟命脈,幾乎全部喪失,剩下的事情就是铤而走險了。

二皇子在策劃春闱科考時,他把目光始終盯在範閑身上,忽略了慶帝這個最重要的因素,當然了,還有前禮部尚書郭攸之。

二皇子的這次失敗,主要原因是他的戰略眼光不行,看不到全局,同時對形勢的發展和慶帝意圖的變化沒有把握好。

要是他當時就能猜到慶帝要借助這次科考重構京城官場的話,他就不應該推薦範閑。結果呢,他主動推薦範閑,慶帝正好順水推舟。慶帝不但順水推舟,還在後面推波助瀾。

話又說回來,要是二皇子提前猜到了慶帝的意圖,他會自薦主持春闱科考嗎?

不會的。

爲什麽他不會呢?要是他主持春闱科考,不就是自己查自己嗎,二皇子沒有這麽傻。這麽多年,他也借助科考舞弊,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要是由他查,他怎麽查。

那麽,如果推倒重來,二皇子有沒有通過這次科考,成功破局呢?他怎麽才能破局呢?

因爲自身也有問題,對二皇子來說,這次他什麽都不做,保證局不破,才是最好的選擇。

要是二皇子什麽都不做,春闱科考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呢?

二皇子什麽都不做,首先慶帝選擇科考主持人就是一個麻煩,要是慶帝自己主動提出範閑作爲居中郎,群臣們可能就會反對,慶帝總不能自己主動和群臣做對吧。

要是慶帝安排林若甫舉薦範閑,林若甫肯定會找借口推辭的。林若甫推辭,範建也會推辭,作爲二皇子一派的禮部尚書郭铮,肯定也會推辭。

葉靈兒的父親葉重,作爲二皇子的嶽父,肯定會聽二皇子的意見,也會推辭的。其他的比如樞密院大佬秦業、太子等,因爲自己在科考裏面有巨大利益,肯定也會推辭舉薦範閑的。

範閑和二皇子的矛盾,京城裏肯定都知道。二皇子和葉家聯名上奏折,消息從宮中傳出來後,大家肯定會認爲二皇子和範閑已經和解,範閑已經妥協,或者被二皇子拿下了。這樣一來,慶帝下旨後,大家心裏就不會多想了,以前該怎麽辦,還是怎麽辦。慶帝想整頓,無異于老虎吃天,無處下口。

結果呢?慶帝正需要刀子的時候,二皇子主動把刀子遞過來,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大家都不會主動舉薦範閑,除了慶帝自己,還有一個人就是陳萍萍了。要是陳萍萍舉薦範閑,又會出現什麽結果呢?

範閑是鑒查院的提司,這個大家都知道。陳萍萍要是主動舉薦範閑,大家肯定猜到慶帝要動手,到時候,範閑在考場上要對付的,就不僅僅是二皇子一個人了,範閑在考場上,還不知道遇到什麽事呢。

如果陳萍萍舉薦範閑,慶帝不顧大家的反對,強行下旨,群臣中的高人就能猜到,慶帝要大幹一場,可能要重構京城官場。

這個時候,他們肯定能想到,慶帝會使用掉包計,這樣他們就會緊緊盯著宮裏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慶帝身邊人的一舉一動。慶帝安排的掉包人員,或許會被他們抓個正著。要是他們借此起來向慶帝發難,慶帝也只能妥協。

總的來說,二皇子主動舉薦範閑,的確是昏招,以他的眼光,不用說爭太子了,就是爭到了,他也坐不穩。

1 阅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