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葡萄牙主動歸還澳門,但提出一個條件,鄧公聽後:休想!

愚鑒 2024-04-24 14:37:36

1976年,葡萄牙共和國政府突然找到我國,主動表示可以歸還澳門。如此“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讓許多人都感到震驚,然而在得知葡萄牙方面的條件後,鄧公果斷表示了拒絕,這是爲什麽呢?澳門最後又是如何回歸的呢?

抗戰勝利後,收複澳門首次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的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在得知澳門混亂的情況後,便痛心疾首地表示澳門淪爲殖民地是中國的巨大恥辱,必須收複。並且此時葡萄牙早已衰落,收複澳門的難度也相對低一些。

但即便是這個難度較低的目標,李漢魂也還是沒能實現,因爲此時的葡萄牙統治者薩拉查也相當狡猾。他在二戰初期執行親德政策,與希特勒往來頻繁,爲德國提供了不少資源。但他同時又和盟軍保持著聯系,還把亞速爾群島租借給了英國。戰爭後期葡萄牙轉而親近盟軍,因此戰後他們聲稱自己也是戰勝國的一員,認爲中國無權收回澳門。

並且,薩拉查還拉上英國搞“聯防政策”,把澳門和香港綁定在一起,聯合英國對民國政府施壓。而蔣介石此時的心思都在打內戰上,根本顧不上什麽澳門。他擔心得罪西方國家,便默許了葡萄牙對澳門的控制。

葡萄牙可以說是對殖民地最執著的國家之一了,在二戰後亞非拉國家的獨立浪潮中,葡萄牙卻依然堅持著殖民政策,不肯放棄任何殖民地。薩拉查堅持認爲葡萄牙應該是一個跨大洲的“全球帝國”,因此以鐵腕手段鎮壓當地獨立派,維護對殖民地的控制。

然而,曆史大潮,浩浩湯湯,連英法這樣的殖民大國都擋不住去殖民化的趨勢,小小的葡萄牙又如何阻擋呢?盡管薩拉查爲維系殖民地投入了大量資源,但葡萄牙各殖民地還是爆發了大規模獨立運動,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接連發起獨立戰爭。

而爲了鎮壓獨立運動,薩拉查政府又投入了更多的資源。但經過漫長的戰爭,葡軍依然無法擊敗獨立派,反而陷入了遊擊戰的泥潭。長期戰爭也給葡萄牙人民造成了巨大負擔,1970年薩拉查死後,葡萄牙爆發了大規模反戰運動。

1974年,對葡萄牙殖民政策的不滿最終引發了“康乃馨革命”。軍人們紛紛以康乃馨代替槍支,以表達反戰意願,葡萄牙政府迅速崩潰。新成立的政府隨即宣布執行去殖民化政策,停止戰爭,允許安哥拉、莫桑比克、東帝汶等殖民地獨立,當然,還有歸還澳門。

只不過當時我國形勢特殊,葡萄牙提出歸還澳門時又提出了不少附加條件,因此周總理並沒有同意。不過葡萄牙人倒是很堅決,他們在新憲法中直接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還撤出了澳門駐軍以表達誠意。

1976年,葡萄牙再次向我國表達了歸還澳門的意願。這次,他們只提出了一個條件,這也讓部分領導人有些猶豫。葉帥專門找到了正在休養的鄧小平,詢問他對此事的意見。

但鄧小平表示,絕不能答應葡萄牙,因爲葡萄牙的這個條件是繼續在澳門保有“自治權”,由葡澳當局管理澳門。這實際上就是“主權換治權”的另一種說法,表明葡萄牙終究還是不願意放棄澳門,只是形勢所迫,所以願意妥協,在名義上承認中國對澳門的主權。

果不其然,在之後的談判中,葡萄牙花招頻出,用種種方式論證葡澳當局統治澳門的“合法性”,還想繼續賴在澳門。我國自然拒絕了他們,表示要收回澳門就要收回所有權利,澳門回歸後葡萄牙就無權幹涉了。

然而葡萄牙人卻並不甘心,見我國不答應,便把澳門回歸的談判一直拖著。然而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後,葡萄牙還是坐不住了。眼看英國人都同意歸還香港了,國力更弱的葡萄牙還哪敢繼續占據澳門呢?此時歸還澳門,還能部分保全葡萄牙的臉面。萬一到時候中國直接武力收複澳門,他們根本無力抵擋,葡萄牙在國際舞台中就更沒地位了。

因此,葡萄牙重新和我國接觸,表示願意歸還澳門,這次也不提什麽“自治權”了,只表示希望中國允許部分葡萄牙人留在澳門,這一點我國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們服從新中國的管理,那就可以繼續住在澳門。事實也是如此,直至今日,澳門也還有不少葡萄牙人團體,但他們都是服從中國法律的。

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發表,正式敲定了澳門回歸的日期。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至此,這片《七子之歌》中離開了母親太久的國土,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0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