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革新引領未來:國內光伏跟蹤支架行業的質量覺醒與價值重塑

妮妮聊商業 2024-05-19 13:23:29
近期,雲南、山西、山東等地因春日強風引發的光伏設施受損事件,再度將光伏跟蹤支架市場中低價中標所潛藏的質量隱患推向公衆視野。此類事故頻發,其根源大多指向支架設計缺陷、施工不當或材料質量不達標。 自1978年以來,中國産業化道路從結構調整到産業升級,再到如今高質量發展的追求,見證了從“老三樣”到“新三樣”的經濟轉型奇迹。在新能源浪潮下,光伏産品成爲國際市場的新寵,然而,國內光伏跟蹤支架行業卻深陷低價競爭與質量輕視的困境之中,亟需經曆一次根本性的行業革新與重塑。 從無序到有序:産業升級的必然之路 在跟蹤支架市場的萌芽階段,各技術流派間的激烈競爭猶如群雄逐鹿,海外客戶在這一混沌未明的環境中尋求經驗,對行業的不規範及供應商的缺陷尚顯寬容。但隨著行業整體步入成熟和技術的不斷精進,客戶的期望阈值顯著提升,昔日的探索容忍度已不複存在。國內情形更爲嚴峻,2010年前流派混戰遺留的諸多問題,加之近年來“低價中標”現象所催生的不達標、劣質産品泛濫,引發了頻繁的售後危機,最終讓電站業主對這類産品望而卻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導致了在海外成熟光伏市場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的光伏跟蹤支架,目前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卻不足10%。國內跟蹤支架行業亟需借力國際高標准,推動內部整頓,破除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現在全球跟蹤支架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與穩定,不能再用無序狀態時的心態來開發産品。我們至今對技術的“創新”只停留在對海外技術層面的學習,而缺乏高質量觀念意識。學習別人的技術卻抵制他們的發展理念就會令技術走樣、産品走形。跟蹤支架不同于固定支架,它的單主梁+軸承+帽子結構決定它的結構除了考慮背景分量之外,還需要考慮自身的結構振動響應,需要考慮平衡風載荷、360風向、多排幹擾效應等等。堅持高標准雖可能短期限制市場容量,但從長遠看,這正是構建行業健康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唯有行穩才能致遠。。 數智化轉型:産業融合下的質量飛躍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進,跟蹤支架不再僅僅是機械裝置,而是融合了電控、算法等智能化元素,成爲能源與信息技術交彙的典範。如同智能手機整合多領域技術一樣,光伏支架行業通過與電氣數智化的結合,提升了安全性與發電效率,爲用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智能控制平台的引入,更讓運維變得靈活高效,展現出行業未來的無限潛能。 支架電控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光伏板繞著太陽以産生更多發電,還能實時調整支架角度,規避大風、冰雹、大雪等天氣的影響,保護電站的運行安全,並依靠算法平台,進一步提升發電量,爲客戶提升價值。而智能控制平台,則是將冰冷的支架鋼結構與用戶産生交互,賦予了電站生命力——運維人員指尖的選擇,都將改變支架的運行狀態,讓運維更智能便捷。與十年前相比,國內部分廠家已經將支架的安全性做出極大提升,自研電控算法平台也同步降低了故障率的風險,並助力額外增加電量。數智時代跨界合作的産業融合可以爲光伏跟蹤支架行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供應鏈優化與管理創新:質量保障的基石 跟蹤支架屬于耐用消費品兼工程屬性産品,通常耐用消費品的生命周期爲5-8年。而快速叠代和急于應付市場競爭,使得産品的生命周期較短,這意味著每個硬件批無法通過數量換取成本優勢,但沒有企業能經受長久虧損,低價競爭背後的質量風險可想而知。此外,快速叠代帶來産品之間的不兼容也會導致項目後期運維不兼容、運維難度大——這也是如今衆多業主仍然願意選擇固定支架背後的原因之一。因此,穩定的産品周期,可兼容的産品替代,是保障跟蹤支架高質量、高可靠的重中之重。 在全球化背景下,合理的供應鏈布局對于提升成本控制、生産效率與質量保障至關重要。優秀的供應鏈管理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提高響應速度,更是確保産品長期競爭力的關鍵。同時,先進的管理理念強調穩定的産品生命周期與兼容性設計,避免了快速叠代帶來的不兼容問題,保障了跟蹤支架的長期可靠。 展望未來:藍海戰略下的新機遇 面對産業化升級帶來的不確定性,只要看清形勢、發揮優勢、適應趨勢,就能夠把外部的風險挑戰轉化爲轉型發展的機遇。中國是光伏市場的大國,具有迎接挑戰的獨特優勢。預計2026年,國內跟蹤支架的規模可達20GW,是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 光伏跟蹤支架行業的新紀元,呼喚著所有行業參與者攜手並進,掀起一場從理念到行動的深刻變革。堅持以技術價值爲導向,實現産業升級,是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全球綠色能源未來的根本途徑。相信秉持國際化、高質量的發展要求,我國優秀的光伏跟蹤支架制造商一定能在這一片潛力無限的藍海中乘風破浪,開創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0 阅读:0

妮妮聊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