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50萬人批鬥,擔任三大省委書記,堅決反對“兩個凡是”

雅可談過去 2024-05-23 08:51:56

1949年秋,中央在討論進軍西南的問題時,毛主席決定讓一個人出任西康省委書記,這個人就是廖志高,因爲廖志高是西康人,對當地的情況比較熟悉,好辦事,後來,廖志高又擔任了四川省委書記與福建省委書記,不過,廖志高也在特殊時期遭受過迫害。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廖志高的故事。

1913年5月,廖志高出生于四川冕甯縣,早年時期,廖志高主要是在家鄉讀書,曾就讀于四川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廖志高接觸到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成爲學生組織的領導骨幹。

1934年4月,廖志高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並成爲黨支部的負責人。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後進入西昌地區,攻占了冕甯縣城,廖志高積極組織群衆宣傳我黨的主張,迎接紅軍的到來,一次會議上,廖志高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並聆聽了主席的教誨。

隨後,廖志高跟隨紅軍一起北上,先後擔任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中央糧委、長征先遣工作團幹事等職務,與中央紅軍一起勝利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鑒于四川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廖志高被派回四川重建和發展四川地下黨,並擔任四川省工委副書記,廖志高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于1938年11月被任命爲川東特委書記。

1945年4月,廖志高前往延安參加中共七大,任大後方代表團四川分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在全面進攻失敗後,蔣介石改變策略,對陝北與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我黨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當時有一支專門保衛毛主席與黨中央的部隊,名爲昆侖縱隊,廖志高擔任政治部主任。

新中國成立前夕,經毛主席提名,廖志高被任命爲西康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與省軍區政委,成爲西康黨政軍一把手,1955年10月,西康省被撤銷,並入四川省,廖志高改任四川省委第三書記。

1965年2月,廖志高升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

1966年,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席卷中華大地,運動開始後,廖志高表示非常不理解,找到時任雲南省委第一書記的閻紅彥,閻紅彥直率地說:

“我們應該向毛主席反映,文化大革命不能這樣搞法,既破壞了生産,又破壞了社會秩序,這哪裏叫革命麽!”

廖志高與閻紅彥對運動表示不理解的消息傳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見到李井泉時,說:

“聽說,閻紅彥、廖志高的思想到現在還不通呢?”

李井泉連忙回道:

“他們想通了,想通了!”

然而,局勢的發展出乎很多人的預料,1967年1月,雲南省委第一書記閻紅彥吞服安眠藥自盡身亡,時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的廖志高也被“打倒”了。

1967年9月14日,四川成都“造反派”與紅衛兵組織了一場50萬人參與的批鬥會,對四川省的領導班子進行批鬥,廖志高就在受批之列。

連遭批鬥後,廖志高被押往北京進行長期“監護”,身心受到嚴重損害。

1974年11月,廖志高終于恢複了工作,被任命爲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福州軍區政委,並認真貫徹鄧小平的全面整頓,福建省的生産得到恢複與發展,但隨著1976年“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興起,廖志高再度受到摧殘與折磨。

十年運動結束後,中央提出了“兩個凡是”的觀點,這種觀點嚴重阻礙了思想的解放與撥亂反正的開展,1978年9月上旬,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廖志高對小平同志表示支持,堅決反對“兩個凡是”,廖志高說:

“科學理論可以作爲邏輯證明的論據,但不能作爲檢驗真理的標准。”

在隨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中央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並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

令人沒想到的是,1980年,廖志高突發腦血栓塞導致半身癱瘓,無法再擔任繁重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只得將廖志高調到中顧委擔任顧問。

2000年8月28日,廖志高病逝于北京,享年87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