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偷襲許昌或許是個幌子,真實目的應該是奪取徐州或江淮

史海撷英 2024-04-20 19:13:39

建安五年(200年),袁曹相持于官渡。已經基本平定江東的孫策見此,決心襲擊許昌,迎漢帝。遂秘密治兵,部署諸將。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孫策遇刺而死,一切皆成泡影。

小霸王孫策所向無前,連曹操都歎息“獅兒難與爭鋒”!如果孫策沒有遇刺,發動襲許之戰,他能夠成功嗎?

孫策襲許有路可走嗎?

許多朋友認爲:孫策襲許不過是空想。江東離許距離遙遠,西面又有世仇劉表,孫策打許昌連“過都過不去”。

其實,孫策襲許,還是有路可走的。孫策襲許,自然優先走水路。自江東走水路,可直至壽春,然後,再由壽春沿淮河而且西,轉入颍河,就能直接到許昌了。其中,只有合肥附近的肥、施二水互不連通,但二水發源地離得很近。後來,曹操四越巢湖、三征濡須,就是走的此道,只是方向剛好反過來而已。

所以,孫策襲許,是有路可走的。而且,雖然途中所過皆爲曹占區,但當時當地沒有任何力量足以抵擋孫策。

通行無問題,所過皆曹占區空虛之地

孫策所需要經過的地區,是江淮地區及汝南。

以壽春爲中心的江淮地區,原是袁術割據的區域。袁術敗亡後,這些地方成爲曹占區。但是,忙于征戰的曹操尚來不及對這些地方進行經營,因此,這些地方十分空虛!直到官渡之戰後,曹操才回過頭來,稍微加強了在這些區域的力量。而在汝南地區,當時,曹操以李通、滿寵在此防禦。

曹操

但是,汝南地區,當時同樣是曹操的薄弱環節。

其實,豫州在許昌以南的地區,曹操都沒有很牢固的統治。官渡之戰期間,豫州各郡“多受其命”。劉備兩下汝南,從後方襲擊,汝南當地的勢力都難以應付,一次需要曹仁率軍回擊,一次則只能任其擾亂!

當時,剛剛掃蕩江東的孫策,其實力自然遠非劉備殘兵可比,前往通行,李通、滿寵是幾乎沒有辦法抵擋的,甚至連遲滯都很難!況且,當時活躍于汝南地區的地方勢力,尤其黃巾余部,都本效忠袁術,與曾作過豫州刺史的孫堅有過舊,孫策前往,是很可能可以將他們組織、發動起來的。

因此,孫策襲許,所過皆曹占區的空虛之地,通行不會有難以克服的阻礙!

許昌,孫策想去,還是擋不住的!只是,許昌能攻下來嗎?

攻城有難度

孫策橫掃江東,也打下過不少城池。不過,孫策攻城,很少正面進攻,多是以謀略亂敵、調敵,然後一舉破城的。至于正面攻堅,向來非其所長。

效力袁術時期,孫策曾率軍攻廬江,花了兩年才破城!不久前,孫策讓孫權攻匡琦城,兵力十倍于敵,卻楞是兩次被陳登所敗!

荀彧

此時,曹軍精銳雖皆在官渡前線,但仍留荀彧、夏侯惇率軍守許昌。

官渡前線,曹軍最缺的不是兵,而是糧,所以,官渡之兵少而精,而許昌所留之兵雖不精,不足以敵爭野戰之利,但持戟守城還是有能力的。

強攻,並沒有把握。所以,要破許昌,並不擅長攻堅的孫策軍,要依賴孫策的謀略。只是,和留守許昌的荀彧玩謀略,孫策真的有把握嗎?

總之,要襲破許昌,孫策僅靠硬實力是沒有機會的,關鍵要看小霸王、周瑜的某路運用。

由于孫策的襲擊在曆史上並沒有成真,所以,其具體如何部署,如何玩謀略不得而知,其能否成功就更不得而知了。只是,以東吳一貫的攻城表現和雙方將帥的一貫謀略能力對比,孫策欲一舉成功的希望不是很大!

孫策襲許,在戰略上並非明智之舉

其實,孫策襲許,不管能否成功,在戰略上都不是明智之舉。

表面上看起來,一旦成功,能夠挾得天子,在政治上獲取一定的優勢。然而,實際上,襲許的弊端遠遠大于好處。

袁紹

袁曹相持于官渡。其中,袁紹是戰略進攻方,曹操是戰略防禦方。如果曹勝袁敗,只能算是曹操擊退了袁紹,要征服河北,吞並袁氏,還需要較長時間,也就是其實力在短期內並不會迅速增長,北方也不可能迅速出現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勢力。相反,如果袁勝曹敗,袁紹將迅速消滅曹操,在很短的實現北方的統一。

顯然,袁勝曹敗,對孫策是最爲不利的局面!而孫策襲許,不管本意如何,事實上都是促使曹操的崩潰,加速袁紹的勝利!誠如此,孫策將迅速面對一個強大的袁紹,以及西面袁紹的盟友,自己的死敵劉表,形勢將非常危險!

而且,孫策襲許挾得天子,在政治上並不能加分!曹操能夠挾天子,其手法是通過謀略“誘”騙,使原本吃飯都成問題的天子在自己的地盤內駐下來,這在政治上是加分的。相反,如果孫策通過襲許挾得天子,本質上是“劫天子”,與李傕等人無異,在政治上很可能會陷入孤立,達不到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同等的目的!所以,孫策襲許,在戰略上並不明智。

襲許並非孫策真實企圖

襲擊許昌,搞垮曹操,得利最大者是袁紹,對江東並沒有好處,以孫策、周瑜之名,不會搞不清這樣的道理。

以孫策一貫的務實的戰略表現,襲許只是一個幌子,並不是其真實企圖。孫策治兵遣將,未必就是爲了行此招,很可能另有其他意圖。

1、奪取徐州

史料有一個說法:孫策當時治兵遣將,目的是爲了奪取陳登的廣陵。“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登即瑀之從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陰複遣間使,以印绶與嚴白虎余黨,圖爲後害,以報瑀見破之辱。”這的確是一種可能性。

孫策

當然,孫策的實際目的,自然不是爲了一座廣陵,而是將目標瞄准了徐州。

與江淮地區一樣,徐州同樣是曹操統治的薄弱環節。

徐州本爲呂布統治區。曹操破呂布後,來不及加強統治就轉入與袁紹的決戰准備,將“東面”委托給了臧霸等人,因此徐州一直是“半自治狀態”,直到曹丕時期才穩固了在該地區的直接統治。所以,在很長時間內,伺機進取徐州,一直在江東的規劃中。

比如,後來關羽攻襄樊期間,孫權就與呂蒙商議,是應該趁機奪取徐州還是應該西進荊州搞關羽。因此,官渡之戰期間,孫策進取徐州,是比千裏襲許更靠譜、務實的選擇。

2、奪取江淮地區

早在創業之前,孫策就與張纮確立了自己的戰略企圖:“荊揚可一”,然後成齊桓晉文之業。具體來說,就是占據揚州,然後討滅劉表,奪取荊州,全據長江。

因此,孫策治軍,真實企圖很可能是奪取江淮地區,尤其是揚州的江北部分。具體來說,就是趁虛奪取壽春、合肥等地區,全取揚州。

孫策

曹操在這一地區比較空虛,孫策趁機奪取這一地區的可能是比較大的。同時,周瑜、魯肅、呂蒙等集團核心成員,皆爲淮泗大族,有能力、有動機奪取並穩固在這一地區的統治!一旦奪取這一地區,孫策的戰略態勢將十分有利。

一來,江淮地區,同樣是水網縱橫,孫策奪取後,仍然是可能守住的;二來,奪取這一地區後,無論是東進曹操另一薄弱地區徐州,還是伺機爭中原,都是比較有利的。如此,孫策將可進可退,掌握主動!

所以:以孫策一貫務實的戰略思維,官渡之戰期間,孫策趁機奪取徐州或江淮地區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千裏襲許!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momo 5
    2024-04-21 07:17

    打徐州是自尋死路。徐州無險可守,從南邊打徐州意味著糧草支援等等都要從江東遠路而來,而北方打徐州是一馬平川。所以自古以來的南朝,無論是東晉、南宋或者南明,都無法據守徐州,只能劃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