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分歧不斷,但中美還是准備啓動氣候問題合作

國事天下事記事簿 2024-05-15 19:35:33

彭博社5月14日Jennifer A.Dlouou的報道

世界前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之間的氣候談判本周結束,中美有意在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方面開展合作。

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說,“深入”和“實質性”的討論涉及一系列問題,包括關于解決地球變暖的強效氣體甲烷、能源轉型和應對全球變暖的國家以下各級行動的技術會議。

波德斯塔周五對記者說:”我們必須控制氣候問題,沒有比美國和中國更重要的國家來引領這一方向。即使我們兩國之間的整體關系越來越以激烈的競爭爲特征,我們也有義務對我們的公民和世界人民進行溝通、合作和協作,以應對氣候危機”。

爲期兩天的會談--包括周三晚上在波德斯塔家中舉行的晚宴--將美國最高氣候談判代表和他的中國同行劉振民聚集在一起。這是自今年早些時候兩人擔任這一職務以來,在11月于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COP29全球峰會之前,雙方首次進行廣泛的面對面會談。

此次討論在貿易緊張局勢一觸即發的背景下進行,同時喬-拜登總統准備公布2018年首次對華加征關稅的計劃,包括針對電動汽車等關鍵戰略行業征收新的關稅。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警告說,中國的産能過剩和創紀錄的綠色技術出口正在扭曲全球經濟。劉振明則反駁說,美國和歐盟爲遏制中國的主導地位所做的努力有可能減緩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政府官員說,雙方討論了中國經濟産能過剩的問題,包括煉鋼和中國仍在擴張的燃煤電廠。這位官員說,雙方深入討論了中國如何在實現國內電力可靠性目標的同時,認真考慮放慢新建燃煤電廠的速度。

會談還談到了美國新關稅的潛在目標--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這位官員說,美國官員重申,人爲制造的廉價清潔能源産品充斥全球市場,削弱了其他國家的清潔能源制造業,使供應鏈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威脅到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高薪工作。

美國國務院周五表示,此次討論包括一項共同承諾,即促進雙邊合作並建設測量和限制甲烷(一種強效溫室氣體)排放的能力,以便在本十年內實現“顯著”減排。

兩國還對12月在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上達成的一項承諾表示歡迎,該承諾將確保下一輪減排承諾具有廣泛的經濟性,涵蓋所有溫室氣體,並與防止升溫超過1.5攝氏度(一個關鍵的臨界點)所需的條件保持一致。

0 阅读:6

國事天下事記事簿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