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唯一戰死的上將兵團司令,至今都不知道是誰擊斃的

一更曆史 2024-04-18 22:00:14

1949年9月,第四野戰軍對白崇禧桂系主力發動衡寶戰役,桂系悉數被殲。國民黨第十一兵團改爲左右兩個縱隊,向廣西撤退,四野疾速西進,追擊敵人殘部。

1949年11月,國民黨第十一兵團逃到桂東南的岑溪、容縣一帶,被解放軍全殲,時任第十一兵團上將司令長官胡若愚當場被擊斃,他也成爲了國民黨唯一戰死的上將兵團司令。

由于連番混戰,胡若愚究竟被哪位戰士所擊斃,至今仍是一樁待解之謎。

胡若愚,字子嘉,原名胡學禮,1894年3月生于雲南羅平一個地主階級家庭,其父名叫胡兆雲,爲晚清秀才。

少年時胡若愚曾就讀過私塾,後轉入羅平州兩等小學堂,于1910年進入雲南陸軍小學堂第四期學習,接觸了一些進步書刊。

1911年10月底,胡若愚參加“重九起義”,于1912年初離開湖南到江西擔任警衛連連長。1914年初,胡若愚考入湖北陸軍中學,于同一年轉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將校班。

畢業後,恰好雲南政府招兵,他擔任第一中隊隊長與警衛二團一營營長,成爲唐繼堯最初的心腹之一。

1915年12月,蔡锷將軍來到昆明組建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在來自各方的強大壓力下,爲鞏固自己地位,唐繼堯被迫參加反袁護國戰爭。

當時,許多滇軍廣大中下級軍官對袁世凱複辟帝制尤爲不滿,胡若愚受到同伴的影響,堅決支持反袁。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繼堯宣布雲南獨立,組成護國軍,胡若愚屬于護國第三軍,留守雲南。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死,護國戰爭結束,唐繼堯想趁熱打鐵,以雲南爲基地擴張自己地盤。

所以唐繼堯將護國三軍擴編爲八個軍,計劃出兵四川、陝西、廣東、廣西、湖南,卷入軍閥混戰。

1920年5月,川軍熊克武在“川人治川”的口號下,驅逐留在四川的滇軍,爆發了大規模的川滇軍閥混戰。唐繼堯大敗,不得已流落香港。

此時孫中山重回廣州,決定重建中華民國正式政府。唐繼堯決定利用孫中山先生尋找新的出路,因此他在香港表示“擁護”孫中山。

1921年5月,唐繼堯任命胡若愚爲先遣軍司令,胡若愚率領部隊占領桂林。1921年7月,孫中山領導平定廣西,統一兩廣,接著率領廣東、廣西軍隊舉行北伐。

1922年,唐繼堯再次控制雲南政權,胡若愚因爲作戰有功,逐漸成爲雄霸昆明的一方軍閥。往後數年,胡若愚爲爭奪地盤,和龍雲、李選廷等部將連年在外苦戰,爲唐繼堯效勞。

1926年8月,廣州北伐軍節節勝利,打垮了吳佩孚,占領湖南、湖北,革命聲勢震動全國。

這時,唐繼堯有些內外交困,甚至幹出了排斥異己的行爲,讓胡若愚、龍雲等心腹感到十分不滿。最終胡若愚領銜,發起了“二六政變”。

事後,資曆與威望較高的胡若愚出任雲南省主席,可在軍事實力上,胡若愚與龍雲二人旗鼓相當。

只是胡若愚先下手爲強,于1927年6月13日,突然發兵包圍了龍雲住所,龍雲在戰鬥中被玻璃片刺傷眼睛,只好束手就擒。

眼看大勢已定,胡若愚一方面對外宣布解決反革命軍閥龍雲,另一方面迫使龍雲辭去所有職務。

爲防止武藝高強的龍雲越獄,胡若愚令人特制的一個大鐵籠,讓龍雲坐在裏面的椅子上,並將這個大鐵籠鎖在五華山山頂。

因爲眼睛受傷,得不到及時救治,龍雲最後瞎了一只眼。所幸的是他雖然被囚,但軍事實力尚在,其屬下盧漢推舉滇軍老將胡瑛爲新領導,不久就帶兵將胡若愚驅逐出昆明。

從此,龍雲正式執掌雲南政務。當時已在南京建立正軍的蔣介石發布命令,承認龍雲割據雲南的既定事實。

另一邊被趕出雲南的胡若愚,此前爲了和龍雲爭奪雲南軍政大權,持續進行數年軍閥混戰,導致元氣大傷,最後思來想去,只好投奔四川劉文輝。

那會的劉文輝正積極響應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的反蔣活動,胡若愚也願意跟隨劉文輝一起反對蔣介石。

1930年9月,反蔣活動失敗,胡若愚遭到通緝,他逃往上海租界,托人找關系向蔣介石說情,後獲准出國。胡若愚因爲害怕出了租界就自投羅網,所以始終不敢出國。

1931年,胡若愚到廣州投奔李宗仁,李宗仁命令其恢複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九軍番號,到雲南、廣西邊界招兵買馬。

1932年初,國民黨內部戰事平息,胡若愚率領的第三十九軍改爲獨立師,調防廣西梧州,後來並入桂軍。

1933年,胡若愚赴德國學習軍事,于1936年夏回國,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白崇禧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部擔任中將參謀,接著前往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擔任代理參謀長。

1938年初,胡若愚調任孫桐萱的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率領部隊參加台兒莊戰役和魯南戰役。

1939年之後,胡若愚擔任參謀部所屬軍訓部部長、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第二組組長。1942年出任蘭州軍官預備學校校長,直至抗日戰爭結束。

抗戰結束後,胡若愚預感到自己無論在國民黨還是桂系或者滇軍那裏都得不到好,所以在南京宣布退休。

三年後的1948年,胡若愚支持老上級李宗仁競選副總統,不惜自掏腰包,回到老家雲南羅平收買選票,搖身一變成爲“國大”代表。

隨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軍隊無力回天,蔣介石爲做最後的掙紮,于1949年提升國民黨五十八軍軍長魯道源爲十一兵團司令。

1949年9月,第四野戰軍對白崇禧的桂系主力發動衡寶戰役,國民黨第十一兵團改爲左右兩個縱隊,向廣西方向撤退。

魯道源擔任右路縱隊司令,魯元擔任左路縱隊司令,因魯元患病,由胡若愚接任司令職務,蔣介石特批胡若愚由中將參謀提升爲上將兵團副司令。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四野立即向西追擊國民黨軍殘部。一個月後,胡若愚率領的殘兵敗將逃到桂東南的岑溪,與解放軍狹路相逢,雙方爆發激戰,胡若愚及其所率部隊被我軍悉數剿滅。

後來打掃戰場時,四野後勤部的人發現一直苦苦尋找的胡若愚,已經在戰場上被亂槍打死,至于是哪名解放軍戰士擊斃的胡若愚,至今仍然沒有答案。

胡若愚的一生就是20世紀初至40年代末期,地方軍閥的真實縮影。青少年時期的他們沒有誤入歧途,心中有一團爲國爲民的熱火。

但隨著逐漸身居高位,被權力和貪欲迷失了心智,終于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胡若愚尤爲更甚,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已經宣告退休,就不應該再牽扯到國民黨和解放戰爭中。

只可惜,胡若愚非但沒有認清形勢,甚至還想繼續與解放軍負隅頑抗,那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參考文獻:

[1]楊光鬥.胡若愚傳[J].曲靖師專學報,1985(02):94-98+91.

[2]謝本書.龍雲的左眼是怎樣失明的[J].民國春秋,1995(05):32-33.

2 阅读:1868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1:57

    小編,去讀讀史,對胡的身份好好鑒別確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