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博弈勿投資——交通銀行2023年年報點評

價投谷子 2024-04-25 11:20:33

股東分析:

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滬股通減持1.08億股,其他股東持股數保持不變。2023年年報顯示年末股東總數30.88萬戶比三季報的31.69萬戶減少了0.81萬戶,到今年2月底股東總數29.48萬戶,再次減少了1.4萬戶。

營收分析:

根據2023年年報顯示,交通銀行營收2575.95億,同比去年同期增長率爲0.31%。其中,淨利息收入1641.23億,同比增長率-3.39%。手續費收入430.04億,同比下降4.13%,歸母淨利潤927.28億同比增長0.68%。更多的數據參考表1:

表1

交行的營收數據在大行裏算是中規中矩,營收保持了正增長,比中行和農行差,但是好于工行和建行。從各項的增速看其實交行都不算出彩,比如:建行淨利息收入增速-4.11%,手續費基本持平,其他非息收入增長50%+,但是合到一起建行的營收增速不如交行。這裏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個營收子項的結構性差異。

交行的其他非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約20%,而建行的其他非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只有5%。所以,交行20%的收入占比增長20%就能拉動總收入增長4%,而建行雖然是50%+的增長,但是只能拉動總收入增長2.5%。交行利息收入占比低在加息周期中是劣勢,但是在降息周期中反而成了優勢。

交通銀行的其他非息收入這塊我在中報點評時就分析過了:“銀行的主營業務收入中淨利息收入和手續費收入屬于相對比較穩定的收入。基本上每年都有上下波動不大。但是,對于股權類投資收益屬于非經常性損益,今年有明年可能就沒有,甚至出現明年公允價值跟隨股權價格變動縮水也是有的。”

相比之下我更擔心交行的淨息差過低的問題,報表上全年的淨息差已經跌到1.28%。單季的淨息差水平更是讓人不安。我利用淨息差還原法,再用年報提供的數據校正後得到如下的單季淨息差數據,如下表2所示:

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到交行第四季單季淨息差1.22%環比第三季度下降了5bps,比一季度的1.33下降了11bps。按照貸款重定價的節奏2024年1季度交行的淨息差環比還要下降2-3bps。這樣交行的淨息差可能會跌破1.2%。

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麽感覺,那麽我就來幫大家比較一下。根據某券商的銀行首席研究院公開發表的觀點,銀行淨息差1.7%是當前中國貨幣常態(M2增速8%-10%)下,銀行長期可持續營運的一條底線,如果長時間低于1.7%這條底線,那麽銀行要麽需要外部股權融資,要麽就沒有足夠多的利潤去處置不良資産。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對比一下,根據我的估算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的淨息差依然可以維持在2%以上,即高于交通銀行80bps。這是什麽概念?交行生息資産約13萬億,淨息差提高80個基點可以産生超過1000億的淨利息收入,按照75%的所得稅標准可以將交行的淨利潤提升80%以上。

資産分析:

交通銀行2023年年報總資産14.06萬億,同比去年增速8.23%。其中貸款總額77720.6億,同比去年增速8.92%。總負債12.96萬億,同比去年增速8.39%。其中存款總額85512.15億,同比去年增速7.58%。更多的數據參考表4:

表4

從表4中我們看到交行的存款增速慢于總負債增速。而且第四季度存款出現了環比負增長。在國有大行中,交行是存款基礎最差的。一直以來其過高的同業資産占比就是其淨息差落後的根源。現在看問題不僅沒解決還在繼續惡化。

不良分析:

根據交通銀行的年報,不良貸款1056.88億比三季報的1044.86億增加了12.02億。不良率1.33%比三季報的1.32%上升了1個基點。不良覆蓋率195.21%和三季報的198.91%比下降了3.7個百分點。撥貸比2.59%比三季報的2.63%下降了4個基點。

根據年報披露,交行全年核銷及轉出310.99億,不良余額同比增長71.62億。所以,交行的新生成不良下限爲310.99+71.62=382.61億和去年用相同算法計算出來的480億相比有明顯下降。全年正常貸款遷徙率1.7%,低于2022年的1.89%和2021年的1.86%。這說明交行的資産質量確實在好轉,但是由于營收表現一般,過去的不良處置力度不大。再加上關注貸款占比這幾年一直在上升,所以無法確認其不良數據好轉的可信度。

核充分析:

根據年報交通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23%比三季報的9.98%上升了25個基點。跟去年同期的10.06%比上升了17個基點。考慮到交行已經納入G-SIBs,後期各種資本限制會越來越嚴,這個核充率想過日子可不輕松。

點評:

交通銀行的相對指標表現比較平庸,淨息差估計會在今年一季度跌破1.2%。這基本標志著交通銀行的盈利能力進入垃圾銀行的級別。資産質量表現好于過去2年,但是這種好轉到底真的好轉,還是營收不佳下的認定標准不嚴,還需要繼續觀察。交行正式納入G-SIBs後,資本的限制會越來越嚴。我估計後期,交行可轉債、配股之類肯定少不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股東權益攤薄。這種銀行只有短期投機的機會,沒有長期投資的機會。

0 阅读:114

價投谷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