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三大戰一觸即發,掉隊申通能否把韻達拉下馬?

財經無忌 2024-05-20 19:00:55

文 | 蕭田

作爲全國首個快遞量超百億件的縣級市,義烏快遞價格幾乎成了行業價格戰的風向標。不久前,就有義烏商家爆料,其所在區域的快遞發貨價格“極低”,“有的快遞品牌100g可以談到1.5元以內。”

2024年,快遞價格戰還在繼續。

每逢電商淡季,部分快遞企業爲了搶奪業務量,都會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競爭,這已經是業內常態。但不同于往年,此次淡季的價格戰還隱藏著另一層邏輯——申通快遞正與韻達股份開啓“爭三大戰”。

作爲最早上市的快遞企業之一,申通是加盟制快遞企業的老大哥,早在2014年,申通的市場份額就達到16.52%,位居市場第一。但在風起雲湧的快遞江湖裏,後來居上者衆多,到了2021年,申通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11.25%,在整個通達系中墊底。

好在申通並沒有就此沉淪。在經曆了一系列變革後,申通開始重新梳理戰略,並不斷向外界傳遞:“要回到山頂,舞台中央”。

客觀上,申通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回報。2021年至今,申通在營收、業務量以及利潤指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好轉。

但對于苛刻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努力最多只是跟上了大部隊,距離真正的品牌複興還遠著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爭三大戰”給了申通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過去三年的努力是否經得住考驗,以及從第一滑落的申通是否還有向前走一步的可能?

1、難以高枕無憂的“老三”

截止目前,順豐(002352.SZ)、圓通(600233.SH)、韻達(002120.SZ)、申通(002468.SZ)、極兔(01519.HK)都已相繼披露2024年年報和第一季度財報。從數據上來看,申通無疑是其中最亮眼的那個。

年報顯示,申通快遞2023年全年業務量175.07億件,同比增長35.23%,高于行業增速15.8個百分點;全年營業收入409.24億元,同比增長21.54%;市場占有率達13.26%,同比提升1.55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3.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41%。

可以看出,申通快遞在2023年一路狂奔,其業務量增速在通達系、順豐等頭部快遞公司中排名第一。

更關鍵的是,雖然全年快遞量排名依然爲第四名,但申通與韻達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2022年,申通快遞與韻達快遞的業務量差距爲46.62億票,2023年,二者的差距僅爲13.47億票。

對于申通而言,2024年還能否繼續保持業務量增速第一的位置,並且超越韻達成爲加盟制快遞公司的“老三”有待觀察,但在過去一年裏仍能高速增長無疑是令人豔羨的。

而申通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單,背後靠的正是價格戰。

根據去年A股快遞公司披露的月度經營數據,順豐、申通、圓通、韻達四家A股公司全年平均單票價格均同比下滑,其中業績增速最快的申通單票價格同比下滑10%,下滑幅度最大。

這也意味著,過去一年申通不是價格戰的發起者,就是價格戰的主角。

一直以來,價格戰都有著一條明確的主線,一是健康的價格戰,一批規模和效率領先的企業將落後的企業淘汰出局,即“出清”;二是不健康的價格戰,新晉玩家以虧損的方式靠著低價或並購在市場站穩腳跟,即“攪局”。

但不同于極兔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價格戰——搶到份額,丟掉利潤,申通卻在本輪的價格戰中既搶到了份額,還拿到了利潤。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申通實現了降價搶份額和産能適配的微妙平衡。

“降價搶份額”很好理解,但在講究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的快遞業還有著另一層邏輯——

業務量越大,公司的産能投入能被更充分利用,成本也可以得到攤平。這就是價格戰裏的“産能匹配”的邏輯。

“以價換量”和“以量換價”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這也是爲什麽極兔雖然搶到了市場份額,但遲遲實現不了盈利,而在收購了百世快遞後又收購豐網,本質上就是價格戰難以持續,只有把産能提上來才有可能活下來。

也正是如此,申通的價格戰比極兔更容易讓份額排名相對靠後的快遞企業擔憂。

根據公開數據計算,2023年全年,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順豐的市占率分別爲22.9%、16.1%、14.3%、13.3%、11.6%和9%。無疑,最先受到沖擊的將是韻達。

實際上,此輪降價最猛的除了申通,也正是韻達。

數據顯示,申通2023年1月的單票收入爲2.7元,此後一路下滑,最低時僅爲2.10元。2023年全年,申通單票收入爲2.23元,同比下降11.3%。激進降價換來了業務量的增長。申通全年的業務量爲175.07億件,同比增長35.21%,大幅超過行業整體增長。

韻達的降價幅度同樣顯著。2023年12月,韻達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爲2.24元,同比大降17.34%。業務量上,韻達全年的業務量同比僅取得7.07%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爲韻達2023年上半年的業務量出現下滑,下半年才發力“以價換量”。

而到了今年,申通咬的越來越緊。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申通快遞一季度營收實現101.32億元,增速均在15%以上;而業務量持續修複明顯的韻達一季度營收僅同比增長7.71%,錄得111.6億元。

快遞業是一個“锱铢必究”的行業,也是一個不進則退的行業。目前,整個快遞行業處于一種“脆弱的平衡”狀態,作爲增長和競爭手段的“價格戰”,依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同質化的經濟件市場,價格戰讓所有人都處于緊張狀態,份額排序總有變化可能。

在韻達和申通的這場“爭三大戰”中,到底誰上誰下?至少從目前來看,申通向上的確定性是越來越大的。

2、接到“潑天富貴”:左右京東,右手菜鳥

對于申通的投資者來說,2023年的這份財報裏不僅隱藏著諸多利好的消息,同時也間接的向外界傳遞申通是如何試圖走出低谷的。

一則是申通在2023年上半年重新與京東達成了合作協議,這顯然是申通能夠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2020年8月,京東單方面解除跟申通的合作這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在那場商戰中京東直指阿裏,但現在看來申通並非是“無故躺槍”。

根據財經無忌梳理發現,自2019年上半年開始,申通已經連續5個季度出現淨利潤同比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不斷加大。

2019年上半年,申通淨利同比小幅下滑4.04%;2019年前三季度和2019年底,淨利同比下滑分別達到31.25%和31.27%;到2020年前兩個季度,這一下滑數據變爲85.60%和91.51%。

尤其是申通的毛利率這三年裏持續下滑。2017年至2019年,申通快遞的毛利率分別爲18.45%、16.24%、10.48%,同比增速分別爲-7.07%、-11.99%、-35.45%。

雖受到口罩事件的影響,但申通賬面數據的持續惡化必然會直接會傳導到快遞的服務質量上。所以,京東當時取消與申通的合作也情有可原。

去年3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京東物流集團的經營管理會上強調,不再要求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當時就有傳言“京東商城已全面恢複與申通合作,京東商家發貨可選擇申通”的消息。果不其然,京東重新給了現在的申通一次機會。

不止京東,在申通財報中,菜鳥同樣是被提及頻次最多的詞語之一。

年報披露,申通股權結構中,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爲25%,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持股爲3.38%,陳小英持股爲2.6%。在菜鳥對“通達系”的所有持股中,申通無疑被擺在了很重的位置。

去年6月,菜鳥就用接近39億元的價格,從阿裏巴巴旗下公司上海德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峨實業”)的手中將申通快遞的股權收入旗下。此舉被外界視爲是阿裏巴巴組織變革的後續,但在快遞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動作其實更“利于申通與菜鳥在資本層面、業務層面、管理層面直接聯動。”

實際上,菜鳥確實算是申通的貴人。

從去年菜鳥和申通聯合推出的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中,就能看出兩者的關系非同一般。

2023年5月,菜鳥聯合申通快遞宣布,啓動全國重點經濟圈物流升級計劃,推出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

“次日達”在快遞圈早不是新鮮詞,“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的不同之處在于,在菜鳥的“經濟型倉配的價格,高品質次日達服務”構想中,背後涉及複雜的網絡建設和倉配撥次生産問題。換而言之,唯有每一個環節相互咬合,緊密合作,才能構成消費者概念中的“次日達”。這對很多經濟型快遞網絡、加盟快遞網絡很難做到。

爲了保證時效,對于次日達訂單,申通有特殊的VIP通道,最快可以從首中心就發到末中心,不會二次中轉;有專屬面單,不僅可以追蹤訂單,還能清楚地標示次日達,進行優先派送。同時,智能監控進行整體時間把控,精准路由制定最快路線。由此可見,兩者的關系非同一般。

鮮爲人知的是,盡管阿裏入股了圓通、中通、韻達等企業,但對于申通這個稀缺的快遞標的,阿裏近幾年傾注了更多心血。

有人說,菜鳥通過軟件和平台能力整合快遞公司,承包了數據、倉儲等上遊環節,雖然提高了快遞運轉的效率,但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快遞公司尋求差異化服務的可能,讓通達系淪爲純粹的履約工具。而阿裏孵化菜鳥以及培養申通,有點類似制造型企業在供應鏈上的極致壓榨,引入二供、三供,名義上是爲了穩定,背地裏卻是爲了壓價。

也有人說,菜鳥承載了阿裏對時效和服務質量的一種冀望,在菜鳥還未真正成長起來之前,需要培養一條鲶魚,不僅卷同行也卷自己,讓優等生更優,讓快遞業永遠保持跑的狀態而不是走的狀態。

但無論是基于哪一種理由,申通都是最大的贏家。

3、掉隊警報解除,反轉號角拉響

複盤申通的發展曆程,不難發現2015年是申通快遞發展的轉折點。

這一年,申通快遞市場占有率從16.48%下降至12.58%,快遞量爲26億件,同比增長11.4%,但低于行業增速。而圓通速遞的業務量爲30.32億件,實現同比增長63.27%,市場份額占到了14.67%,躍居行業第一,實現反超。

業內普遍認爲,申通市占率下降主要是其模式導致。顯然,這一論斷是站不住腳的,畢竟同樣是加盟制,中通、圓通、韻達卻一路向上。

問題的關鍵在于戰略的遲滯,也就是以陳德軍爲代表的管理層對時局的誤判,即如何在加盟制模式這種弱聯盟之下,實現對末端管理的強控制。

不妨看一下同行,中通自2014年開始著力于直營轉運中心和自有車隊的建設,並以領先于行業的成本控制爲核心競爭力,持續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

圓通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借助科技手段實現精細成本管控;韻達同時期也加大了構築自有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等核心資産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

反觀申通,其轉運中心直營化節奏落後于同行,智能化分揀設備投入不足,産能拓展受限......總結爲兩點:一是申通的基礎物流設施建設不足,加上發展方向不清晰,導致轉運中心能力落後;二是物流企業的競爭持續白熱化,配送的效率和服務加速內卷,而申通沒能把握好轉型的時機,慢慢被同行甩在了後面。

當時有媒體報道,韻達的加盟商讓手下快遞員背誦四句口號:服務時效學順豐、攬件口碑超圓通、警鍾長鳴防中通。最後一句——引以爲戒看申通。

不過,在意識到問題後,陳德軍也曾試圖自救,但效果並不好。

比如連續進行股權增持,逐步兌現“擬6個月內增持不低于4億元,最高不超過8億元”的承諾。再比如,他所指出的中轉轉直營。在2018年全年,申通快遞就耗資金15億元左右,完成了16個核心城市轉運中心收購。

直到2019年3月,阿裏宣布以投資46.6億元的方式入股申通快遞。同時,申通與菜鳥簽署了《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信息系統和産品、全鏈路數字化升級、國內、國際供應鏈業務、末端網絡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菜鳥對申通的扶持不僅體現在出錢、出力,而是出人、出錢、出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而前文提到,人是申通最開始落寞的根本原因。

彼時背靠著阿裏的申通,迎來了一批以總裁王文彬爲代表的職業經理人,一邊爲申通補短板,一邊爲其加固長板。自此申通開始走向正軌。

2022年,申通提出以“打造中國質效領先的經濟型快遞”爲戰略目標,一邊全面啓動三年百億級産能提升項目,另一邊加緊數字化能力的提升。

轉型的效果立竿見影。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申通快遞實現快遞業務量129.47億件,同比增長16.89%。而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速僅爲2.1%,申通快遞2022年單量增幅8倍于行業增速。

正如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所言:申通快遞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複興的軌迹也逐漸清晰。

而對于2024年,申通表示,將續推進百億級産能提升項目,預計2024年內公司常態吞吐産能有望提升至日均7500萬單以上(;同時,將更多精力放在服務體驗的提高和産品分層上,打好經濟型快遞企業的“服務體驗之戰”。

好的地方在于,從2021年至今,申通幾乎提出的年度目標都已經基本實現,這說明申通的長期增長潛力依舊很足;

但壞的地方在于,在行業整體産能過剩,處于被動的韻達將主動反擊,剛解決生存的極兔勢必要尋求更多的份額謀求盈利等多重因素之下,快遞行業新一輪戰爭風雨欲來,而穩定的經濟型快遞網絡、市場溢價能力及差異化服務能力,才是快遞企業長久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談論申通是否能領先這個話題還太早,但追趕的路已經變得越來越好走了。

0 阅读:50

財經無忌

簡介:我們更懂中國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