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作9.4,男神女神都給他配戲,賭你看了停不下來!

我亦是行人 2024-03-30 21:17:12

很難想象,這個時代還有這樣笨的導演,找明星大咖,給一群業余演員配戲,還堅持不用CG,非要實景實拍...

這部片子,還居然是他的劇情片處女作。

這是不差錢,還是堅持初心?

《貓與爺爺》

日本,某海島小鎮。

小玉,是一只大胖公貓,6歲7個月,相當于人類的40歲。

它的鏟屎官大吉爺爺,75歲,是一名退休教師。

兩年前,大吉的妻子去世了,留下大吉和小玉相依爲命。

每天早上,大吉爺爺都會在一陣胸悶氣短中醒來,因爲他的胸口上,蹲著8公斤的小玉…

起床後,照例是先對著大吉太太的靈位請安:早上好,這是你喜歡的咖啡,今天我也平安醒來啦,請你繼續守護我和小玉吧。

爺爺整天沒啥事兒,日常活動就是遛貓、找貓、給貓做飯、給自己做飯。

這個小島的年輕人大多去了大城市發展,剩下來的,幾乎都是老人家。

島上老人家多,貓也多,平時也沒什麽大事發生...

最多就是,這家奶奶和那家奶奶吵個架,這家的貓和那家的貓談戀愛了,大家聚在一起,做飯,吃飯,撸貓…

可一旦有大事,就不是啥好事...

比如,哪家的奶奶,哪天不舒服,睡個覺就睡過去了…

這一天,大吉爺爺獨自在家,從椅子上站起來時,突然胸口劇痛,頭昏眼花,摔倒在地,留下小玉一臉無助的盯著他…

這部《貓與爺爺》,2019年2月在日本公映。

導演岩合光昭,人稱:行走的貓薄荷。撸遍了全世界的貓,68歲高齡,還一刻不停的走在去撸貓的路上。

強烈安利過他的紀錄片《岩合光昭的貓步走世界》,在豆瓣上有9.4的高分。

紀錄片《岩合光昭的貓步走世界》影圖

這位動物攝影師,年輕時喜歡追蹤拍攝野生動物,是首位作品登上權威專業雜志封面的日本人。

從業40多年裏,他拍過的動物種類超過了1000種,而現在,他幾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貓的身上。

他說:貓是離人類最近的野生動物。人的身體裏也隱藏著野生的力量,因爲貓咪,我們的野性也得到了釋放。

在紀錄片《岩合光昭的貓步走世界》裏,岩合光昭走過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走遍日本本土,橫渡愛琴海,翻越阿特拉斯山,路過伊斯坦布爾…足迹遍布全世界。

紀錄片從2012年開播,一播就是7年,現在還在更新。

他鏡頭底下的貓,跟其他片子裏的很不同:它們悠然自得,輕松自在,不怕人,不躲鏡頭,淡定、傲嬌、優雅…

總之,是貓咪最放松自然的狀態。

岩合光昭有自己的一套拍貓大法。

他不用閃光燈,不支三腳架,永遠俯臥地上,放低攝像機,采用與貓平視的角度。

他說:視線從上往下地去看貓咪,只會說:貓咪好可愛。這種話,是我們認爲自己高貓咪一等才會說的,我還是想和它們保持平等的關系。

他還說:拍貓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惹貓主子生氣,要尊重敬愛拍攝對象。

所以他拍貓之前,會記住每只貓的名字,跟它們打招呼、聊天。

拍小貓的話,一定要征求貓媽媽的同意,聽到母貓“喵”的一聲回應,才開始拍。

這一部《貓與爺爺》,是岩合光昭第一次嘗試導演拍攝的劇情片。

他找來了日本資深演員立川志之輔、《深夜食堂》裏的老板小林薰、《神探伽利略》的女主柴崎幸出演。

然而,一群大咖集體打醬油,全都給貓來配戲。

電影裏,幾乎每一個場景裏都有貓。

每一只貓都相當有鏡頭感,而且相當多戲,有獨角戲,有對手戲,有群戲,有感情戲,還有動作戲…

更有非常多的貓與人互動的有趣情節…

衆所周知,雖然都是人類的夥伴,跟狗相比,貓可是相當難控制的。

要不然,怎麽會有“貓主子”這種稱謂?要貓聽人指揮,嘿,你就做夢吧。

別問我是怎麽知道的,誰養誰知道!

是怎麽做到的?

原來在開拍前,導演找來了超過100只貓咪參與試鏡。進入最後一關試鏡時,大吉爺爺的扮演者志之輔到場,親自和候選貓互動。

劇組試演了貓和爺爺一起散步的戲,結果,大型失控現場…

大部分貓咪不是著急跑回訓練員身邊,就是自顧自玩耍,還有一些直接就地趴下睡覺。

只有一只名叫培根的美國短毛公貓,會配合志之輔的速度一起走路,而且還會加戲,不時深情擡頭看著志之輔的臉,可以說很戲精本精了。

導演當下拍板:它就是小玉!

正式拍攝時,每天早上導演都會向培根說早安,並用慈愛的語氣對它說:你最乖了,我們今天要拍這場戲喲!

然後拿劇本給貓看,告訴它各場戲想要如何呈現,也不管它有沒有聽懂...

這些迷惑行爲,讓人類演員們很費解。

立川志之輔忍不住吐槽:想不到你竟然做這些事!你幾乎都沒對我們這些人類說明過劇本內容呢。

柴崎幸更是在拍戲現場,當面怼導演:導演,你剛才只有看貓耶!也請你偶爾看一下人類演員這邊的戲好嗎!

有這樣一個貓癡導演,這部電影的拍攝也就相當與衆不同了。

因爲怕在拍攝時驚擾到貓演員,現場不會像一般劇組一樣喊“開機”或“關機”,而是讓貓演員能在日常的狀態下盡情表演,完成拍攝。

由于無法控制貓演員的行爲,爲了讓它們做出期待的動作,很多時候只有一個辦法:等。

活活拖成了王家衛電影…

但也因爲導演的耐心,精准捕捉到了貓演員們的精彩瞬間。

比如,出醜。

比如,偷吃。

比如,趴在人身上睡覺。

比如,總在人看報紙的時候過來搗亂…

事實上,一共有35只貓咪參與了拍攝,導演非常貼心的在片尾打出了這些貓演員的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貓莳的作品《貓咪與爺爺》,這套漫畫在日本銷售超過了50萬冊,溫馨治愈的畫風和故事,俘獲了大批讀者的心。

在漫畫中,小玉是一只10歲的大胖橘貓,差不多就是電影開頭那只的模樣。

冬天的夜晚,大吉的妻子從垃圾堆裏撿回來了一只病恹恹的小貓...

兩個老人用小魚型的醬油瓶給小貓餵水,用熱水袋給小貓取暖,好不容易,才把它救了過來…

奶奶鄭重的給小貓起名:玉三郎,小名小玉。

因爲她是日本歌舞伎演員坂東玉三郎的粉絲。

說來也奇怪,自從小玉來了,奶奶的臉上就一直挂著笑容,兩個老人再也不吵架了,逗貓、觀察貓,成了老兩口每天最開心的活動…

後來,奶奶病了,小玉也像通人性似的,不願意吃飯。

奶奶臨終前對小玉說:小玉啊,要好好守護老爺爺,知道嗎?

奶奶去世後,大吉爺爺就過上了和貓相依爲命的生活。

他們每天一起散步,在每一朵花裏,每一片雲裏,每一縷陽光中,尋找生活的小確幸…

一起吃飯,春天的豌豆飯、夏天的冰淇淋蘇打、秋天的銀杏果、冬天的鲷魚壽司…

感知四季流轉…

小玉常常讓人又愛又恨:

總是要爺爺撓癢癢、摸肚子,但摸著摸著就咬人一口…這是它展示親密的一種方式。

不是睡在人胸口,就是鑽進被子裏,睡在床的正中間,擠得爺爺沒有地方睡…

總是在爺爺忙著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非要他陪自己玩,可是主動找它玩,它卻愛理不理…

爺爺出門買米,它非要跟著去,沒辦法,爺爺只好背著這只8公斤的胖貓,買2公斤的米回來…

但爺爺是真的疼愛小玉,直到自己心髒病發作,失去意識的最後一刻,還在想:小玉不會開門,這樣會跟我一起死在家裏的…

而小玉,也似乎在暗暗遵守與奶奶的約定:好好陪伴爺爺。

看到爺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一天,它突然消失了。

人們都說:老貓自己走掉,估計是找個地方,獨自等待最後一刻吧。

爺爺舍不得,到處去找。

找了三天沒找到,回到家,卻發現它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條魚。

原來,它擔心爺爺無法照顧好自己,特意爲他偷了魚。

在很多關于老年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描述老年人孤獨寂寞,生活困苦的情節,而這部《貓與爺爺》卻充滿了積極陽光的一面。

這些老人,不因爲子女不在身邊而惆怅,在余生的每一天裏,認認真真的過日子,細賞每一道風景,品味每一種時令食材的味道,整天忙活兒,生活有滋有味。

爺爺遠在東京工作的兒子,擔心父親的身體,一直勸爺爺去城裏住,可是爺爺不願意。

是啊,去了城裏,再也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自由自在的散步,和朋友一起聊往昔歲月、研究菜譜,小玉也沒有辦法出去撒野,交不了朋友,打不了架…

離開這裏,有人照顧了,生活方便了,卻不會像現在這樣有精神頭。

或許,不可避免的,每一個老人都得面對最後疾病纏身的現實...

但在這之前,還有很長很長的光陰,可以被盡情享受,可以拿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啊...

爺爺對小玉說:我們也來個約定好嗎?就算到了最後那一刻…我們也不要一個人離開,到最後也要一起…

這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牽挂,一份被需要的存在感。

也正因爲這樣,才切切實實感覺到幸福吧。

0 阅读:4

我亦是行人

簡介:給枯燥的生活多放一點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