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中國航天日”主題展:地方政府和産業基金加速進場,競逐商業航天賽道

證券時報e公司 2024-04-25 00:33:03

4月24日,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武漢舉行。記者實探現場看到,作爲重磅活動之一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覽,不僅展出了嫦娥五號返回艙、太空育種産品等實物展品以及運載火箭、航天服等模型,其中的商業航天展區也吸引了國內多家頭部企業參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商業航天寫入其中,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到今年的“新增長引擎”,我國商業航天步入規模發展的快車道。

航天發展“箭”步如飛

本次“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極目楚天,共襄星漢”。今年,中國航天任務種類衆多、多個領域齊頭並進,是真正的“航天大年”。《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中顯示,中國計劃在2024全年實施約100次發射任務。

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的科普展區展示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30余年的發展成就,其中按真實比例1:1制作而成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吸引了諸多遊客的目光。這座巨大的模型完美還原了真實太空艙的內部結構和設施,觀衆們步入艙內,不用“上天”就能近距離感受太空家園的浩瀚,深入了解航天員的太空生活。

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空間站核心艙包括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三部分,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5噸,可支持三名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支持開展艙內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是我國目前研制的最大航天器。

此外,科普展區展出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長征一號火箭、火箭整流罩殘骸、航天服……一件件實物或模型,勾勒出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的追夢之旅。

在此次“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國家航天局現場發布了有關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進展和嫦娥七號任務國際載荷搭載項目的最新消息。

國際月球科研站新增尼加拉瓜、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阿拉伯天文學和空間科學聯盟3個合作國家、機構。中國將與合作方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論證、工程實施、運營和應用等多方面合作。

嫦娥七號任務國際載荷搭載項目,最終遴選出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羅斯、瑞士、泰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等7個國家、國際組織的6台載荷。嫦娥七號任務計劃于2026年前後發射,將勘察月球南極月表環境、月壤水冰和揮發分等,開展月球形貌、成分和構造的高精度探測與研究。

地方政府加速進場

近幾年在全球航天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我國積極投入到“航天強國”的建設中,與此同時,商業航天也得到快速成長。

業內普遍將2015年視爲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元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自2015年以來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24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預計今年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約達2.34萬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商業航天産業的直接投入産出比約爲1∶2,對國民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爲原始投入的8至14倍。正是因爲其帶動力強、關聯産業多,這一新興的萬億級産業市場引發了各地産業布局者的巨大興趣。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包括浙江、北京、上海等在內的多地,從省、市層面出台了有關商業航天的規劃與政策。

此次“中國航天日”開幕式上,湖北省、武漢市聯動發布支持商業航天産業發展政策措施。目前,湖北商業航天及關聯産業入庫企業超300家,形成涵蓋火箭衛星研制、地面設備配套、衛星運營服務等上中下遊的完整産業鏈。武漢市出台推進商業航天突破性發展若幹措施,提出打造商業航天千億産業集群,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從目前區域分布看,北京依然是中國商業航天産業的最大規模聚集地。今年1月底,《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至2028年)》發布,旨在從多個方面推進本地商業衛星和火箭的建設,攻克可重複使用火箭等關鍵技術難題,加速衛星星座的構建。

上海的重點在于打造空間信息産業高地並推進商業航天發展。上海提出到2025年,新引進和培育10家商業航天重點企業,培育5家具備科創板上市條件的硬核企業,扶持一批民營“專精特新”優勢企業,實現空間信息産業規模超2000億元。

“早期支持商業航天的資本主要是風險投資基金,現在進入該産業的新一波資本主要來自地方政府的産業基金。”在商業航天參展展區,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些基金更傾向于中後期投資,其條件大多是在當地設立廠房或辦公地址。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布鄭州航空港産業投資引導基金關于公開征集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告。産業類子基金原則上圍繞航空航天衛星、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領域及其細分賽道設立各類産業類投資基金。而鄭州航空港區的目標之一,是建設百億級航空航天衛星産業集群。

與此同時,上海也明確提出,完善從專項資金、産業基金到扶持政策全方位保障的産業生態。構建多結構産業基金,完善相關産業扶持政策。

航天産業存在技術難度高、資金投入大、風險因素多、投資回報慢等痛點。在商業航天展區,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國商業航天由基礎制造、産品研發階段邁入應用牽引、市場主導的新發展時期。各地對于商業航天發展的支持政策仍在加碼,地方産業基金加速入場,産業和政策暖風之下,誰能率先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與規模化的創新商業應用場景,誰就有較高幾率在這個賽道脫穎而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