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無效節儉行爲”,初衷是省錢,卻以“花更多錢”結尾

大戶型裝修設計精選 2024-04-03 15:19:27

節儉,無疑是好的。

但如果初衷是省錢,結果卻以花更多的錢結尾,還把自己搞得很辛苦,這就叫「無效節儉」了。

別說誰又不傻,實際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甚至家家都有類似的經曆。本期,我們就來盤點10個,目的也是爲了讓大家不要陷入「辛苦但無用」的誤區。

1、舍不得扔壞了的食物,因此去醫院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說白了就是無效節儉,從而因小失大。

網友@舒舒:我媽貪便宜,買了死螃蟹回來煮,我吃了之後全身發麻,整個面部都紫了,好在吃了幾十塊的抗過敏藥就好了,但這錢用來買新螃蟹不好嗎?

網友@雅雅:我媽烤了兩周的紅薯,自己發現壞了扔到垃圾桶,又被媽媽偷偷撿起來削掉壞的,做成了紅薯飯,結果一家四口全上醫院,花費上萬元,節儉了個寂寞。

網友@萊比錫的小橙子:不是開玩笑,我外公因爲吃了臭掉的羊肉,嚴重腸胃炎,最後人都沒了(年輕人還能做手術,而八十幾歲的老人手術也扛不住),全家人都痛苦。

網友@林奧比兒:我媽更過分,我吃了一口酸了的西瓜,我媽不信,非得自己嘗,還把我爸拉來,讓他也嘗嘗,結果一家三口都上吐下瀉。

建議:類似舍不得扔掉壞食物而引發食物中毒案例還有很多,看似食物沒被浪費,實則醫藥費比食物本身價值高的多,說不好聽點,這種行爲不亞于剖腹藏珠,千萬別做!

2、怕食物壞浪費,所以一直吃壞的!

這是段子,也是我媽,一箱蘋果從爛的開始吃,最後吃了一箱爛水果。

網友@兔兔姐:我媽也一樣每次吃飯,先吃上一頓的剩菜,結果新炒的菜,又變成了剩菜,其實,前前後後,就是一盤菜的“浪費”,真的很無語。

網友@萊視林:只要去超市,婆婆就會買有促銷活動的油,殊不知,即使每次從快過期的那桶先吃,到下一桶,又過期了,最後沒吃過一頓好油做的飯。

建議:怕食物浪費的時候,別只知道看食物本身的價值,也要考慮潛在危害,尤其是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3、爲了節省小錢,浪費了大錢

很多事情,往往會因爲過于關注眼前微小的節省,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或者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

網友@賴南安仔:接我奶奶來城裏,都到了想起自己買了兩塊錢的饅頭忘放冰箱了,非要我老公回家收一趟,來回五十公裏的油錢,不會算。

網友@心芯蕊:我老公,因爲聽說油價上漲,爲了省幾十塊大半夜跑出去加油,結果附近油站沒油了,硬是跑了十幾公裏,停車時不小心還把別的車刮了,最後保費漲了好幾百。

網友@風吹吹風:舍不得幾十塊錢的停車費,看見路邊有空位,激動的不行,轉了一圈回來,車上就貼了罰單,這算下來,可比停車費貴多了。

建議:追求節省的同時,也要注重長遠利益和整體效益,避免因爲短視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4、罪也受了,錢也花了

這個經曆,大家應該都有,因爲決策失誤,沒有達到省錢的目的,反而最終落得個罪也受了,錢還沒少花的下場。

網友@思思不是絲絲:爲了省錢,騎共享單車回家,累的氣喘籲籲不說,結果還騎出了運營範圍,被扣了50塊。

網友@星星點點:千萬別因爲住的不遠,爲了省一塊錢的公交車費而步行回家,路上昨兒聞到紅薯太香花了12塊,今兒太渴,又買了18元的奶茶,這花銷夠做半個月的公交了。

建議:平衡很重要,節省和生活質量之間一定要平衡,避免因爲節省的初衷,浪費更多的錢,也要合理規劃自己的開支,實現真正的節約。

5、爲省錢自己上手,結果搞不定

如果沒有那金剛鑽,就不要攬那瓷器活兒。

網友@輝輝會飛:丈母娘家洗衣機壞了,老丈人舍不得買新的,非要自己修,結果折騰了幾天,洗衣機歇菜了,腰痛也複發了,醫生說要打鋼釘,手術費8W。

網友@co歐琳:我家電磁爐壞了,公公非要自己打開看,結果線接反了,差點沒把我家廚房給炸了,電磁爐也因此報廢了,好在人沒大礙,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網友@小劉愛恐龍:別說老人了,我家那自能的老公也是,我說下水道堵了,買點疏通劑,他非要學網上用鐵絲通。

結果工具還沒折好,就紮到了手,這下疏通劑照買,家務還得我一個人全攬,窩囊氣都受不完。

建議:不要低估了任務的專業性和複雜性,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專業的事情最好還是交給專人去做。

6、買平替,最後還是買回了本尊

如果這個世界有完全的平替,那本尊還有什麽存在的價值?

網友@小慧:看上的大衣要兩千塊,也知道自己愛買衣服,怕穿不回本,最後買了三百塊的平替,穿著總覺得別扭,而且新氣兒還沒穿下去,就開始起球、掉毛。

網友@魚絲crush:買了一堆平替,也不是不能用,但用著就感覺差點意思,心裏也沒少念本尊,與其如此,不如咬咬牙,少浪費兩件平替,本尊就出來了,關鍵,心裏是興奮的。

建議:便宜的東西是能帶來一時的欣喜,但恢複平常之後,平替都成了本尊的墊腳石,與其如此,還不如買個真正喜歡的,買的時候心疼一下,但每次用都很開心。

7、買便宜衣服,然後一直買

如果仔細盤算過衣櫃,你會發現,上身率高的,以及喜歡了很久的,還是曾經咬咬牙買的那幾件。

網友@有何不可:便宜的衣服,質量自然不好,穿幾次,就閑置在衣櫃角落了,哪怕再小的單品,也難逃此宿命。

網友@露露妞兒:之前看到貴衣服舍不得買,想著便宜的多買幾件,還能每天不重樣,結果一個季買了很多件,很多還沒上身就覺得醜了,再看做工、線頭,甚至會覺得自己落魄,整個人都不好了。

後來就控制物欲,買少一點,買好一點,不僅自己每天精氣神很足,還升了職加了薪,真心覺得氣質影響磁場。

網友@粥粥:以前沒算過賬,仔細算了筆賬才發現,三五件便宜的衣服,最多穿一個季,而買的那件稍微好點的,一不留神就穿了幾年,真的是應了那句便宜是個貴。

建議: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富養自己,那一定要這樣做,如果沒有條件,也要控制低廉物欲,把錢花在刀刃上。

8、日子節省過,上當狠狠上

小時候就聽我爸說:天天都上當,當當不一樣,那個時候還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長大了才發現,真的,這種案例太多了。

網友@你好呀王大寶:我媽內褲變形了都舍不得換新,天天剩菜熱了這頓,沒吃完下頓接著吃,沒想到終生積蓄45萬的理財,說取不出來就取不出來了,你敢信我媽還是財務?

網友@窩仔:自己舍不得吃好的,穿好的,好不容易攢了幾萬塊錢,朋友說月底周轉一下,結果現在3年了,也沒要回來。

建議:錢還是找正規渠道存,好朋友之間的借錢,不是不能借,得分事兒,一個連自己日子都過不明白的人,又怎麽能顧及你的日子掐著時間給你還錢。

9、把耐用品,用成了消耗品

便宜真的是個危險詞,它能讓你把耐用品,用成了消耗品。

網友@馬莉莉:想著燒水壺又沒什麽技術含量,于是挑便宜的買,結果很快就壞,壞了再買,然後又壞,換燒水壺頻率都比買衛生紙頻率高。

最後發現,自己所謂的便宜,比品牌基礎款也就便宜十幾塊,後來換成大牌,用了八年,除了樣式老舊點,其它一點問題也沒有。

建議:以爲薅到了羊毛,殊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羊,常用品買貴點,使用感會好很多,更何況日用品本身就沒多錢,也不差那幾塊錢。

10、貧窮帶來的苦難

說來挺破防的,但貧窮帶來的苦難,真的是家庭的通病。

網友@小胡:我婆婆爲了洗衣服省水費,騎著電瓶車去河裏,結果摔到了牙龈,看牙花了7千,最後牙還掉了,看牙的錢夠幾年的水費了。

網友@匿名:老家縣城發生的,家住五樓,鑰匙忘家了,老頭說費錢,非要自己爬,孩子孝順,說自己上吧,結果從頂樓綁的繩子斷了,孩子沒了。

說真的,我寫到這時,手都是顫抖的,可是這種事情還在不斷發生,我就必須得寫出來,提醒更多人。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