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黃閣小虎島禮堂煥新啓用

廣州交通電台 2024-04-30 20:50:57

老城新生換新顔,文明實踐添新友。4月28日,廣州市“老城新生”夥伴計劃項目小虎島禮堂修繕活化利用啓動儀式暨南沙區新時代“周末音樂會”第十九場活動在南沙區黃閣鎮小虎島禮堂舉辦。

頒證揭牌 南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站點又添“新友”

南沙區小虎島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驿站是南沙區2024年揭牌成立的第2個文明實踐特色站點,它以曆史建築爲陣地,在2024年完成對舊址的修繕保護,按照“修舊如故”的原則,保留核心價值元素,加固主體結構,滿足現代需求,堅持“以用促保”,已被打造成集藝術交流、展覽展示、創意創作、群衆活動等爲一體的綜合性場地,將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爲了助力南沙“百千萬工程”,賦能南沙高質量發展,南沙區串聯轄內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站點和特色陣地共計32個,根據地理分布規律,初步形成了“一環三帶”(中心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環、東北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西北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南部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的格局。

“小虎島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驿站的投入使用,進一步豐富了‘東北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的內涵,深度融合黃閣鎮‘麒樂融融新鄉村示範帶’,在推動南沙區文明實踐工作邁入新台階的同時,爲區域文旅發展增彩添色。”南沙區文明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老城新生 小虎島禮堂修繕保護“舊居換新顔”

作爲南沙區現存最爲完整、面積最大的公社禮堂,小虎島人民公社禮堂于2014年1月被列爲廣州市曆史建築,並入選廣州市首屆夥伴計劃實施項目,爲研究南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曆史提供了實物,同時也爲挖掘建築文化內涵、傳承城市曆史,起到重要的展示和利用功能。

黃閣鎮黨委書記陳海華在致辭中表示,黃閣鎮將持續做好曆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與修繕工作,厚植黃閣文化底蘊和曆史印記,以小虎島禮堂、烏洲山碉堡曆史文化展示區、東裏大街30號商鋪舊址、大井榕山小學舊址、大山乸煙墩頂爲支點,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一批曆史文化、紅色文化旅遊研學路線,不斷擦亮黃閣文化古鎮金字招牌,爲南沙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貢獻黃閣力量。

未來,南沙將從保護與發展、保護與利用、保護與民生、保護與生態四個維度入手,推動區內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新發展,讓更多曆史文化遺迹煥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活力,開創城市文明建設新維度,打造文明城市建設新篇章。

文藝添彩 南沙“周末音樂會” 展現老建築的新活力

用文藝的形式助力南沙曆史建築保護利用成效宣傳,南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匠心獨運,將“周末音樂會”的舞台搬到驿站中進行首演,激發禮堂老建築新活力。

“守文化本真”“赴傳承之路”“望未來新篇”是本次音樂會結合主題背景傾情打造的三大篇章。

由南沙區黃閣鎮東裏麒麟隊、黃閣小學麒麟隊出演的麒麟舞《武林麒麟展風采》拉開演出序幕,點燃現場激情。歌曲《我愛你中國》《追尋》和《傳麒》在大氣磅礴的音樂中歌唱美麗祖國,展現南沙風采。舞蹈《人間煙火》和《燈火裏的中國》以婀娜身姿展現傳統韻味,歌頌祖國大好河山。

此外,還有粵曲《山河情淚》、樂器合奏《萬疆》和朗誦《月光下的中國》,分別以不同的形式推動活動一步一步走向高潮。音樂會在名城守護代表們的合唱《名城有我》中落下帷幕,唱出了名城守護者“爲理想,憑情懷,創未來”的滿滿豪情。

市規自局、南沙區委宣傳部、區建設局、區規自局、區文廣旅體局以及黃閣鎮人民政府、小虎村等單位約200名代表到場見證儀式。活動現場,廣州市規自局還向黃閣鎮頒發“老城新生”夥伴計劃優秀實踐團隊和優秀實踐個人證書。

廣州交通電台記者謝彩雯,通訊員彭璜、史欣報道。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