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機場百強公布:中國占據8席,新加坡樟宜機場退居第二

新潮超超 2024-05-10 13:13:08

機場是航空運輸網絡的重要節點,連接著航空運輸企業、地面服務企業以及終端客戶。作爲城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公共基礎服務設施,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活躍度的風向標。

被譽爲“航空界奧斯卡”的英國知名航司及機場質量標准評測機構Skytrax公布了“2024年全球最佳機場百強榜”。該榜單調查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詢問他們有關機場體驗的相關問題,包括從辦理值機、到達、中轉、購物、安檢和出入境到登機口出發,涵蓋全球570個機場。

從所在地分布來看,美國排名第一,占據15席;其次是中國(含香港、台灣)和日本,各有8家機場上榜;往後是澳大利亞、德國各有6家,印度5家,沙特4家,法國、加拿大、南非、西班牙、英國各有3家。

香港國際機場(11)、廣州白雲機場(25)、海口美蘭機場(27)、深圳機場(37)、上海虹橋機場(44)、台灣桃園機場(66)、成都天府國際機場(73)、長沙黃花國際機場(98)榜上有名。

其中,香港國際機場從去年的第33名上升至今年的11名,足足提升22位。去年客運量達到3950萬人次,同比增長7倍;飛機起降量倍增至27.61萬架次;貨運量同比上升3%至433萬噸,連續第13年蟬聯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系統預計將于年底落成啓用,並會因應客運需求,循序分階段啓用相關的客運設施。到2035年,達到每年服務1.2億人次乘客及處理超過1000萬噸貨物。大幅提升客貨運能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亞洲機場包攬前五名。日本的東京羽田國際機場(HND) 、東京成田機場(NRT) 分列第四、第五位。前者是日本最繁忙的機場,擁有3座航站樓、4條跑道,去年客運量同比大漲55.1%至7872萬人次。後者作爲服務于日本大東京地區的國際機場,是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的國際樞紐。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ICN)上升1位排名第三,該機場擁有2座航站樓、4條跑道、212個機位,1992年開工,2001年正式通航,到2023年10月累計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8億人次。去年以5613.11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位列韓國第一,其國際客流量5576.38萬人次,占比達到99.35%。今年旅客吞吐量有望達到2019年的96%至101%水平(6750萬人次至7100萬人次)。

新加坡樟宜機場(SIN)退居第二,此前曾12次獲得“全球最佳機場”稱號,憑借其卓越機場工作人員服務、乘客體驗和安全標准,累計贏得650多項榮譽,是世界上獲獎最多的機場。

樟宜機場于1981年正式通航,擁有4個航站樓。作爲亞太地區最繁忙的國際樞紐之一,去年約有32.8萬架次航班在此起飛或降落,客流量達到5890萬人次,已恢複至2019年的86%。印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和印度是排名前五的客源市場,中國也重新跻身前十行列,以接近400萬人次的客流量排名第六。

最近五年,樟宜機場和哈馬德機場輪番成爲“全球最佳機場”,前者2020年和2023年獲得這一稱號,後者則于2021年、2022年、2024年獲此殊榮。哈馬德機場(DOH)由卡塔爾航空運營管理,2014年4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占地約29平方千米,約爲多哈市土地面積的1/3;擁有亞洲最長的兩條跑道和61個登機口,航站樓總面積約60萬平米,總投資超過160億美元。

憑借超現代化的外形、設計合理的航站樓和琳琅滿目的免稅商品,哈馬德機場第三次獲得旅客青睐。此外,機場爲轉機時間長的旅客提供免費城市觀光也是其能夠獲得高度評價的原因之一。這裏也是羚羊機場酒店的所在地,遊客可以在那裏享受水療護理、壁球場和82英尺長的遊泳池。

0 阅读:0

新潮超超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