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好品牌,贏得全球尊重(上)

獨立思維 2024-05-17 12:00:22

這篇文章是寫給很多企業家朋友的,尤其是想要品牌出海的企業。我們無法站在一個狹小的認知角度去開拓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在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這條道路上,其實我們的老祖宗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示,如果你真的可以領悟其內涵,我相信你能收獲的,除了金錢,還有幸福和尊重!

企業利潤最大化以及股東第一的想法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提出來的理論,影響了美國很多企業,也影響了國內很多企業一直到現在,但是大家似乎並不知道這個理論早在1997年就開始有了很多後遺症和反對的聲音,這也是爲什麽美國後來出現了如此多的“美好品牌”,不斷追求上市和利潤最大化的企業一方面無法創造幸福感,其次他們發現企業發展到一個階段就再也上不去了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壽命都不長。因爲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其實操控的方法有很多,無論是財務層面,還是在剝削員工以及傷害消費者層面,你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你的財務報表變得好看一些,這就如一個人生病了治標不治本,如果不治本以及不注重平時的保養,那麽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們中國很多企業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的所謂經濟理論裏玩的不亦樂乎,其實你會發現,這個過時理論也確實扭曲了很多人的價值觀和靈魂,感覺自己企業做的不錯,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想想自己大概已經變成了妖魔鬼怪!IT’S TIME TO WAKE UP AND MAKE THE DAMN CHANGE!

目前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黑石的投資新標准是什麽?是大家現在每天在說的“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而非其它什麽沒有內涵的新興行業!如何才能實現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簡單一點說,利于員工,利于客戶,利于社會,利于他人的企業才可以,可持續SUSTAINABLE是一個如今在美國洋氣的單詞,在中國叫天長地久,天爲什麽可以那麽長?地爲什麽可以那麽久?大家都是中國人,你想過沒有?那是因爲它們有利他的德行!所以道德經告訴我們要向“大自然”學習就是這個道理!

這篇文章我是從老祖宗智慧的角度來闡述這個觀點。請注意,企業必須賺錢!釋迦摩尼也從來沒有在哪個經典中提出視金錢爲糞土的理念,但是這個錢如何長久和可持續性,如何賺的幸福,是每一個人和企業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希望我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一點啓示。

先和你分享一個真實的小故事,有一次在國內高鐵站候車的時候,有一位老板模樣的人坐我邊上,他把一個LV的大包放在我們中間的一個位置上,然後手上帶著一塊名表(也不知道真假),電話裏在說“生意的事情”,我猜他一定很努力在“奮鬥”,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看似民工樣子的大叔想坐在這個放包的凳子上,他竟然很不耐煩地說了一句“有人”,然後繼續著他的電話馬拉松。 我想這樣的場景我們並不陌生,人們總是在忙于各種賺錢,但是往往忽略了賺錢本質上是一種福報,它並不是因爲你努力了它才會來,如果努力就可以換取財富,那麽我想大家都是億萬富翁了。我知道“福報”對于很多洋氣的人來說顯得有點土了,所謂積累福報,就是儲蓄你的善良,就是積累善良,如果善良都覺得有點過時,那麽BEING KIND理解?BEING KIND, BEING NICE看似簡單,其實也不簡單,看似很難,其實也不難,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理解TA的力量。忘記和你說了,BEING KIND善良是免費的。

我想很多朋友已經忘記了如何善良,其實這是你巨大的財富,而你所做的事業,或者你來找我做的這個品牌,那個只是載體,因爲事情是你做的,如果你內心沒有財富的種子,那麽你就無法將這些種子植入你所做的事情,光想著靠做什麽事情來致富或者找個第三方幫忙咨詢一下發展企業,那麽這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場徒勞。先從解剖自己開始吧,因爲外面的方法有沒有用,取決于用在誰身上,大家在外面接觸到的方法還不夠多嗎?世界上還缺什麽咨詢公司嗎?有的是真忽悠,但是如果人不行,觀世音菩薩也幫不了你,他又不是保镖。

你想過沒有,爲什麽他做什麽成什麽?而我做什麽虧什麽?同樣的市場條件,同樣的商業模式,哪怕是鄰近的兩個一樣的川菜館,一個就是生意很好,而另外一個就是生意不行,它們的服務,菜品價格都差不多,那麽到底什麽造成了兩者的差距呢?難道是財神爺比較偏愛其中的一家嗎?每當逢年過節我們會拜財神爺,希望他老人家能夠保佑我們發財致富,就如我們去廟裏拜觀世音菩薩保平安一樣,當然比較洋氣的朋友可能此刻會覺得這些都是迷信,我說了,當你跪拜在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面前祈求的時候,如果你求這樣一位神明可以保佑你平安和發財,那麽你就是一個大迷信;而當你面對他一臉慈悲的樣子的時候,能夠喚起自己內心的慈悲之心,告誡自己要有這種心態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那麽你就是領悟了佛教的真正用意,因爲這才是佛教的本意,我想說的就是其實這個世界沒有神明,真正的財神爺和菩薩就是你自己,順便說一下,釋迦摩尼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無神論者。別懷疑了,我幫你查過了。

能不能賺到“好的錢”其實來自于我們的福報,首先我先說明,錢,絕非是萬能的,你可以拿錢去買藥,但是你無法買到健康;你可以拿錢去買菜,但是你買不到好的胃口;你可以拿錢買各種豪宅,但是好夢你買不到;你也可以買到周圍的人對你“低頭哈腰”,可惜你買不到知己。所以大家不要自欺欺人老說“有錢就幸福了”,這是一種極度愚癡和人世間最大的迷信。因爲如果晚上睡不好,吃什麽都沒心情沒胃口,身體又不好,要錢來幹嘛?這樣的人生會幸福嗎?如果家裏全是錢,而年紀輕輕躺在醫院裏身上插著各種管子受罪,你的家人在病房外24小時守護著,請問這不是人間地獄是什麽?如果一個人老是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家裏外面各種爭分,那麽他就是活在地獄裏,這有什麽值得驕傲的?ANYWAYS, 所以我們首先要理解,賺錢要賺好的錢,這叫“淨財”,而那些貪官汙吏,唯利是圖坑蒙拐騙的所謂“富有”千萬別羨慕,他們的財富叫“凶財”,它的特點就是“凶進”,然後“凶出”,一般帶著各種疾病和災難一起出去,而如果用這樣的錢去買的房子叫“凶宅”,其他先不說,你在裏面能睡的好嗎?OF COURSE NOT!

爲什麽我們的祖輩們不說“利益”,他們只說“福報”,這個不是他們落後和沒有道理,事實上,他們比我們更有智慧,因爲利益是眼前短暫的,這個不是接地氣,這個就是目光短淺和愚昧,而我們的祖輩們更有智慧,他們看問題的時間維度和廣度不同,他們講究的是一生的禍福,而財富就是福報的一種,而獲得福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種福田。大家都知道農民種田的道理,你需要播下一顆好的種子,這個是“因”,然後平時還需要去施肥精心打理,我們還需要陽光等等外在的條件,這個則是“緣”,那麽自然就會有好的收成,這個就是“果”,所以一切都是因緣果的邏輯,我們想要富有是“果”,那麽我們首先要種下一顆好的種子,並且用舍心廣結無量善緣。

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這不是一個禮貌性的說辭,其實這是影響我們命運的“算法”。你在電話裏很忙,談著生意爲了什麽?難道不就是希望自己一輩子,家人們朋友們趨吉避凶嗎?這些不是靠錢,而是靠善,財富不是光靠奮鬥來的,名望也不是靠所謂的實力,而是靠一個人的德行,德者行天下,而不是背著LV戴著名表開著豪車就可以行天下的。

很多朋友會說,我也廣結善緣,我對人都很好啊,逢年過節還發紅包送禮之類的,想得很周全。我想問的問題是,你對每一個人都很好嗎?如果你是那個一開始聊到的哥們,你會選擇怎麽做呢?我們很多人都說自己很NICE,但是你發現沒有,他們只是對自己有利益關系的人NICE,這個不是善,這個是拍馬屁。善良是指無條件地對每一個你遇到的人善良,這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對方好的一種心態,這是一種本能的慈悲之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共情力和同情心。

善是這個宇宙最強大的能量,你輸出什麽能量,同等的能量,早晚繞來繞去會繞道你的身上。大多數人說這是“運氣”。所以決定運氣的人是誰,現在知道了吧?你才是運這個氣的人。也許他覺得自己的LV包很貴,也不知道是不是借了高利貸買來的,尤其愛護,生怕這位大叔弄髒了,因爲大叔想坐下來的時候他用手擋住了。我之前說過,今天我們人生的絕大多數不好的運氣和不幸基本來自于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把人拿來用,去追求自己愛的物”。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如果你這樣,我告訴你,這是你厄運的開始,你做什麽虧什麽,不信?你敢試一試嗎?我就不相信你敢挑戰釋迦摩尼和量子力學。

我親愛的朋友,不要以爲“德啊善啊”是老土過時的東西,這就是一種心量,一種能量而已,你想想,一個人生氣發怒的時候臉色爲什麽會變顔色?因爲那個氣(能量)會上臉,所以你心的狀態會影響能量的流動,所以存好心就是一顆優良的種子,這是存在“自然規律銀行裏的一個種子”,人生的每一次經曆,每一秒,你都離不開這個”自然法則”的強大影響。老外說BEING NICE ALWAYS WINS其實也是這個理。

日本的科學家江本勝博士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叫“水實驗”,當你對著這個水給它善意念頭的時候,如你誇獎水,說你愛它的時候,水分子的結晶就特別漂亮,反之則很醜陋,所以你的那個思想,念頭其實首先可以影響到你體內的水,想一想人體多少是水?如果這些水分子都很醜陋,你覺得身體會好嗎?再者,這個念頭再從你的身體往外傳播,水是礦物質你都可以影響,更何況你周圍的人呢?事實上,江本勝做這個實驗的時候,邀請了他在各個國家的朋友,讓他們同時給他在日本實驗室裏的水傳播好的以及不好的念頭,實驗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念頭的傳播速度和力度超乎你的想象,爲什麽佛教裏有一句話叫“起心動念驚動十方神煞”?而今天的量子力學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現在你知道你爲什麽和有的人或者在有的環境裏就感覺舒服,有的就感覺不舒服了吧。

在美國每次去我同事朋友家裏吃飯的時候,他們都要祈禱感恩上帝賜予食物,我以前看著覺得挺扯的,現在想想不是沒有道理,當你給食物感恩之心這個念頭的時候,食物的分子就發生了改變,當你心情不好,就是傳播不好的念頭,食物就會變得不好吃是有道理的,所以現在想想,爲什麽媽媽的飯菜總是那麽好吃,因爲她們在做的時候腦子裏都是孩子開心的樣子,這個菜自然都是愛的味道,其實一切都是能量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再扯遠一點,如果你開飯店,記得給廚師多一點工資讓他開心點,我跟你講,做出來的飯菜味道肯定要好一些哦。

由此可見“善”是一種很高的能量,而能量在中國文化裏就是“德”,我們覺得“德”遙遠,高深,那是因爲我們缺德缺大了,缺的已經忘記了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德的能量場裏”,在釋迦摩尼的嘴巴裏叫“因果報應”,在老子那裏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量子力學裏叫“能量糾纏”,所以這個世間最好的投資不是房産,也不是某個股票,更不是你哪個缺德朋友嘴巴裏的項目,而是你的心量!你的心投資好了,你的命就會好起來,你的命好了,這財富自然而來,而非你努力拼了命地抓取而來。

所以很多朋友的努力不是在賺錢,因爲那是人追錢,我們首先要把自己變得有價值,這叫值錢,你值錢了(值錢靠德行,不是LV),那麽人們就會追著你給你錢,這叫吸引;而你值錢不值錢取決于你幫助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爲你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你大概會說我也沒錢怎麽幫助別人?其實幫助別人的方法很多,一臉的笑容,一個簡單的點頭是好,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行他人的方便(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員看看自己造了多少業吧)或者一次簡單的讓座,其實都可以幫助到他人,都可以讓對方感受到美好,並且因爲你的一言一行而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如果有人因爲你的舉動變得美好,相信我,這俗稱“功德”!當然,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是因爲想著積功德或者發朋友圈,而是內心就是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否則你的動機起心動念的能量就會打折扣。說來說去,請把“德(讓對方得到)”放第一。 其實事情就這麽簡單,難就難在我們誰都不願意先給予再回報。立竿見影其實就是貪心,就是想快點成爲我們村最靓的仔。漸漸地人們在這樣的遊戲裏變成了欲望的奴隸,結果是那個“結果”帶不走,過程也不開心。很多人老是不開心,老是覺得自己很悲催,你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無論你做什麽産品,做什麽行業,企業目前什麽狀態,如果你想一路向前發展順利,請一定要種下一顆好的種子,幫助你的員工,幫助你的客戶,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們好,因爲“德者本也”的意思就是德就是讓對方得到,就是根本,就是財富的種子,所以還有後半句“財者末也”,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放了這個照片,我每次全國演講我一定會分享這句話,因爲所有的企業家都希望自己擁有“人才”和“錢”,你看看這個財怎麽寫?“財者末也”的意思就是這個財(人才和錢)是順便而來的,有了前面的德,你要的人才和錢就來了;反觀我們今天的企業,把員工當工具,追求錢成爲了首要目標,今天的我們都本末倒置的做事情,能不累嗎?能成功嗎?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就算是成功,也是極其短暫。

如果從因果的觀點來看,我們想要的果,如財富,健康,智慧等等,其實我們只要在心中種下三顆免費的種子: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下面再做詳細講解。(文/顧仁寶(Tony Gu) Sailing Marketing Inc創始人&CEO;品牌出海戰略定位專家,《無品牌不營銷》作者)

0 阅读:0

獨立思維

簡介:關注正能量,宣傳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