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到訪前,哈薩克斯坦備好厚禮,新的天然氣管道,就等中國點頭

有鳳Talk 2024-05-11 17:11:57

據外交部消息,中方高層即將對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三國進行訪問。作爲中哈本年度高層外交的一部分,可以預見,此行對于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必將起到推動作用。當然,在中方高層到訪前,哈薩克斯坦其實已經備好了厚禮。

日前,哈駐俄大使阿巴耶夫透露稱,俄哈將建一條新管道對華供氣。據阿巴耶夫所說,當前過境哈薩克斯坦的路線圖已經簽署了,只待談好建設時間和價格等細節可能就會動工。而該管道一旦建成,預計每年可以對中國輸氣高達350億立方米,與中俄“西伯利亞力量”東線天然氣管道輸氣量相當。

當然,盡管外媒指出,這是首次對外披露關于俄羅斯將過境哈薩克斯坦對華供氣的消息,但按照正常邏輯,對于體量如此大的天然氣管道項目,中俄哈三國肯定已經有過長時間的討論。而從哈薩克斯坦方面率先對外宣布,多半就預示著,至少目前來看,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哈薩克斯坦應該都對該管道的建設持積極態度。既然如此,哈薩克斯坦自然希望與中俄,尤其是同中方盡快敲定相關細節。

俄烏沖突爆發後,西方便不斷升級對俄制裁,這讓俄羅斯對歐洲的供氣量大幅下降。俄羅斯此前想要優化中俄現有的供氣管道,說到底就是想要盡可能提升供氣量。基于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過境哈薩克斯坦的管道能夠盡快落實,對于俄羅斯自然是一個利好消息。而隨著哈薩克斯坦表現出濃厚興趣,俄羅斯方面未必不會在天然氣價格方面給出一定的優惠。這樣一來,該管道想要加快進度,中國的態度就很關鍵了。

要知道,俄羅斯從多年前便准備與中國打造新的能源線。只不過俄羅斯那會堅持過境蒙古,這才導致有關計劃一拖再拖。從現實層面去看,中俄過境蒙古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之所以遲遲沒有談妥,在價格之外,蒙古的不穩定因素才是最大阻礙。

蒙古過去一直將中俄跟美法這樣的“第三鄰國”放在同等地位,試圖通過所謂的平衡政策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明眼人都知道,西方國家極力拉攏蒙古,不過是看中了蒙古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實現遏制中俄的目的。美國不久前提出要在蒙古建軍事基地,便是最好的證明之一。蒙古想要維持某種平衡,根本就不現實。中俄將能源生命線的大動脈交到一個隨時可能受到西方國家影響的國家手上,風險不可謂不高。

不可否認,哈薩克斯坦此前也曾表現過親近西方的一面。但基于上合組織這樣的框架,至少在安全問題上,哈薩克斯坦明顯更願意相信中俄。相比之下,蒙古雖說是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但該國卻始終維持現狀,幾十年過去了都不願意成爲正式成員國。此外,盡管蒙古與中俄在經貿方面也維持著緊密聯系,但在哈薩克斯坦等數十個國家申請加入金磚組織的大背景下,蒙古方面卻不爲所動。不僅如此,蒙古更是反其道而行之,跟美國和德法等西方國家加強了經貿聯系。

所以,我們雖說不能笃定中俄能源生命線過境哈薩克斯坦就沒有任何風險,但目前來看,過境哈薩克斯坦應該要比過境蒙古風險要低。這一點,從俄羅斯多次就天然氣項目對蒙古發出合作信號以後,後者也沒有拿出太多實際行動也能看出。

而且,哈薩克斯坦方面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濃厚興趣,還能讓中俄擁有更多主動權。倘若蒙古方面依舊無法以實際行動回應中俄,中俄完全可以考慮將更多精力放在過境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管道上面。不管中俄哈三國最終能夠談成什麽樣,至少不會跟過境蒙古的管道一樣一直拖著。

尤其哈薩克斯坦方面的態度,可能也會讓俄羅斯改變堅持過境蒙古對華供氣的想法。從地緣政治上來說,蒙古的地理位置就擺在那裏,相比之下,俄羅斯恐怕會將強化對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放在優先位置。

總之,即便中俄哈達成合作,也不會影響中國同蒙古的關系。只要蒙古帶有誠意,“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也是有可行性的。

2 阅读:934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8:45

    蒙古一定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

  • 2024-05-12 16:06

    能源安全是大事!

  • 2024-05-12 18:50

    這個小哈,有點意思。

  • 2024-05-12 09:28

    有生意就做,多多是好。

  • 2024-05-14 01:36

    文風有點參考消息和環球風格。🙁

有鳳Talk

簡介:軍事評論員、北京大學客座講師,主要研究領域軍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