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黃昏11:秦滅趙後諸國仍有百萬雄兵嬴政:一起上吧

文叔逗號 2024-05-24 23:43:15

前言

文叔的《戰國黃昏》系列今天又來填坑啦。這裏就要聊到大秦最氣勢恢宏的滅六國之戰,今天也是最終章了。上一篇裏,講到了滅亡韓、趙之後,東方諸國其實就進入了垃圾時間,但是剩余的楚、魏、燕、齊仍然有百萬雄兵,那他們爲什麽不合縱一起防禦秦國呢?其實這個時候合縱連橫已經不存在了,都不需要其他國家聯盟了,因爲此時的大秦已經猛得一批,直接兵分三路攻打東方諸國。

苟延殘喘的燕國和大水漫灌的魏國

戰國末期當趙國滅亡以後,列國最後一次避免被滅命運的機會,就是燕國太子丹策劃的荊轲刺秦。他們派出了荊轲,試圖刺殺秦王,制造秦國內亂。但結果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此時,而秦國已經勢必要滅亡燕國。

那麽,太子丹將如何應對這一局面呢?別著急,我們慢慢來,首先看看秦軍出兵攻打燕國的同時,東方各國的時局變化。

魏國的局勢也在發生著變化。魏景愍王去世,他的兒子魏假繼位爲魏王假,而在此之前,楚哀王在位僅兩個月就被大臣刺殺。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現在,讓我們將時間再次倒轉一些,回到楚國,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在秦國滅韓、滅趙之戰後,山東各國人心惶惶,然而,楚國卻由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孩統治。如果你是楚國的大臣,你會擔心嗎?當然會。

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楚哀王的庶兄,楚考烈王的弟弟負刍,收到了門客的建議:奪回王位,否則楚國將陷入危險。盡管他對此表示猶豫,但他的門客們告訴他,現在他唯一能依賴的就是李園,而李園的勢力並不牢固。他們說,如果不趁此機會鏟除李園,等他穩固權勢後,將來就爲時已晚了。于是,門客們發動了兵變,滅殺了李園全家,然後將負刍擁立爲楚王。

正當負刍登基之際,也就是荊轲刺殺秦王的那一年,秦王增兵攻打趙國,滅燕國。聽到楚國的連番動蕩,他下定決心,點兵點將,准備攻打楚國。

是的,就是這麽猛,秦軍准備三路出擊,因爲秦王政相信,在滅了趙國之後,統一天下的道路將一馬平川,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楚國可是一個大國,號稱方圓500裏,擁有超過百萬士兵的大國。秦國是否能夠輕易地吞並這個龐然大國呢?

在公元前226年,秦國派出了大將王贲,他是王翦的兒子,率領軍隊前往楚國,拉開了這場戰爭的序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要攻打楚國,但秦國的真正目標是魏國。爲了確保未來攻打魏國的戰役不受楚國的幹擾,並確認楚國的實力,秦王政將這項任務交給了王贲。

王贲率領軍隊長驅直入至楚國,面對著洶湧而來的楚軍,楚國不得不出城迎戰。然而,楚軍卻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王贲連續攻下了楚國十多座城池,確保了秦軍的側翼安全。

而在此同時,王翦和李信所率領的軍隊也取得了勝利,奪取了燕國的都城薊城。燕王喜和太子丹只得率領殘余部隊逃往遼東。與此同時,趙國滅亡後,趙國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好殘部自立爲趙王,但因此時趙國大部分領土已經喪失,史稱代王。然而,秦軍並未松手,分兵兩路,一路追擊燕王喜,一路圍攻代王趙嘉。

面對這種局勢,趙嘉派人建議燕王喜將太子丹處決,並將他的頭顱送給秦王以求息怒。燕王喜聽從了這個建議,將太子丹殺死,並將他的頭顱送給了秦王。

秦王政是否會放過燕國呢?對他來說,燕王喜連自己的繼承人都敢殺,基本上已經是廢了。再加上代王趙嘉也不是個能幹的人,看來北方的戰局應該差不多已經定下來了。而南邊的楚國可能會更加麻煩一些。盡管王贲之前在楚國取得了不少戰果,但要一口氣吞下楚國還是有些困難。

因此,秦王政先暫時放下了對代國和燕國的追擊,召回了王翦和李信,准備商討滅楚的對策。與此同時,王贲並沒有停止對魏國的攻擊。

公元前225年,王贲在攻打楚國得勝後,轉而北上攻打魏國。魏國雖然已經是風中殘燭,但由于大梁城四周有睢水、穎水、鴻溝等天然的護城河,大梁可以說是易守難攻。只要魏軍收起吊橋,不出城應戰,應該還可以堅守一段時間。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信陵君曾經告訴魏安厘王,一旦秦國奪取了韓國的新鄭,掘開熒澤水淹大梁,那麽大梁必定會失守。在攻打魏國之前,王贲難道沒有考慮過一旦魏國堅守不出的情況嗎?大梁城雖然有水多的優勢,但水太多反而會成爲劣勢。

在一番強攻魏國都城大梁無果之後,王贲立即改變了戰略。他決定掘開溝渠引入黃河,准備水淹大梁城。當滾滾河水朝著大梁城奔湧而去時,城中守軍卻束手無策。

經過三個月的大水沖擊,大梁城終于支撐不住,部分城牆轟然倒塌。隨之而來的是數十萬城中居民的慘遭滅頂。魏王假眼看形勢已經不可逆轉,魏國再也無力繼續抵抗。

最終,他決定出城投降。王贲成功俘虜了魏王假,並將魏國改爲秦國的郡縣。魏國,曾經在戰國初期在魏文侯領導下熠熠生輝的巨星,如今卻已經熄滅,沉入曆史的灰燼之中。

楚國——最後撲騰一次,打臉嬴政

滅了魏國之後,秦王政將他統一天下的目光對准了楚國。他首先詢問李信:“你認爲,要一舉攻下楚國,需要派出多少軍隊?”李信回答道:“大王,我認爲不用20萬人就可以完成。” 秦王政聽後點了點頭,然後轉向王翦:“李信說的這個數字,你認同嗎?”

這裏需要稍作停頓,因爲秦王政先問下屬,再詢問主官,這個順序頗有深意。如果他先問王翦,恐怕李信就無話可說了。王翦思索片刻後回答:“大王,若要徹底滅掉楚國,我們至少需要派出60萬士兵。” 秦王政聽後愣了一下,“60萬?你在開玩笑嗎?難道要將我秦國大部分的軍隊交給你嗎?”

心裏他暗自警惕,老將軍王翦若是突然反水,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于是,他挖苦王翦:“老將軍,難道是因爲人老就膽小了嗎?李信說只需20萬,你卻要三倍,這也太離譜了。” 王翦沉默不語。

秦王政隨即下令:“既然你也沒有異議,就傳令,任命李信爲主將,蒙恬爲副將,率領20萬士兵,將楚國滅掉!” 聽到這命令,王翦卻抱病告老,拒絕上朝,回老家平陽。

秦王政會准嗎?只要王翦還未離開,他應該不會有異議。至于李信,是否真能用20萬士兵滅掉楚國?

結果不出王翦所料,秦王政很快收到李信兵敗的消息。嬴政後大吃一驚,怎麽會?就連搖搖欲墜的楚國還有還擊之力?

是的,李信和蒙恬之所以一開始能擊敗楚軍,全因楚將項燕的判斷。他料秦軍風頭正盛,正面交鋒對楚軍不利,于是故意敗退,欲卸秦軍警惕。等李信回師與蒙恬會師之際,再來個重擊。楚軍急行軍三天三夜,不停歇紮營,爲的就是這個時機,要給秦軍突襲。

項燕告訴楚軍,看到秦國怎麽對趙國了吧?秦、趙本一家,國對趙國毫不手軟。要保家園,免遭秦軍屠城,這仗是關鍵。殲滅李信所率秦軍精銳,楚國才能安全,家人才能平安。在項燕的激勵下,楚軍鼓起勇氣,決意拼死與秦軍對戰。

在秦軍一路上被楚國疑兵所迷惑,准備大舉渡過穎水,襲擊壽春以西門戶城市颍邑時,楚軍突然大舉出現在穎水北岸,趁著秦軍渡河時出現,並將因渡河而分成兩截,陣型松散的秦軍擊敗。

在混戰中,善于使用劍盾,乘坐輕舟的劍士和矛手,給混亂中秦軍制造了巨大的傷亡。而在混戰中,秦軍的陣型和遠程優勢則完全因爲襲擊的突然性而無法發揮。在戰敗之後李信帶隊和蒙恬一起後撤到陳城,但是被士氣正旺的楚軍擊敗,秦軍的壁壘被楚人打破,損失了七個都尉級別的將領,20萬南征秦軍傷亡慘重。楚人再次重現了祖先擊敗周昭王的傳奇勝利。但這也只是楚國的最後輝煌了。

楚國铠甲

因事先未作防備,秦軍才會兵敗如山倒。局勢並未就此結束。熊啓,即昌平君,擔憂祖國楚國被滅,起兵抗秦。他與項燕一同反攻秦國。昌平君原爲楚考烈王庶子,長期在秦國任職。秦王政始料未及他竟會反抗。史實有不同版本,但大部分資料顯示項燕在楚國滅亡前已被殺,故我們先采用這個版本,繼續故事。

秦王政收到李信戰敗的消息,以及楚國回師攻打秦國的消息後,他放下了自尊心,親自前往平陽求助王翦出山。見到王翦,他將前方的戰敗消息告訴了他,並希望王翦能回來幫助他。

王翦告訴秦王政:“大王,您說我是老將軍了,而且我又有病。只怕我是有心無力了。您還是另請賢能吧。”

秦王政回答:“將軍,多的我不說了。一句話,你要怎麽樣,才願意回來幫我呢?”

王翦答道:“大王,若真要我領兵出戰,還是那句話。必須要有60萬人,我才有把握能戰勝楚國。”

秦王政點頭道:“好,60萬就60萬。我的目標是滅楚。只要你能保證一句話,你可以滅楚。”

王翦鞠躬道:“大王,若給我60萬士兵我還滅不了楚國,那我王翦就不會活著回到秦國來見你。不過…”

秦王問:“不過什麽啊?”

王翦說:“大王,要是我此戰順利滅楚,我想要您同意賞賜我一間大一點的豪宅,供我家人使用。另外,還要多給我一些田地,這樣,我就可以好好的照顧我的子孫。”

秦王政笑道:“一旦滅楚,這天下幾乎就可以說是我大秦的。到時候,我就給你一座超大的豪宅,還有很多的田地怎麽樣?”

王翦答道:“那臣就先謝謝大王了。”秦王政下令,由王翦領兵60萬,代替李信,展開秦滅楚之戰的最終曲。

出發之前,王翦前前後後總計五次派人去跟秦王政確認,確認什麽呢?那就是:“大王,你答應我的豪宅跟田地你不能食言哦。”

王翦的下屬一看,心裏嘀咕:“老大,你別了吧。從來都不知道你是貪財的人,怎麽這次,你一直找秦王跟他要賞賜?這樣會不會惹怒大王啊?”

王翦跟大家說:“真是,你們懂什麽?你們眼中只看到大王將60萬大軍交給我。但是,你們沒看到是大王把他的命也交給我了。你們知道嗎?這60萬大軍,往前可以滅楚,但,往後呢?可以滅秦啊。我若是不一直跟大王要這些東西,他哪裏能放心得下,我一定會回來呢。他不放心我一定會回到秦國。那這仗,只怕是不用打。我已經成爲李牧第二了。我之所以要60萬大軍,就是要顯示我的無能。而之所以要這豪宅、田地,就是要顯示我除了貪財沒有其他野心。你們不懂,就別亂瞎起哄知道嗎?”

就這樣,公元前224年,王翦與蒙骜的兒子蒙武一同率領60萬大軍朝著楚國前進。那楚軍呢?楚軍數量說法不一,有說20萬也有說30萬,不過,不管多少,數量上都絕對低于秦軍。所以之前大家說楚國有100萬人,那都是糊弄人的。

來到前線之後,王翦立刻下令,秦軍只守不出,不用與楚軍對戰。哇~有沒有搞錯?率領60萬人來楚國當裝飾品喔?王翦爲什麽會這麽用兵呢?他葫蘆裏到底是賣什麽藥呢?你繼續聽就會知道了。

這王翦不只是按兵不動,同時,他還改善士兵的飲食,並且跟大家一起用餐。爲什麽要一起用餐?因爲這樣就知道士兵們吃的,是不是他所想要的了。

就這樣,在前線磨磨蹭蹭了一年,一天,他問下面的人說:“哎,這士兵們平常都在做些什麽?”下面的人回答他說:“現在大家都在玩一種投石頭的遊戲,順便進行訓練。”這王翦點點頭說,嗯,這樣好,這下秦軍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

其實,優秀的將領都了解這連年征戰所帶給士兵的疲勞。所以,王翦真正的目的是要讓秦軍好好休息,准備這最激烈的一戰。當然,也還有可能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別讓秦王政以爲他戰勝的非常輕松。

那至于楚軍呢,由于兵力上絕對的弱勢,楚軍無法對秦軍展開主動攻擊。但,卻要承受著日夜擔心秦軍會突然攻打過來的風險。自然,楚國的士兵就不容易獲得真正的休息。

眼看這秦軍拖拖拉拉無意戰鬥,這時項燕想,實在沒必要與秦軍在這邊幹耗著。所以他決定,先將部分楚軍移防,離開這戰場。因爲大家僵持這麽久卻沒交戰,引來楚王的疑慮。

然而,項燕完完全全沒有想到,王翦就是在等你這一刻。

楚軍一旦決定移防,那就表示楚軍的心態上,已經沒有准備要作戰了。一個沒有作戰心態准備的楚軍,遇上一個等待作戰機會許久的秦軍,這雙方的士氣高下立判。所以,正當項燕開始調動楚軍的同時,王翦下令,秦軍展開攻擊。

就在王翦的一聲令下,這60萬秦軍就像漫天黑暗的蝗蟲一樣朝向楚國猛撲而來。對于秦軍突然間發動攻勢,雖然項燕立即回師,並且拼死力抗秦軍,然而,雙方不單是在數量上,連士氣上都有差距。所以,就算這項燕再能帶兵,他也無法阻止楚軍敗如山倒的頹勢。

就這樣,秦軍一路追擊楚軍至蕲南,也就是現在安徽省宿州市南方蕲縣鎮。楚國大軍幾乎遭到秦軍吞噬殆盡,而昌平君,則是戰死于這亂軍之中。那項燕呢?一說,戰死,另外一說,項燕自知無力回天,他選擇拔劍自盡。

死之前項燕向上天發了個毒咒。什麽毒咒?那就是非常有名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什麽意思?就是我楚國就算只剩下三戶人家,將來,也會滅了你秦國。不過,也有人說這三戶指的是楚國屈、景、昭三大家族。反正就是即使弱小,只要團結一致,必定能成功的意思。

擊潰項燕大軍之後,王翦再接再厲,將這兵鋒直指楚國都城壽春。面對秦國大軍,這壽春城已經無還擊的能力。最後,楚王負刍兵敗被俘,結束了楚國這南方第一大國,也是自春秋時期便開始稱王,並曾經問鼎中原的國家。這個國祚長達數百年的國家,當王翦攻滅楚國的消息傳回到秦國鹹陽城的時候,秦王政可開心了。

最後兩國燕、齊已經探囊取物

好家夥,這王翦的確是個用兵的能手。既然楚國已經成爲了過去,那現在應該是時刻將燕國及代給處理掉了。于是,秦王政下令,王贲、李信聽命。我命令你們兩個,立刻領軍攻燕,讓這燕國,也走入這曆史的灰燼之中吧。

這王贲、李信領命之後,再次出兵遼東。這燕王喜一看,不會吧!我兒子人頭只能保護我這麽短的時間喔?既然如此,也只好拼上我的老命跟你秦國拼了。遼東一戰,王贲、李信盡殲燕軍,這燕王喜最後兵敗被俘。之後,秦國在燕國設置遼東郡,而燕國這個當初周武王分封給召公奭用來牽制各諸侯的北方國家,在努力掙紮了數百年之後,最終,也走進了曆史之中。

王贲、李信滅燕之後,便將秦軍的矛頭轉向至代王趙嘉。不意外,趙嘉兵敗被俘。至此,趙國也徹底的消失,而代地,則納入秦國成爲代郡。

就在王贲、李信攻滅燕國的同時,另一頭,王翦、蒙武則是進一步的南征,進攻百越並且取得勝利。王翦最後,因此受封成爲武成侯。短短五年之內,秦國就滅了三個國家。現在這戰國七雄,秦國只剩下最後一個對手,那就是春秋的第一個霸主,齊國。

這秦王政下令,他命令王贲領軍,由燕國直接往南朝齊國出發,爲這統一天下的最後一塊拼圖揭開這場秦滅齊之戰。那,這睡了很久的齊王建他會醒嗎?面對秦軍大軍壓境,這齊王建趕緊組織軍隊,前往這齊國西邊,去抵抗這秦軍。

然而,從齊王建上任,重用這相國後勝以來,齊國幾乎已經40年沒打過什麽仗了。這倉促成軍的軍隊,怎麽可能是秦國王贲虎狼之師的對手呢?就這樣,王贲一路長驅直入,來到齊國的都城臨淄城。

眼看著大勢已去,這齊國的相國後勝建議齊王建說:“大王,我看我們還是投降,別做困獸之鬥了吧。”

就這樣,齊王建出城投降,之後,被秦王給遷去了共城。或許,這對齊王建來說,是個不錯的結局。因爲你看,所有的國君被抓之後,這曆史都沒下文。我猜大概率上都被拿去做肥料了。只有這齊王建,他是被遷去共城。換句話說,他沒被殺。

當然了,主流的曆史學家不會這麽想。這堂堂的一國國君不好好的振作,面對各國被攻擊,也不願意出兵合縱協助各國。而最離譜的是什麽,就是基本上,他的相國以及他的許多大臣早就被秦國給收買了,所以才會面對秦國時候不戰而降。

不過,不戰而降真的是壞事嗎?這樣,不就可以避免人民不必要犧牲嗎?王贲滅了魏、燕、代、齊四國,最後,他被封爲通武侯。自此,六國全滅,天下一統。公元前221年,在這神州的土地上,一個嶄新的朝代誕生了。他的名字就叫做秦,秦國建立起了大一統的帝國,並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政治基礎。

1 阅读:68
评论列表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