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證|ISIS-K認領,俄羅斯不同意?莫斯科恐襲會成“羅生門”嗎?

鳳凰衛視 2024-04-03 22:10:53

3月22日晚,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番紅花市政廳”音樂廳發生嚴重暴恐事件。網絡傳播的兩組嫌疑人照片完全不同,孰真孰假?“伊斯蘭國”、烏克蘭、美國都被質疑,到底誰是幕後黑手?

(一)網傳兩組嫌疑人照片,孰真孰假?

3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講話當中稱,目前已經逮捕了4名直接參與此次恐怖襲擊的恐怖分子和7名相關的涉案人員。4名直接參與者被捉拿歸案後,中文社交媒體上很快就有了他們的照片。但卻先後出現了兩組完全不同的照片,到底哪組是真正的嫌疑人?

我們先來看第一組。3月23日,中文網絡中最早開始流傳出一組嫌疑人照片(下圖),詳細給出了嫌疑人的年齡、姓名信息,並指出這四個人都是塔吉克斯坦人。

我們找到了這些照片的來源,電報頻道上一個叫“Baza”的賬戶。在對其發布內容進行翻閱後,發現了其在3月23日下午14:03發布與中文網絡流傳的第一組嫌疑人圖片,以及人物介紹完全相同的貼文。

僅僅13分鍾後,該賬戶再次發布貼文稱俄羅斯內務部向所有警察部門發出指示全力尋找嫌疑犯,並給出了帶有俄羅斯內務部文字的身份信息圖片。

但我們在對“Baza”給出的這些信息進行查詢時,發現了塔吉克斯坦內政部官網上的“辟謠聲明”。

3月23日下午,塔吉克斯坦內政部的官網,針對第一組網傳嫌疑人圖片及身份發布了一份聲明。聲明指出,網傳“恐襲嫌疑人”中的兩位人員,37歲的納斯裏迪諾夫和51歲的伊斯莫洛夫,確實是塔吉克斯坦人,但案發時他們都不在俄羅斯境內。早在2023年11月26日,兩人就已經從俄羅斯回到了塔吉克斯坦。聲明中還有這兩人在其居住地手持護照的照片。

隨後,塔吉克斯坦內政部官網又發布了關于另一位所謂的嫌疑人,29歲的納紮羅夫的不在場的證明。他目前雖然在俄羅斯當出租車司機,但是在槍擊事件發生時他在薩馬拉市,所以也與此次襲擊無關。

目前看來,第一組圖片的4個“嫌疑人”當中,有3個都有塔吉克斯坦的官方的不在場證明。

網絡中還有第二組圖片,這會不會就是真正的“嫌疑人”呢?照片中4人從左到右分別爲米爾佐耶夫、拉恰巴利佐達、法裏杜尼和法伊佐夫。

4個人的相關身份信息浮出水面之後,網友對于他們是否是行凶者的猜測就更多了。我們找到了《紐約時報》對于這4名嫌疑人作案證據的分析報道。

根據《紐約時報》對音樂廳內的視頻、照片和社交媒體上流出的視頻、圖文資料等進行了對比。這4名嫌疑人的著裝與襲擊視頻中的襲擊者基本相同。因此,這4名嫌疑人極有可能就是這次恐襲的襲擊者。

隨著,俄羅斯官方就襲擊事件的深入調查,不少新的嫌疑人也被抓捕歸案。不過,就目前掌握的嫌疑人信息來看,還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3月23日,《今日俄羅斯》發布了兩條對嫌疑人的抓捕和審問視頻,其中嫌疑人法裏杜尼的審問視頻被網友熱傳。

視頻中,法裏杜尼表示自己是被雇傭的,幕後之人大約是一個月前開始通過互聯網和他聯絡。對方表示願意向他提供100萬盧布,約合1萬美元來買凶殺人,答應事前給予50萬盧布作爲酬金,事後再付50萬,同時對方還會向他們提供武器。而另一個嫌疑人米爾佐耶夫在審問的視頻當中交代的內容也大致相似,但他們始終都沒有說出幕後黑手的任何具體信息。雖然嫌疑人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細節點,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俄羅斯恐襲事件的整體判斷。

李偉(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反恐問題專家):“一個人如果原來就是個平民,也沒有任何的軍事背景且沒參加過恐怖襲擊活動的話,你要直接給他的100萬盧布讓他現場去殺這麽多人,這絕對是常人做不到的。從現場的一些視頻,包括照片來看,這些人沒有手抖,也沒有猶豫的狀態,這就說明他經曆過這種事情,有相應的心理素質,這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培訓的。”

種種迹象都表明,組織這次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能力肯定不俗,那到底是誰呢?

(二)“伊斯蘭國”、烏克蘭 、美國,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3月23日開始,不少國際主流媒體報道了“伊斯蘭國”對此次恐襲的認領,其中都提到了一份在“伊斯蘭國”附屬的阿馬克通訊社電報賬號上發表的認領聲明。

不少國內外的社交媒體賬號也都轉發了這份聲明的截圖,但真的是“伊斯蘭國”策劃發動的恐襲嗎?

《新聞鑒證組》對這張聲明圖片進行了查詢,但並沒有找到原貼文。不過,在查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俄羅斯境內發生過的多起恐襲事件,背後很多都有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影子。據《路透社》報道,此次襲擊是出自ISIS-K也就是“伊斯蘭國呼羅珊省”之手,並且美國官員也證實了該說法的真實性。

“伊斯蘭國”組織確實有動機和能力對俄羅斯進行恐怖襲擊,但很多人還是表示懷疑,比如這一次恐襲的手法似乎並不符合這個極端組織的一貫做法。

李偉(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反恐問題專家):“‘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以往也是通過網絡招募人員,但和這一次對比還有些不同。‘伊斯蘭國’包括它的分支機構招募人員,靠的不是金錢誘惑,而是極端意識形態的洗腦。讓你覺得獻身是對組織極大的貢獻,跟你的信仰一致,是你最崇高的事業。這種洗腦下,對于恐怖分子驅使産生的反應和雇傭別人來進行恐怖屠殺是非常不一樣的。之前,‘伊斯蘭國’進行恐襲的時候,它從不考慮逃亡或撤離的問題。這也是疑點之一。”

就目前我們看到的所有信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是幕後總策劃者的實質證據並不充分。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爲,這次襲擊和激進的伊斯蘭分子脫不開幹系,但並沒有直指“伊斯蘭國”。同時,他認爲這次襲擊烏克蘭是參與其中的。

對于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質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做出了回應。稱:“在莫斯科發生的事件是顯而易見的,俄羅斯只是想把責任推脫到烏克蘭身上。”

對于烏克蘭是否參與其中,目前俄羅斯官方並沒有給出極爲有力的證明,但是烏克蘭方面也無法自證清白,但這時候,第三方跳出來了。

3月25日,《今日俄羅斯》發布了題爲《恐怖分子的武器哪裏來的?》視頻稱,恐怖分子使用的迷彩塗裝AK-12步槍,是特別軍事行動地區所使用的武器,在俄羅斯境內不可能獲得這種武器,由此推斷,這些武器是從烏克蘭偷運到俄羅斯的。

這些證據和線索能夠成爲烏克蘭參與此次恐怖襲擊的證明嗎?就這一問題我們采訪了軍事專家白孟宸。

在各種幕後黑手的猜測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嫌疑人”是美國。它被質疑的一個原因是急于爲烏克蘭開脫的態度十分可疑。除此之外,美國遭受質疑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爲似乎早就“預知”了這一襲擊。

3月7日,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曾經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安全警告,建議在俄羅斯的美國公民未來48小時內避免參加大型集會,並且特別提到了音樂廳。

關于美國發布的警示信息,有猜測說,美國能夠如此精准的預測到危險,只有兩種可能,要麽這事本身就是美國策劃的,要麽是通過情報機構獲得的。

《CNN》在3月24日發布的一篇文章當中提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艾德莉·安沃森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掌握有關莫斯科計劃發生的恐怖襲擊的信息,襲擊可能針對大型集會,其中包括音樂會,這促使美國國務院發布公共咨詢。美國政府還根據其長期的‘警告義務’政策與俄羅斯當局分享過這條信息”。但是普京卻抨擊美國的警告是“挑釁性的”,稱“這種行爲類似于公然的勒索,意圖恐嚇和破壞我們社會的穩定”。

從《CNN》的這篇報道,我們其實不難看出美俄之間的隔閡之深。但是目前看來,所有關于美國是幕後黑手的消息都只是推測,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制片人:梁茵

編導:楊新烨

編輯:于二丫 張希甯

0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