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廳(局)長談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丨黎勇:在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中彰顯人社新作爲

中國勞動保障報 2024-04-23 15:40:19

作者介紹

黎 勇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在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中彰顯人社新作爲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代表了先進生産力的演進方向,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慶市人社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新質生産力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立足人社職能,找准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爲發展新質生産力貢獻力量。

深刻把握新質生産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而催生的先進生産力的基本內涵,以人才支撐科技創新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體是勞動者,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力量之源。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戰略科學家、高級工程師、高技能工人等組成的新人才體系。重慶將聚焦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培養集聚更多創新創業創造人才。持續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深入實施“渝躍行動”和新重慶引才計劃,持續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博士渝行周城市行”等系列引才活動,辦好“渝創渝新”大賽、“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大力支持各方面優秀人才來渝創新創業,深入實施制造業人才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開展卓越工程師培養集聚行動,構建形成聯動聚才體系,源源不斷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培養聚集一大批創新創業創造的“領頭雁”,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助力人才實現創新性突破。注重系統集成,加大人才創新創業政策支持力度,賦予人才奮鬥的意義與價值。持續推行人才項目經費“包幹制+負面清單”管理,賦予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完善“人才貸+人才險+種子基金+天使基金”金融支持體系,探索推進人力資本價值評估“七彩模型”建設,全面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構建博士後“産業創新+産業孵化+産業加速”三位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支持博士後在創新創業的奮鬥人生中出彩圓夢。辦好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推動一大批高質量人才合作項目簽約落地。營造良好人才創新環境。叠代升級博士後支持政策,暢通博士後職稱評審和進編渠道,持續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支持政策,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造“渝才荟”數字平台,推進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示範港建設,擴大新重慶人才服務卡覆蓋範圍,分層分類爲人才提供生活便利、事業發展等優質服務;深化“人才圖譜”和“人才服務熱力圖”建設,爲全市引進、用好、培養、留住人才提供有效服務。

深刻把握新質生産力是由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而催生的先進生産力的基本內涵,以人力資源合理流動高效集聚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新質生産力與傳統生産力有質的區別,是對傳統生産方式的顛覆性變革,要求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上全面創新。重慶將以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爲人社工作的主題主線,加強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讓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加速集聚優質人力資源。深入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行動計劃,健全就業創業政策體系,引導青年到企業和基層一線就業,促進産業和青年雙向奔赴。完善青年留渝就業生活服務保障體系,豐富公共服務供給,多渠道宣傳青年留渝來渝新政,廣泛開展青年交流和招聘會、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活動,用心服務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促進城市和青年雙向奔赴。數字賦能求職用工,推動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依托就業、培訓、創業、人力資本四聯盟,對接産業鏈、用工鏈,構建培訓鏈、服務鏈,開發“渝職聘”就業服務小程序,動態歸集公共與經營性人力資源市場就業崗位,實時更新人力資源基礎信息,智能推送匹配人崗信息,自動識別潛在政策享受對象,全面暢通供需對接渠道和政策落實通道,構建信息庫“按需派單”、聯盟“精准接單”、服務對象“反饋評單”的工作閉環,精准助力群衆就業和企業用工。規範人力資源市場,防範化解勞動風險隱患。依托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建設,打造“1+10+N”市場體系,推動數字經濟人才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監管政策,細化監管措施,建立覆蓋全業務流程的監管體系。常態化開展機構違法違規行爲專項整治,打擊招聘欺詐、違規派遣等典型違法行爲。依托用工備案制度,建立人力資源外包、勞務派遣用工數據庫,監測防範用工風險。

深刻把握新質生産力是由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産力的基本內涵,以服務企業産業創新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産業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現形式。企業是産業創新的重要力量,産業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重慶人社部門將著力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促進先進生産力轉化,推動先進生産力帶動就業增收。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設,加大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支持力度,提高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技能傳承等工作能力。持續完善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加大“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落實力度,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將人才評價的“話語權”交給用人單位,推動加快培育産業“新工匠”。以更優機制提升涉企服務水平。健全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推動更多就業、社保補貼納入“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範圍,確保政策紅利落實落地。大力推進數字人社建設,打造人社數據倉和主題數據庫,構建“決策-執行-反饋-改進”閉環管理機制,滾動推出治理增效、服務提質、企業滿意的應用場景。設立重點企業人社服務專員,持續開展人社局(處)長走流程、企業服務月、“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動”等活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人社服務。以更高標准推動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統籌促進企業發展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爭議源頭治理,引導企業規範用工和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健全勞動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協商協調、爭議處理、行政指導、監察執法、風險防控機制,推動構建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完善適應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的勞動權益保障制度,規範平台企業用工,不斷增強勞動力市場包容性。

往期推薦

● 翟瑛珺: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助力北疆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 劉立志: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在服務發展和保障民生中彰顯人社擔當

● 胡斌:打造“青海e就業”特色品牌,持續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

● 吳偉斌:高水平建設省域技能型社會,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 常建忠:增進民生福祉提升服務質效,開創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劉豔紅:在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中展現湖北作爲

● 王炜:全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爲確保就業局勢穩定作出貢獻

● 周麗甯:爲甘肅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王斌: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

● 楊佳瑛: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支撐

● 海南:聚焦人社重點工作 切實改善和保障民生

● 張濤:健全高質量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全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 李永軍: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 賦能新質生産力

● 陳志江:以高質量民生供給推動發展凝聚人心

● 杜敏琪:就業優先、技能爲本,持續彙聚高質量人力資源支撐

● 劉學俊:紮實做好2024年人社工作,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助力添彩

● 蔡钊利:聚合人社政策服務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陝西新篇

● 戴紫童: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以人社擔當助力大連全面振興

● 王道明 :穩就業、聚人才、強保障,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彰顯人社擔當

● 葉苗:創新實幹奮進,奮力譜寫甯波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編輯丨邱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