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女友結婚時,懇請我以伴郎身份出席,我爽快答應了

我是木子李 2024-05-17 11:11:19

讀者來信如是說:

我和小慧(化名)是初中同班同學兼同桌。初二後半學期,我倆均帶著對愛情的渴望以及懵懂,成爲了男女朋友關系。只是初中畢業之後,我們上了不同的高中,至此,這段關系瓦解。因爲彼此在分手的時候並沒有留下太多傷害。所以,彼此在考上大學之後,就成爲了無話不說的“哥們”。

大學畢業之後,我們均回到了成長的城市找工作,不同的是:我依然單身,小慧則帶著她大學期間的男友來到了我們生活的城市。又過一年,換來了小慧和她大學期間的男友結婚的結果,關鍵是,他倆結婚的時候,我還是伴郎。

記得在距離小慧結婚還有大約一個月的時候,小慧給我打來了電話:還有一個多月,我就要結婚了。我:到時候,不但份子錢會到,人也會到。小慧: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我:咱倆之間沒必要拐彎抹角。小慧:我丈夫在本地認識的人不多,在我倆結婚當天,你能不能以伴郎身份出席?我:必須可以。

“初戀女友結婚,新郎不是我,我只有做伴郎的份”,是不是聽上去有些狗血?但在履行這件事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尴尬,且打心眼裏希望小慧在未來生活中能夠幸福。

簡單說一下我這些年的感情經曆:高中期間,沒有觸碰過愛情,因爲學業有點繁重;大學期間,談了一個女友,怎奈大學畢業那會,她不願意來我成長的城市發展事業,導致大學愛情畢業死;我目前依然單身。關于未來規劃:我更加看重門當戶對的姻緣,我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木子李情感淺析:

上學期間的友情和愛情,在追憶往事的時候,往往沉澱給我們的都是美好回憶。只是人們因爲讀了不同的大學,且在優選工作的時候,存在不同的機遇,導致曾經的同班同學,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且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之後,使得同學之間逐漸拉開距離。期間,人們頻繁聯系的人,通常是上學期間關系比較鐵的那幾個,而其他同學,倘若不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將會在時間的蹉跎中成爲此生很少聯系的存在。只是偶爾在老家見面了,依然會呈現出格外親切的狀態,源于人們存有想去抓住青春尾巴的情結。

家鄉對于大多數讀過大學的人而言,會成爲很少回去的遠方,但每每回到老家時,必然會聯系那些紮根老家的初高中同學。時間久了,這些人就成爲了自己在家鄉較爲重要的挂念。事實上,人們對家鄉的想念,不僅僅因爲有這些同學的存在,還因爲自己非常想念早已經刻在骨子裏的老家的飲食習慣以及風土人情,在不敢對家鄉的思念削減的情況下,那些紮根家鄉的初高中同學,就成了自己和家鄉連接的關鍵人物。或許,人這一生,戶口簿上的地址可以發生變化,但在別人問及你是哪裏人的時候,你依然會習慣性地來一句:老家XX。

我相信很多人在上初中以及高中的時候,都曾品嘗過與愛情有關的滋味,只是那時候的人們對未來生活並沒有較爲穩定的規劃,導致這個時期的愛情大多會因爲上了不同的大學以及走向社會後選擇了在不同城市工作,導致愛情敗給了距離。期間,哪怕在分手的時候鬧了一些不愉快,也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讓這段關系以美好的記憶沉澱下來,從而剔除了一些不美好的因子。爲此,人們在審視這段較爲青澀的感情經曆時,通常不會有恨的元素,而是會打心眼裏希望對方能夠收獲幸福。也正因爲初高中時期的戀情轉換成結婚結果的概率比較低,以至于初高中時期的戀人最終結婚了,會成爲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青春期的愛情或許功利的成分比較少,且人們最終牽手走進圍城的愛情會充斥著金錢的味道,以至于人們在追憶往事時,會特別想念那些與單純有關的青春時光。然而,人們又不得不面臨一個殘酷真實:在社會大染缸中浸泡時間久了,婚戀觀、爲人處世的態度必然會發生變化。有時候,人們會討厭較爲圓滑的自己,但又不得不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處世之道來經營自己的余生。期間,只有在初高中同學面前,還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真性情,是因爲我們渴望單純,渴望美好,如此情結只有初高中同學能給予成全。

你和小慧是初中同班同學兼同桌,你們之間的感情是日久生情的産物。雖然這段經曆較爲短暫,但卻美好。只是你們初中畢業之後,上了不同的高中,導致你們在學業壓力較重的情況下,減少了聯系,使得你們的感情變淡。上大學之後,你們會用平常心看待你們之間的過往,使得你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哥們。也相信,這輩子,你們對于彼此而言,都是較爲特殊的存在。只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們也會達成這樣的共識:想讓彼此重續舊緣,將對方作爲結婚對象考量,差點意思。以至于你們只能在友情賽道上祝福彼此。

對于很多人而言,那些小學、初中、高中時期關系很好的同學,在走向社會之後已經斷了聯系。其中最主要因素:彼此之間會因爲社會地位不同,導致彼此之間很難在未來生活中存有交際。即便如此,彼此倘若在某個特定場合見面了,依然會較爲熱情的寒暄上幾句。有些人,或許會成爲我們人生長河中較爲短暫的過客,但與這些人相關的經曆,將會成爲我們追憶往事時不敢忘卻的紀念。所以,有些緣分最終雖然以不再聯系收場,甚至會在某些時候成爲遺憾,但這才是人生常態。爲此,有關往事,平常心對待即可。

編後語: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只是青春期的人們很少這麽認爲,因爲青春期絕大多數人腦海裏充斥的是要盡快擺脫父母的管制以及校園的束縛。真正走向社會後,人們才能覺悟到,原來校園才是人生中最後的天堂。然而,人們總要學著長大,學著斷奶,然後去面臨與生活有關的喜怒哀樂。

青春期的所有經曆都是自己在未來生活中較爲重要的精神食糧,源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較爲柔軟的地方被自己視爲生命長河中較爲純粹的淨土。雖然青春期較爲短暫,但也足夠絢麗多彩。爲此,想以青春的名義,提醒那些正處于青春期的人們:請好好珍惜眼下時光,至少在這個較爲特殊的時光裏,盡量少給自己留下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0 阅读:30

我是木子李

簡介:專注情感研究十余年,曾出版書籍《給愛一把長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