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熱土守護19載,他成爲了名符其實的“老南沙”

中國軍網 2024-05-20 21:40:14

愛在南沙

■吳強 楊捷

入夜,南沙島礁,海風輕撫。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幾尺高的水花。一輪圓月挂在天邊,皎潔的月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真美啊!”海軍南沙某守備部隊三級軍士長孫龍飛眺望著遠方,輕聲贊歎著。時節更替,歲月流轉,他已經在腳下這片熱土上守護了19載,成爲名符其實的“老南沙”。

孫龍飛,海軍南沙某守備部隊三級軍士長,榮立三等功3次。黃春茂 攝

再過一會兒,孫龍飛就要上哨了。和往常一樣,趁著熄燈前的這段時間,孫龍飛習慣性地走進隆隆作響的發電機房,認真巡檢了一番,才放心地向哨位走去。

穿過訓練場,在一排排路燈的照射下,一幢幢現代化營房出現在孫龍飛的視野裏。營房不遠處,一座綜合型醫院還亮著燈。營房的西側,一輛輛重型平板車拉著冷鏈集裝箱,正往冷庫運送新鮮綠色食品。再遠處,5G基站高高地聳立,保障官兵和遠方的親人視頻連線……看著眼前的場景,孫龍飛不禁感慨萬千:“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守礁生活早已成爲過往。

孫龍飛清晰地記得剛上島礁時的場景。那是2005年3月的一天。補給小艇在洶湧的海浪中顛簸搖晃,好不容易靠上碼頭,孫龍飛第一次踏上南沙島礁。他環視著不過幾百平方米的礁堡和四周一望無際的大海,心涼了半截。

就著一盆淨化過的雨水簡單地洗完澡,孫龍飛在礁上轉了一圈,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地方。礁上有一塊不過20平方米的菜地,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每種蔬菜的旁邊都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菜苗的來源地和種菜人的姓名。班長告訴他:“別小看這塊菜地,老兵們從全國各地帶來菜苗,試驗了無數次才種活了這些菜,平常大家都舍不得吃。”在學習室,孫龍飛從牆上的展板看到了過往守礁生活的點滴。他還發現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裏面寫著“吃遍南沙千般苦,人民幸福我榮光”“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島礁共存亡”等铮铮誓言,都是“老南沙”們在萬頃波濤包圍下的小礁盤上戰風鬥浪、樂守天涯的真實寫照。

“今朝立業南沙,千秋有功國家。”在上礁當天的宣誓儀式上,指導員的一句話,點燃了孫龍飛心底的鬥志。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當一名優秀的南沙衛士!

守礁的日子短暫又漫長。幾年時間匆匆過去,無論是在狂風暴雨中加固室外天線,還是在齊腰深的淤泥中清理水池,戰友們總是齊心協力、不分彼此,高標准完成各項任務。孫龍飛也逐漸明白了“今朝立業南沙,千秋有功國家”這句話的含義。這絕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茬茬官兵紮根南沙、守衛南沙、建功南沙的堅定信念。

伴隨著對南沙精神的深刻感悟,孫龍飛也從一名新兵,成長爲一名過硬的南沙衛士。

幾年後,部隊列裝某新型發電機組。在無經驗、無教材、無範本的情況下,爲了盡快讓發電機組發揮作戰效能,孫龍飛主動請纓,帶領幾名骨幹琢磨裝備實操和維修技能。不久後,孫龍飛和他的團隊獨立完成發電機組正常供電,並將該型發電機組操作和維修技能彙編成冊,極大地縮短了該型裝備人才的培養周期,獲得上級表揚。

守礁近20年,孫龍飛不僅專業技能過硬,也是連隊響當當的班長。這些年,他帶的兵60余人走上骨幹崗位,近百人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取得名次,他也因此先後5次被上級評爲“十佳守礁衛士”。

在前不久該部組織的強軍故事分享會上,孫龍飛深情講述了自己守礁的心路曆程,贏得戰友們熱烈的掌聲。故事會後,孫龍飛帶領新兵們參觀老礁堡,重溫南沙曆史。

那一刻,從新兵們身上,孫龍飛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一樣的年輕,一樣的執著,一樣的堅定!這份堅定,來自于“老南沙”們日複一日的堅守,更來自于南沙精神的代代相傳。

“熄燈!”隨著一聲哨響,周圍霎時陷入黑暗,島礁也在漫漫黑夜中沉沉睡去。孫龍飛靜靜地伫立在哨位上,凝望著眼前的大海,堅毅的眼神中透露出無限的溫柔。他知道,自己帶出的戰士也和他一樣,愛在這裏,心也在這裏!

(本文刊于2024年5月14日《解放軍報》“長征副刊”版,內容略有刪減;封圖來源:解放軍報)

編輯:蘇培

來源:解放軍報微信

0 阅读:9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