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電視劇騙了!50張老照片告訴你,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多麽不容易

陶陶讀曆史 2024-03-28 18:16:13
前言

充斥著戰亂、饑荒、洪災等多災多難的舊中國,那個艱難生活的萬惡的舊社會,在如今蓬勃發展的新中國當中,我們已經看不到一點關于“舊中國”的痕迹!

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新中國擺脫那個艱難生活、痛苦不堪的時代,達到現如今的人人享受富足生活、安居樂業奔小康僅僅過去了不到百年!

于是習慣了吃飽喝足的很多人就忘記了舊社會的殘酷,看著電視劇中光鮮亮麗的“舊社會”,逐漸忘記了那個痛苦不堪的年代。

忘記了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多麽不容易,忘記了我們的祖輩在那個時代拼了命的活下去,忘記了先輩爲後輩的努力和犧牲,認爲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今天我們找到了50張老照片,揭露了中國發展曆程中的真實景象,別再被電視劇騙了,讓我們跟隨老照片來看看中國發展到今天多麽不容易!

集體大豐收,計算工分的時代人人都勤勞團結!喜悅無比!作爲農民有什麽比豐收年更快樂的呢?

女子騎著一頭枯瘦的驢趕路,雖然驢很瘦,但是當年有驢的家庭那絕對是一個人人都羨慕的“富足”家庭,一頭驢能幹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瘦骨嶙峋的男孩,但是肚子卻很大很大,正是因爲農民都是靠天吃飯,一旦遇到荒年,顆粒無收的時候,就只能吃其他東西果腹,比如觀音土、樹皮等,因爲這些幾乎無法以消化所以很多人會漲肚而亡。

兒行千裏母擔憂,一位戰士臨走前目前前來相送,其他的戰士們紛紛回頭望向這位年邁的母親,他們又何嘗不想自己的媽媽呢?可是戰爭年代爲了保衛祖國和人民他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小孩們兒和如山的父親一同推堆滿了木材的車,當年小孩們早早的就陪同家裏的長輩去外面幹活去了,爲的就是多一個“勞力”,爲家庭分擔壓力活下去。

餓殍遍地的逃荒年,一對母子正在剛剛過世的孩子父親前哭訴,頂梁柱倒了,那個時候是真的天塌了,在那個需要力氣的年代,這對母子的命運一定會越發坎坷。

馬車、驢車,在當年是較爲常見的“車輛”,馬車是富人家的,驢車是窮人家的,但是當年的路大家走的基本都是一樣的,泥濘和顛簸是常態。

穿的光鮮亮麗的當地主的女人和身邊灰頭土臉破衣爛衫的“乞丐”們,不過地主婆今天好像並沒有打算施舍給乞丐點兒什麽,是因爲人太多了?

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八路軍戰士每一個人都快樂的笑著,他們樂觀、積極,堅定的保衛國家和人民,在戰火中披荊斬棘從不退縮,是他們用犧牲換去了今天的和平!

饑荒年,正在弄樹皮吃的農民,活下是奢望!

一臉疲憊擔著擔子的老人,一個擔子是孩子,另一個擔子是生活,他都放不下,也不能放下!

在地上被要求練習雜耍的小孩,雙腿被掰的超過了頭頂,表情十分痛苦,而周圍圍滿了觀看表演的觀衆,不過大部分人被相機所吸引。

喜歡四處玩耍的小孩,正在無憂無慮的玩耍,因爲天性活潑無拘無束,所以衣服多半都是“破衣爛衫”,當然也不會有人關心這個問題,畢竟大家都一樣,只是回家免不了被媽媽罵!

掰碎了的觀音土,爛野菜和一個雙目無神形同枯槁的小男孩,災年只能吃這些了。

大街上無人問津的小乞丐,小小年紀上街要飯,實在是可憐,災年乞丐多,食物少,幾乎沒有人願意接濟這樣的“窮人”。

背著木刀向同伴們敬禮的小孩,戰爭時期的“兒童團”,他們小小年紀就要在部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放哨,站崗,傳遞情報。

夜晚賣馄饨的小商販,抽著煙等著顧客的到來,舊社會這在溫州地區是十分常見的,不過現在幾乎沒有了。

街頭賣粉面的人,小攤上擺滿了各種用具。

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人群,船夫在趕大集的時候十分的掙錢。

刺繡一直以來被認爲是女子的活,可是舊社會爲了活命,男子也可以學上這一門手藝,等到了一定年紀就去富貴人家“倒插門”。

“裁縫”,當年十分的吃香的一個職業,最早的那一批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而大部分裁縫也都是男生。

各種店鋪前停著的黃包車,現如今已經變成了時代的眼淚了,在大家心中黃包車也成了“駱駝祥子”。

那時候人口不算太多,大家都是起平房來生活,山清水秀按理來說十分安逸,只可惜生不逢時!

天津衛賽龍舟,在水下保證群衆安全的人。

一輛汽車停上街頭,很多好奇的人查看這個神奇的“大玩意”。

染布坊正在進行各種顔色布料的染色分配工作,可以看到布匹十分的多,那個時候還是很賺錢的。

舊社會擡著主家跋山涉水的奴仆,絲毫沒有尊嚴和地位,如果按時到不了地點,還要被一頓責罵,所以遇見河流也只能走過去!

晚晴的一場集市,人們紛紛跳起來自己的瓜果蔬菜,前往進行售賣來養家糊口。

一個男子推著獨輪車上的主家,慢悠悠的往家趕,可見當時的奴仆是多麽的沒有尊嚴,就這樣推一路,還要感謝“主家”給他工作的機會!

慢慢好起來了,供銷社時期總算是有了一點幸福的模樣,當時的供銷社也真是什麽都有簡直“無所不能”但是規矩也是很嚴厲的!

豐收,面對鏡頭一臉笑意的小女孩,陪著家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

賣冰棍的小販推著寫著“冰棍”的箱子在二八自行車上,停下來給兩個小孩拿冰棍兒。

清末罕見的大集照片,盡管人來人往,可是卻盡顯衰敗,就像當時的清末。

在街邊讀小書的老一輩人,這在當年沒有多少娛樂活動的日子裏,也算是幸福的一天!

越來越好的新中國,處處張貼了毛主席思想的標語,中國正式走向了楊康大道!

小車上載滿貨物,壘的高高的,擔心貨物掉下去,還坐了人上去,一個小車除了貨物做了6、7個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爲當時的小車是按照趟來的,爲了省錢就有了這樣的場景。

人擠人在上海中央銀行門口等待兌換黃金的場面,那一年是上海黃金潮的“風”。

等待撤退的國軍,當時他們全面失敗背上行囊從此就要遠離家人了。

清末破衣爛衫的小孩和女人在一處破爛的房子面前,盡顯破敗!

一群小女孩們在爲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紅旗渠,填縫作業,她們十分的積極向上有力量,因爲一切越來越好了!

北京城當年的門面,人來人往,是絕對的最爲繁華的景段,但是因爲戰爭和貧窮一切還是沒有繁華景象。

擔著兒子去乞討,他的兩個籃子,可能就是他的一切!

背著母親去乞討,這樣一來或許他還是能夠獲得施舍的,可是那個時候大家都很艱難,又有幾個願意給他施舍?

綠皮火車旁邊的各種賣食物小商販,有大餅,還有粥,這對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已經是美食了,而那個年代做得起綠皮火車的人,也大多都是富貴人家。

三峽地區的民國,那個時代的三峽成爲了貿易通商的繁華之地,街上賣豬肉的地方挂著琳琅滿目的各種部位的肉。

結語

那個艱難的時期現在已經過來了,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可是有很多人忘記了那個艱難的時代,認爲一切安穩都是理所應當的。

特別是一些電視劇演出的畫面直接就是一個脫離現實,讓人們忘記了發展到今天這樣偉大的局面有多麽的不容易,誤導人們享樂。

我們都應該銘記是因爲有了先輩們的流血犧牲,艱苦奮鬥才有了如今我們的美好生活!做人不能忘本!

12 阅读:4616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5:22

    所以才有民以食爲天這句話。以前的人們都是在溫飽線上掙紮。

  • 2024-03-29 06:55

    時代進步了,往事不堪回首。

  • 2024-04-04 08:27

    不容易的是老百姓

  • 2024-04-20 23:33

    小人書,童年最大的樂趣之一。百年戰亂,從血火中爬起來的中國,能發展到現在這地步確實經曆了太多艱辛。

  • 2024-03-29 16:54

    應該拍個紀實文學片廣泛觀看觀看

    ☆逸劍☆ 回覆:
    上了大學你就知道,各年代的紀實文學光書名就比新華字典還厚!怎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