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確認遇難!初步原因查明

中國婦女報 2024-05-22 14:50:41

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過程中出現失溫,經救援送醫後不幸離世。

5月21日,記者從武功山景區了解到,當事女子並非從景區內道路上山,而是走的“反穿”線路,景區提醒,“反穿”武功山需做好充足准備。

景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離世的女子1997年出生。5月19日上午,她跟另一朋友兩人一起走“反穿”線路(非常規未開發的另一條線路)上山,未走景區線路。

登山線路圖(網絡截圖)

19日夜間到20日淩晨,女子出現失溫情況後,尋求救援,此後有救援隊和醫生上山施救,“救援隊抵達時,人的情況已經很差了。”該工作人員稱,在多人將女子擡下山送醫後,醫治無效去世。

事發現場(網絡截圖)

這位工作人員稱,武功山“反穿”的線路一般在30公裏左右,難度相對較大,需要具有一定的戶外經驗,並做好充分准備。目前,景區內並未禁止戶外徒步穿越。相關線路都是戶外愛好者自行選擇,有些人喜歡更原始、野性一點的風景。不過即使在景區之外,其他線路的各個徒步登山口也都設置了明確的標志標牌。

據景區工作人員了解,出現此次意外,可能是由于女子本身的戶外經驗不足,遇到多變天氣、低溫造成。景區方還表示,一旦遇到極端天氣或者是深夜,都會有值守人員值守,禁止遊客上山。目前,景區正在積極地處理善後工作。 一名徒步愛好者告訴記者,自己19日下午完成反穿下山。“我們上山的時候天氣很好,過了一晚,19日開始狂風暴雨。有時候會突然一陣強風刮過來,我背著背包快160斤了都站不穩。”該徒步愛好者稱,下山後自己在徒步群裏看到了女子失溫的消息。

21日下午,記者從萬龍山派出所獲悉,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初步了解是失溫導致。

景區回應:“穿吊帶”登山系謠言

社交平台上有網友在討論此事,網傳的截圖中有網友稱女孩是穿著吊帶去拍照。

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解釋,遇難女孩並非網傳消息所說的穿著吊帶爬山。“她穿了相應的衣物,應對這種天氣也是足夠的。女孩是一個戶外愛好者,從戶外反穿路線進行徒步登山,在山上遭遇了小範圍的比較冷的天氣,又是在晚上,她沒有豐富的戶外登山經驗,沒有做好保溫保暖措施,造成了意外。” 另外,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相關負責人負責人也否認了遇難女子參加“小白團”“隊友抛下她跑了”的說法。 網友:敬畏自然,量力而行 據“健康中國”公衆號介紹,失溫症又稱低體溫症,描述當人體核心溫度低于35.0℃時的現象(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 失溫症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爲輕、中、重三期。其中第二期中度失溫時,體溫降至28℃~32℃,肌肉不協調更明顯,人的行動更遲緩、困難,伴有步伐不穩、方向感混亂,還會出現反常脫衣現象,這是身體自身調節機制失衡,原來始終收縮的周圍血管擴張,導致短暫“熱起來”的錯覺。

不少有經驗的網友也表示

戶外活動

一定要敬畏自然、量力而行

做好攻略

登山時迷路、失溫怎麽辦?

記住這幾條關鍵時刻能保命

近些年,戶外運動熱持續升溫,但不少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而盲目行動。中國登山協會戶外教培平台提示,徒步登山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戶外愛好者應盡量結伴同行。此外,愛好者在出發前應多了解一些關于迷路、失溫等突發情況的預防和應對措施,關鍵時候可以保命。

提示

徒步登山等活動切忌獨行

在所有關于徒步登山的相關注意事項中,禁止獨自出行基本都排在第一條。

此次在攀爬秦嶺過程中意外身亡的年輕人,便是獨自一人。5月9日,他的遺體在冰晶頂附近被救援人員找到。冰晶頂海拔3015米,是秦嶺第四高峰,被譽爲“秦嶺明珠”,近些年已成爲驢友(注:泛指愛好旅遊,經常一起結伴出遊的人)的網紅打卡地。冰晶頂因其高海拔、低氣溫、山頂布滿巨石等,給攀爬者帶來很大挑戰。

去年10月21日,西安市鄠邑區委辦公室、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秦嶺鄠邑段重點區域封控管控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表示將加強冰晶頂核心保護區和圭峰山、將軍山等網紅打卡地的執法監管與封控管控,有效引導、勸阻勸返非法穿越遊客,依法依規、從嚴懲處提供非法穿越服務的個人及團體,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財産安全,切實維護秦嶺區域甯靜、和諧美麗。

爲服務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有效防範戶外安全事故發生,中國登山協會近些年也推出了戶外教培平台(以下簡稱平台),並在全國推行戶外安全教育計劃,圍繞“科學、文明、安全、環保”四大理念開展宣傳普及工作,受衆累計超過千萬人次。平台提示,徒步、登山作爲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有著一定的不可測性,風險較高,登山過程中嚴禁獨自出行。一個人在山上遇到危險時,無法及時得到幫助可能會導致事態惡化。同時,爬山對身體耐力要求較高,一個人長時間爬山,很可能會因爲體力不支而遇到危險。

更重要的是,在陌生的山區因爲缺乏導航和方向感很容易迷路。單獨爬山時,沒有同伴交流和討論路線,容易迷失方向。在沒有同伴可以分擔的情況下,人在陌生環境中容易心生恐懼。一旦遇到危險,很難被及時救助,也增加了救援難度。

平台倡議,戶外愛好者徒步、登山時,盡量結伴而行,統一行動。同時,出行前應准備好各種相應物資,以便遭遇險境時自救。即便是有足夠經驗的資深戶外愛好者、探險家,在獨自出行時也要帶好足夠的物資,諸如備用衣物、哨子、指北針、急救包、手電、便攜刀具、繩索等。

自救

野外迷路時牢記“STOP”原則

冰晶頂位于西安市鄠邑區南部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最高處,東接跑馬梁,西鄰澇峪,南抵營盤溝,北挨太平峪,四周群山連綿,人迹罕至。此前,發生過多起登山者在冰晶頂迷路的情況。

平台介紹,在戶外陌生環境裏很容易迷路,尤其是在灌木叢生的樹林、峽谷中的分岔溝口、遍布大石塊的地方等,容易看不清足迹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此外,在雨中、霧中或者傍晚時分,也容易因視野不好而迷路。

戶外愛好者要避免迷路,需在出發前就做好准備,及時查看當地天氣預報,並做最壞的打算。提前了解和搜集所到地區的地理信息,選擇易辨認的地標,如山脈、河流、溪谷等。同時,學會使用手機導航,以及導航三大法寶(指北針、地形圖和GPS)。攀登過程中,要沿成熟的路線行走,避免自行開路或擅自改變行動計劃,判斷不准方向時,切不可盲目前行。

如果做了最大努力,仍在野外迷路了,就要及時停止前進,盡快冷靜下來,切勿貿然行進。這種情況下,國內外普遍使用的“STOP”原則,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S”爲Stay(留在原地),這是保持冷靜的首要步驟。就近停下來把背包卸掉,節省體力,不要做無謂的消耗。

“T”爲Think(思考),自問一些關鍵問題,有助于分析目前所處的狀況,比如“我剛才經過了哪些關鍵地點?”“距離天黑還有多長時間?”

“O”爲Observe(觀察),仔細觀察四周,盡量找到一些標志物,如溪流、岩石、洞穴、公路,分辨四周聲音,如流水聲、車聲,這些聲音可以幫你找到安全區域。

“P”爲Plan(計劃),如果確定天黑之前走不出去,提早尋找好露營地點非常重要。天黑之前,需要找到生火的木材等。

防寒

做好預防措施,失溫可以避免

冰晶頂海拔高,年平均氣溫爲7℃到10℃。山頂陰面位置,5月份仍可見積雪。春夏之交,冰晶頂時有降雨,在巨石堆中行走更容易受傷。這種情況下,戶外愛好者一旦沒有做足准備,很容易出現失溫情況。

愛好者在徒步、登山過程中,一旦因爲淋雨出現渾身無力、打哆嗦、四肢發麻等情況,這多是失溫前兆,要引起足夠警惕。失溫是一種身體産熱和保暖能力長時間小于散熱能力,從而導致體溫越來越低的現象,主要是由環境低溫、潮濕引起。

失溫一般分爲四個階段。

輕度失溫時,身體會感到寒冷,渾身不停顫抖,但仍處于可控範圍,手腳會感到僵硬和麻木。

一旦出現乏力嗜睡,反應力下降,走路磕磕絆絆,說話開始吐詞不清,雙手無法完成一些最基本動作時,便到了中度失溫階段。

當人的意識開始模糊,對冷的感知變得遲鈍,或者感覺不到太冷時,便進入重度失溫階段。這個階段,人體已逐漸喪失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身體從劇烈顫抖發展爲間歇性顫抖,間歇時間越來越長直至最後不再顫抖。

最後便是死亡階段,這時候全身肌肉僵硬蜷曲,脈搏和呼吸微弱,逐漸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失溫導致的死亡率很高。

徒步、登山目的地多爲高海拔地區,氣溫要低于平地,理論上,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便會降低6℃。戶外愛好者出發前,需提前了解當地天氣情況,如遇惡劣天氣要果斷取消行程。同時,要記得多帶幾件衣服,保持身體幹燥,若被汗水、雨水打濕,及時更換衣物。關鍵時候,帽子、雨衣、手套、圍脖、防風衣、厚襪子、保溫毯等都是能救命的。

此外,高海拔地區往往風大,流動的空氣在高海拔地區會不斷把熱量從人體體表移走,這種“風冷效應”使體感溫度在有風時會更低,一旦有失溫前兆應盡量做好防風措施。同時,要防止脫水、避免過度疲勞,補充食物和熱飲能有效預防失溫。總之,失溫在戶外活動中雖然是致命的,但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2024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極目新聞、紅星新聞、健康中國、新京報、中國青年報 責編/田園黃蝶、蔡冷玥 審簽/一帆 監制/志飛
2 阅读:459
评论列表
  • 2024-05-22 20:41

    小仙女無知無畏,敢與天叫板![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