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最大的“悲劇”:40歲之後,遇到了這5個困境

舒山有鹿 2024-05-20 10:14:42

常言道:“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月亮過了十五,光明會逐漸減少。人到了中年期,生活就會變得困窘起來。人生的難度,將隨著年歲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中年人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在40歲之後,遇到了以下五個困境。

困境一:中年失業,找不到下家。

衆所周知,這是一個全民內卷的年代。不僅年輕人需要內卷,就連中年人、老年人,也需要內卷。中年人的內卷,會更嚴重。

年輕人還好,憑借年輕的優勢,還能找到工作。而中年人不一樣,只要被辭退了,要想找到好的下家,就比較困難了。

職場有一個潛規則——35歲裁員。單位招聘,都要30歲以下的,而單位裁員,都淘汰35歲以上的。這就導致,中年人的處境很尴尬。

在最需要錢的時期,竟然最賺不到錢,只能打零工,或者送快遞、送外賣、開網約車。只要資産積累不夠,就沒有其他的選擇。

中年失業,真的沒辦法解決嗎?對于個人而言,就三條出路。其一,40歲之前,財富自由;其二,自己創業,選擇單幹;第三,年輕的時候就進入到編制內。

困境二:沒有存款,抗風險能力不足。

錢財未必可以解決100%的問題,但一定可以解決99%的問題。有錢不一定可以順遂心意,但沒錢絕對會寸步難行。

打工賺了6000塊,這只是賬面上的收入。扣除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的花費,最後能“存”下多少錢,才真正屬于自己。

存款,對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一張保命符,肯定是越多越好,而不能沒有。一旦缺乏存款,倘若家裏人一出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工薪一族的中年人,有存款嗎?大部分都沒有。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夫妻倆要生活,哪還有什麽余錢呢?他們不月光就不錯了。

如果有能力,盡量給自己和家庭,存一筆錢。別人如何透支,那是別人的事兒。自己如何存錢,才是自己的選擇。

困境三:健康危機,身體毛病頻繁。

在內卷的環境當中,其實有一對矛盾:你越是努力幹活,所賺的工資越是原地踏步,或者逐漸降低,而身體的毛病越多。

內卷的本質就是,以前3個人的活,如今讓1個人來幹,工資卻沒啥變化。可由于求職的人太多,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導致工資會原地踏步,或者逐漸降低。

只要你當過小老板就會知道,如果沒有員工入職,那就只能提高基本工資。可如果有大量的員工入職,根本不愁沒員工,那就能降低工資水平,獲得低人工成本的優勢。

如今,找不到下家的中年人太多了。只要他們入職到某個崗位,就會拼命幹活。而工資,萬年不變。這就注定,他們拼命加班賺來的錢,還不夠給醫藥費。

越是在內卷的年代,中年人越是不能透支身體。只要不透支身體,就能省下一大筆的錢財。有健康,才會有好未來。

困境四:家庭矛盾,關系不再和諧。

中年危機,不僅是金錢物質的危機,還是情感關系的危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年時期的家庭矛盾。

首先,是中年夫妻的婚姻矛盾。相處多年,夫妻雙方都會感覺到膩,你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你不順眼,吵架的頻次會越來越多。

其次,是老人跟中年人的矛盾。老人需要養老,中年人需要養家,既沒有多余的錢財,也沒有相同的利益,雙方就會互相抱怨。

第三,是親子之間的矛盾。孩子逐漸長大,有了他們的想法和主見,就會跟人到中年的父母産生一定的“隔閡”。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原以爲外邊賺不到錢就算了,沒想到家庭內部也矛盾重重,讓無數中年人都煩惱不堪。

困境五:一眼看到頭,心態變得麻木。

中年人這個群體,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有錢有勢的中年人,還想爬到更高的位置,對于權勢有著強烈的欲望。

另外一個極端是,沒錢沒勢,處于工薪階層的中年人,在一眼看到頭的人生當中,已經活得麻木了。

普通人的人生,爲什麽會一眼看到頭呢?因爲普通人的人生是固定的:讀書——工作——貸款買房——結婚生子——失業——打零工——養老。

如果不去改變,那我們就會按照這種標准化的軌迹活著,隨著時間走向生命的盡頭。要想改變人生的活法,需要當事人有著極大的悟性和勇氣。

人到中年,如果不想活得麻木,那我勸你,最好換一種活法。而什麽樣的活法適合自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251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