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最不明智的抉擇,偷襲荊州除掉關羽,導致東吳未來被葬送

老張聊史 2024-03-24 11:54:44

在漢中之戰時,曹操爲了策應自己方面的戰場下令讓曹仁進攻關羽,然後曹仁應該在荊州和關羽有交鋒,到後面應該節節敗退回樊城並造成了極大的軍馬損失,導致曹魏荊州方面守軍損失嚴重,樊城及襄陽將被關羽突破的局面。但至于細節過程根本就沒有記載,曹操下令後,中間這段史料缺失,因爲曹仁直接被莫名其妙圍在了樊城,甚至都沒有任何記載兩人的交戰,爲什麽守了那麽些年的曹魏荊州人馬都沒和關羽交手,就突然被告急樊城之圍。

因爲三國志記載的偏重還是曹魏,蜀不置史,曹魏不記,所以這段空缺。曆史記載就只到關羽圍了樊城,就直接改成關羽成了進攻方。但按照三國志說法推敲,應該是曹仁得到曹操命令進攻關羽,被關羽反推到樊城荊州軍馬損失嚴重,關羽圍曹仁于樊城,曹仁樊城告急。同樣關于蜀漢資料丟失的很多尤其是關張的戰績,在南郡爭奪戰中,張飛被劉備借給了周瑜當先鋒,關羽則率領少數軍馬絕北道阻攔曹魏北部援軍,成功阻擋了曹魏一年然後被李通突破,但這段也因爲蜀漢不置史而缺乏細節。

而作爲敗方的曹魏只記載李通突破的情況,吳方也只是記載關羽絕北道,曹魏一年沒法突破。但側面是南郡之戰後,周瑜對關張表現極高,甚至有了幽困劉備用關張的想法,可見關張在當時的作用可能極大。但蜀漢自己不記,曹魏和東吳也只是在對自己有利的方面提一嘴。所以關張戰績極度缺乏,就莫名其妙從一堆敗績中變成了敵人口裏畏懼的萬人敵。

關羽雖然威震華夏,但是樊城尚在曹仁手上。此刻曹仁堅守不出,只等徐晃援軍。這對關羽來說還是有壓力的。關羽之所以抽調荊州守軍,就是想早點兒解決樊城之戰。可惜關羽低估了孫吳奪取荊州的決心和智謀。說白了還是荊州兵力不夠,無法做到一面守城,一面攻城的實力。

魯肅給孫權提供了兩條路,一條是依靠廬江合肥形成戰略基地,攻壽春,沿江北上廣陵,再合兵一處北伐徐州,走項羽的反秦路。另外一條就是和諸葛亮一樣的奪荊州西入蜀地,走劉邦的北出隴右關中,集齊關中馬匹資源,再南下宛洛,彙合荊州揚州,進可爭天下,退可保基業,畢竟拿到荊州再向西拿下三峽永安魚浦等地,就等于和北方劃江而治,這種情況就看誰熬死誰了。孫權剛在壽春打了敗仗,三五年內是無力北上壽春,甚至逍遙津之戰把廬州(進攻合肥的橋頭堡)都丟了,廬州大半個都是曹魏的,這種時候內需要大勝來挽回聲望,外則是北上打不了就向西,拿下荊州西向拿下永安三峽,依靠長江天險,坐看魏蜀之爭。

劉備和孫權是姻親關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又是東吳大臣。正常來說,戰爭失敗,關羽被抓,孫權拿回荊州,呂蒙駐守,孫權再拿關羽跟劉備談條件換取利益,是絕不至于殺關羽的,殺關羽百害無一利,可偏偏孫權就殺了。之所以後世對孫權背刺關羽評價這麽低,就是因爲他明明知道南北方差距巨大,還看不清局勢爲了蠅頭小利,而錯過扭轉強弱形勢的關鍵節點。

並不是關羽北伐就一定成功,但是作爲重要勢力之一,東吳的戰略意圖明顯是錯誤和低級的。東吳逆天改命的機會就兩次一次是關羽北伐,另外一次是淮南三叛,前者戰術贏了但是戰略輸了,後者戰略贏了但是戰術輸了,南北方實力差別也只是對個人能力不足的遮羞布,項羽韓信也都是南方人,照樣可以用有限的資源橫掃天下。

1 阅读:648
评论列表
  • 2024-03-24 20:26

    是呂蒙所爲,孫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