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ˑ卡列尼娜》:婚姻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悠悠讀書會 2024-04-12 16:52:25

《安娜ˑ卡列尼娜》寫了三種婚姻狀態,還有一種是托爾斯泰推崇的但也是可望不可即狀態,也就是靈魂伴侶。

01

陶麗和奧博朗斯基:消耗人的婚姻

34歲的奧博朗斯基和妻子陶麗結婚9年,陶麗生了7個孩子,活著的有5個,陶麗整天忙于孩子和家務。

而奧博朗斯基崇尚享樂主義,而且天生是樂天派,在外面的應酬場合他會如魚得水,常常能撐得起歡樂的場面,所以人人喜歡他。

羅蘭小姐是孩子們的家庭教師,看到羅蘭調皮的小眼睛和美麗的笑靥,就禁不住與她暧昧偷。

陶麗發現後痛苦萬分,要與他離婚。

可奧博朗斯基覺得自己還是愛妻子的,但是妻子已人老色衰,做好賢妻良母就行了,理應寬宏大量才對。

後經妹妹安娜調解,兩人重歸于好。

但奧博朗斯基根本不會打理家産,把陶麗從娘家帶來的田産也便宜出售,他的工資並不高,陶麗帶著孩子們,只能節儉過活。

以至于當她去看望安娜時,發現自己穿的衣服都不如安娜家裏的仆人穿得靓麗。

陶麗的經曆是許多女性在婚姻中付出與犧牲的真實寫照。

她的生活幾乎完全被家庭和孩子占據,她的付出和犧牲,往往被忽視,甚至被視爲理所當然。

她在婚姻中承擔了太多的責任,而奧博朗斯基卻似乎一直在逃避。這種不平衡,讓陶麗感到孤立無援。

面對幼小的孩子們,陶麗也陷入了深深的無奈。

伍爾夫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

當你努力承擔起母親和妻子責任的同時,也請爲自己留一個房間,在這裏整理身體和心情。

婚姻和家庭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有自己的幸福和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自我,也才能真正地享受家庭和婚姻帶來的幸福。

02

安娜和卡列甯:孤獨的婚姻

卡列甯成爲省長時剛剛40來歲,對于省長這個職位來說,40歲簡直太年輕了,這讓人對他的前途充滿了期待和幻想。

安娜的姑媽就是這樣想的。

當時,因爲卡列甯和這位貴婦都是虔誠的信徒,卡列甯經常到她家裏來,16歲的安娜那時恰好在姑媽家住。

姑媽便把安娜介紹給卡列甯,卡列甯自小父母雙亡,靠叔叔撫養長大,養成的性格孤僻而好強。

卡列甯的注意力都在工作上,他並沒有安娜當會事兒。可是這個姑媽借口卡列甯影響了姑娘的聲譽,逼著卡列甯娶了安娜。

婚後,卡列甯依然工作至上,每天的時刻表幾乎不變,按部就班工作吃飯睡覺。

安娜卻在家管理家務帶孩子,沒事兒的時候就一個人讀讀書,平靜而沉悶。

只有在卡列甯帶她出席各種上流社會的社交圈時,她才感到如魚得水,輕松愉快。

但這也只是短暫的快樂,回到家就又會陷入孤獨中。

直到遇到風流倜傥的伏倫斯基,安娜的熱情被點燃,她覺得她的生氣被婚姻壓抑了9年。

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卡列甯和安娜之間沒有愛情,卡列甯不是出于愛慕求婚,而是出于宗教信仰和道德責任,這就爲悲劇埋下了伏筆。

安娜與卡列甯的婚姻,雖然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卻充滿了孤獨和空虛。

這種缺乏愛情基礎的婚姻,讓安娜感到孤獨和壓抑,讓她感到厭倦。

沒有激情的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

03

列文與吉娣:交流和信任

列文早就心儀吉娣,但吉娣卻仰慕伏倫斯基。

伏倫斯基轉頭去愛安娜後,吉娣經過痛苦掙紮,發現了列文的很多優點,才明白自己其實是愛列文的。

他們結婚後,經常爲一些小事發生爭吵,但從不過夜,兩人都很善于溝通。

比如列文的哥哥病重,列文要去照顧,吉娣也要去,列文堅決反對她去。

列文認爲這種緊要關頭,吉娣還只想到自己一個人在家很寂寞,非得跟去添亂。

可吉娣說她是去幫忙,是列文把她想得太自私了。

經過溝通,他們達成了一致。

事實證明,吉娣在現場幫了很大的忙。

再比如,維斯洛夫斯基到他們家做客,當列文發現他對吉娣格外關照甚至有些輕浮時,頓時醋意大發,他把維斯洛夫斯基趕走了。

吉娣剛開始覺得結了婚自己連這點交往的自由都沒有了,很郁悶,後來經過兩人溝通,吉娣感到這是列文對自己的愛意,她甯願失去這種外界交往。

而當列文對安娜有好感時,他也能自我發覺,自動向吉娣坦白,並及時止住念頭。

在列文和吉娣的婚姻中,他們之間真正做到了無私、忠誠、坦誠和信任。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在愛情中,我們也需要不斷地審視自己和對方,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真正的愛情不僅僅是激情和浪漫,更是在平凡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寫在最後

即便是吉娣和列文這麽幸福的婚姻,他們也並不是靈魂伴侶。

列文一直掙紮著要弄明白“人爲什麽要有信仰?”但他從未將自己的精神探索告訴吉娣。

吉娣也保有自己的小秘密。

這種保留個人空間的做法,在很多健康的婚姻關系中都是常見的,它有助于保持個體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相愛的伴侶,也需要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同時,尊重彼此的個人空間和隱私,這種平衡是維持長期關系健康和穩定的關鍵。

END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