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告人》大結局:出賣高家嶺,李登元才是藏得最深的那個人!

煙花五月 2024-05-14 06:04:06

在《不可告人》中,高家嶺案是貫穿全劇的存在。

高家嶺是退伍軍人出身,在當地頗有名望,他既是供銷社的小老板,又是鄭英的線人。

二十多年前,高家嶺在雨夜被殺,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兒子高陽。二十多年後,隨著陳雪迎綁架案等一系列案件的發生,當年的案件重新有了眉目。

最終,在陳家棟與雷乃武的對決中,高陽看到了當年父親遇害的錄像。原來,高家嶺當年是被陳鏡明等三個人聯手殺害的。

在這段血腥的畫面中,雷乃武曾在高家嶺臨死之前說過這樣一句話,“因爲你向警察通風報信,我們損失一大批貨。你還沒明白呢,你被他們出賣了。”

雷乃武的這段話,明確了高家嶺遇害的原因——由于被警方內部人士出賣,他的線人身份暴露了。因此,他才爲自己招致了殺身之禍。

雷乃武的話斬釘截鐵、言之鑿鑿,因此高陽在看過錄像後一度對養父鄭英産生了懷疑。畢竟,父親高家嶺生前正是鄭英的線人。生父被出賣,養父的嫌疑一定是最大的。

不過,這種猜想經不起推敲、架不住分析。如果鄭英是向劉青、陳鏡明等人通風報信的人,那麽他從一開始就知道高家嶺的身份,自然不會等到他數次提供情報後才會讓劉青團夥動手。

最終,在大結局之前,警方終于抓到了高家嶺案的第三名凶手——老陸。對于高家嶺身份的暴露,老陸是這樣解釋的,“陳鏡明告訴我,他的幾個小兄弟,發現有個叫高家嶺的人,和警察走得很近,我把這個消息告訴老雷。老雷查到,高家嶺是個退伍軍人,在當地還很有威望,老雷決定拿高家嶺開刀,殺一儆百。”

老陸的這番解釋,看起來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只是邏輯上存在漏洞。

按照老陸的說法,高家嶺是陳鏡明挖出來的。這裏面存在幾個問題:首先,高家嶺線人的身份在警局內部都是保密,當年還是個小人物的陳鏡明如何能夠得到准確情報呢?

其次,即使是所謂陳鏡明提供的消息,只是說高家嶺與警察走得近、關系好,並沒有他出賣劉青團夥的證據。

劉青、雷乃武們並不會僅憑他的三言兩語、捕風捉影,就會對一個有威望、有人脈的退伍軍人下死手。

因此,警方在審訊過程中,曾反問老陸,既然是陳鏡明提供的線報,爲什麽雷乃武卻要說是,高家嶺被警察賣了?

對此,老陸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老雷想讓高家嶺臨死之前知道,給警察通風報信,沒有好果子吃。”

殺人還要誅心,乍一看,確實是高手。只是,老陸的這番解釋感覺有些牽強,很有一種爲了洗白而洗白的感覺。

事實上,在高家嶺錄像帶重見天日後,除了心情無法平複的高陽之外,還有一個人的表現也有些詭異,他就是高陽的隊長兼師父——李登元。

看到父親被殺的視頻,高陽情緒不穩、無法接受,鄭冬雨、李登元都覺察到了異樣。不過,高陽始終是個合格的警察,他願意相信組織和同事。經過一番心理煎熬和思想鬥爭之後,他還是將錄像發給了師父。

然而,李登元在看到視頻之後的表情卻並不自然。按照常理,看到了徒弟父親被殺的視頻,李登元自然會感到震驚、憤怒。然而,他的表情卻是若有所思、耐人尋味,我截圖如下,大家自行體會。

不僅如此,李登元的一系列操作也讓人心生疑窦。

李登元看完錄像之後,曾與徒弟高陽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高陽:看了嗎?

李登元:看了,我相信老鄭。

高陽:我只想相信我眼睛看到的。

本來,高陽的心情就很糟糕,左手是生父,右手是養父,中間還橫著一個姐姐+女友的鄭冬雨。作爲師父,李登元理應寬慰徒弟;作爲兄弟,李登元也不能诋毀鄭英。

高陽本來並沒有提到老鄭,李登元卻明裏暗裏、此地無銀,將禍水往老鄭的身上引。

李登元的奇怪之處還不止于此。管大用死後,李登元在詢問陳家棟時,言語之間滿是套路和暗示。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他與鄭冬雨的對話中。在錄像帶出現後,李登元套話鄭冬雨,趁機提出想看鄭英生前筆記的想法。鄭英有個習慣,總喜歡把辦案過程中的細枝末節全部記錄下來。因此,李登元的提議,很有可能是翻看當年的筆記,試圖消除一切的印記。

在鄭冬雨通過蛛絲馬迹找到當年的第三名凶手時,老陸一開始的策略是裝傻充愣。他一副無辜的表情,仿佛一切與自己無關。

最終讓老陸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登元。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還看嗎,老陸?你只有一次立功寬大的機會。”李登元的眼神掃過老陸,然後這個窮凶極惡、無惡不作的狠人就分分鍾坦白從寬了。

這一秒坦白的態度,不得不讓人對李登元生疑。依著雷乃武的說法,當年高家嶺被殺是因爲線人身份暴露;既然是警局內部的人出賣,李登元與鄭英,又是同事、又是兄弟,自然是最有可能獲知高家嶺身份的人。

更何況,李登元與陳鏡明也是兄弟,高家嶺的信息恰恰是陳鏡明向劉青集團報告的。

如此一來,一切就變得豁然開朗——鄭英將高家嶺發展成爲線人,李登元得知了高家嶺的身份,進而告知了陳鏡明。一心想加入犯罪集團的陳鏡明,轉手就把高家嶺的身份告知了劉青等人,作爲自己加入犯罪團夥的投名狀。

現在,我們再去看李登元的種種表現,簡直就是此地無銀、欲蓋彌彰。

在劇中,有一處細節最能佐證李登元是內鬼的嫌疑。在審訊老陸的最後,李登元問道,“你認識鄭英嗎?”

對于李隊長的訊問,老陸說了這樣一句台詞,“鄭英是誰啊?不知道,不認識,我不認識。”這段台詞後期明顯有過改動,老陸的口型與台詞完全不合。更加詭異的是,在李登元抛出這個問題後,老陸在回答時頻繁地眨眼睛。

微表情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頻繁的眨眼睛,從側面說明老陸說謊了。他說謊的出發點很簡單,因爲對面站的人是李登元。

如今,我們再回首看反派角色的名字,就會發現編劇的深意。在劇中,第一個浮出水面的反派BOSS叫劉青,第二個叫陳鏡明。

細心的觀衆一定會看出,關于反派角色的名字,編劇在這裏玩了一場文字遊戲,清、明、元——倒過來就是元、明、清。不偏不倚、好巧不巧,正好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三個朝代。

第一個是劉青,第二個是陳鏡明,第三個只能是李登元。

果然,冥冥之中,自有深意。



0 阅读:508

煙花五月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