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經典心理學-爛好人

木易心旅 2024-05-26 14:12:46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你無怨無悔的愛著那個人,我知道你根本沒那麽堅強”。

這首《心太軟》生動地描繪了一個人處于情感糾葛中的軟弱及過度遷就的心態。

在人際交往中,你可能經常遇到所謂的“爛好人”,或者你自己可能就是那種心腸過軟的人。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這種爛好人往往屬于討好型人格。這意味著他們很難對他人的請求說不,總是希望能夠被每個人喜愛、接納和歡迎。他們試圖通過滿足他人的需求來忽略自己的需求。

例如,在童年時期,爲了取悅父母,我們可能努力取得高分,盡力滿足父母的期望。在愛情關系中,我們嘗試取悅或滿足伴侶。在工作環境中,面對同事的霸淩、排斥,或者上司的無理要求,我們可能采取順從來應對。甚至在面對人生的重大決策時,我們也常常依據他人的標准來做決定。最終,我們通過滿足他人的欲望來驗證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評價或認可,我們可能就會感到自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停止成爲爛好人,學會重視自己的需求,勇敢地說出“不”。沒有必要爲了維持不健康的關系而犧牲自我。

一、什麽是“爛好人”?

爛好人,這個詞彙在中文裏通常有其特定的涵義。它指的是那些過分友善,無法拒絕他人請求,時常不顧自己能力和實際情況去幫助別人的人。這種行爲模式可能出于多種原因,比如希望被喜歡、害怕沖突、高度的同情心或者是想要獲得認可和尊重等。

二、“爛好人”的特點?

1. 缺乏界限:他們難以設定個人界限,不管自己的負擔有多重,都會盡力去幫助別人,即使這樣做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

2. 不會說“不”:即使內心不情願或者能力不足,他們也很少拒絕別人的請求,因爲他們害怕讓別人失望或不舒服。

3. 過度犧牲:他們常常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甚至財務安全來幫助他人,有時這種幫助超出了合理的範圍。

4. 忽視自我:在不斷嘗試滿足他人需求的過程中,爛好人可能會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5. 容易受傷:由于經常無條件地給予,當得不到預期中的感激或回報時,爛好人可能會感到失望甚至受到傷害。

盡管爛好人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他們的行爲往往會導致負面後果。例如,他們可能會因爲不斷地給予而被利用,或者他們的善良可能被誤解爲軟弱或企圖。長期來看,這樣的行爲不僅對自身不利,也可能對周圍的人産生消極影響,因爲它可能會助長他人的依賴性或不負責任的行爲。

三、如何避免成爲“爛好人”?

避免成爲爛好人需要自我認知、堅定界限,並學會平衡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和建議:

1. 提高自我意識:理解自己爲什麽會過度幫助他人。這可能源于對沖突的恐懼、對拒絕的擔憂、希望被需要或被人喜歡等心理。認識到這些動機是改變行爲的第一步。

2. 建立界限:明確自己的界限,了解自己能夠提供哪些幫助,以及哪些是超出了自己能力或資源範圍的。不要害怕表達這些界限,真正的朋友和有責任感的人會尊重你的界限。

3. 學會說“不”:不必感到內疚,拒絕請求是你的權利。用禮貌但堅定的方式說“不”,並提供你的原因。這樣可以避免被過度索取,同時也保護了自己的時間和能量。

4. 優先考慮自己:確保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這不是自私,而是必要的自我保護。只有當你照顧好自己時,你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

5. 管理期望:讓他人知道你願意幫忙的程度和方式。不要讓別人假設你會無條件地答應所有請求。

6. 尋求支持:如果你發現很難設定界限或說“不”,可能需要從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那裏獲得支持和指導。

7. 練習自我肯定:通過自我肯定的練習增強自信,相信自己有權決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8. 了解影響:意識到過度幫助他人可能對他們産生的負面影響,比如阻礙他們學習自立更生。

9. 平衡給予與接受:關系是雙向的,確保你也在關系中得到支持和幫助,而不僅僅是單方面地給予。

10. 定期檢視:定期回顧自己的行爲和關系,確保你沒有滑回爛好人的行爲模式。如果有必要,重新調整你的行爲和界限。

做個有鋒芒的好人,而不是一個不受感激的爛好人。

成爲爛好人,往往需要付出過高的代價,耗費無盡的精力,承擔沉重的成本。

長時間扮演爛好人的角色,不僅讓自己感到不快樂,而且他人從心底裏也並不真正認可你。這就像是用自己珍視的東西,去換取他人的輕視,實在是得不償失。

當好心腸被錯付時,得到的可能是算計與踐踏。

請記得善待自己,別再做他人眼中的“爛好人”。

0 阅读:22
猜你喜歡

木易心旅

簡介: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