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燃氣告訴我們,換燃氣表能有效拉動消費,立竿見影

黃娜老師 2024-04-22 10:30:31

在講重慶燃氣這件事之前,先說一個目前令人十分迷惑的現象。

如今的大環境,是通縮還是通脹呢?

從政策上看,似乎是通縮。

銀行一直嘩嘩的降利息,已經降到了我今生從未瞧見過的最低點。

一波又一波的“刺激消費”手段,各種呼籲大家別藏著掖著了,趕緊都出來花錢;沒錢的貸款去花也是可以的。

然而,按照咱們學到的經濟常識,通縮的一大特征是,物價下跌,你手裏的錢應該更經用了。

但現實中,咱們好像沒覺得日常接觸到的啥東西便宜了,反而一些生活必須品都在溫水煮青蛙般的漲價。

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似乎是降了一點,但這玩意,再便宜,也不是你想買就有能力買的。

總結起來大致上,凡是你買的起的都在漲價,你買不起的都在下跌。

看起來,這有點像是購買力不足導致相對供過于求。

大家都知道,對于一個正常國家而言,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消費。

其中,最能帶動經濟良性發展,提升就業率的,肯定是前兩個——投資和出口。

沒這前兩駕馬車,根本就談不上第三架駕——消費。

但這段時間的經濟大環境很不友好,全球貿易戰如火如荼。那麽,如果想繼續保持體面的GDP,顯然就非常依仗內需消費了。

要擴大內需,就得讓自己人使勁買買,這就是咱們天天都在聽的這個“刺激消費”。

而消費,大體不外乎以下四類:

1.大宗商品消費,比如買房買車。

2.中高端制造業相關的耐用品消費,比如手機、家用電器等等;

3.長期投資消費,比如教育消費,醫療保健;

4.日常生活消費,範圍很廣,既有家庭內部衣食住行的消費,又有旅遊、娛樂等廣域消費。

正如前面說的那樣,要刺激消費,對于1而言,雖然占比高,但可不是誰都有那個能力去經常消費的;對于2來說,你再刺激,也不總不能號召每家每戶每月都去買一台電視機吧。

客觀看,雖然咱們中國人均GDP基本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標准,但這是個被平均出來的數字,實際上居民收入極差較大,因此底層消費者占比很大——3-4的領域,幾乎是所有人必須要花錢的領域。

于是,在銀行不斷降息的同時,我們的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在溫水煮青蛙般的漸漸上漲。

然而,重慶和成都地區的燃氣公司似乎是有些耐不住“溫水煮青蛙”的速度,非要來個立竿見影的操作。沒成想,一下子引發了輿情,被被炒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最開始,有關轄區內居民燃氣費暴漲的質疑,重慶燃氣曾很是一身正氣的表示——我們檢查了也研究過了,公司新更換的燃氣表均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並具有檢定合格的標識。截至本公告發布日,未發現已複核氣表存在計量失准問題。而至于爲何感覺“跑的快”,應該是用戶們的“錯覺”吧...

燃氣表計量沒問題,市民認爲“跑得快”計費猛增,只是“錯覺”?

那麽,如果是用戶自己的“錯覺”的話,爲何重慶、成都、南京等全國多地數百萬戶居民,竟然集體産生了“錯覺”,而且均發生在燃氣表換表後?

難道這種“錯覺”是靠新燃氣表“傳染”開來的嗎?

以至于有網友嘲諷道——“自己賣氣、自己安表、自己校表,自己掌控後台,集運動員裁判員一體,檢測正常無可厚非,出現異常倒是用戶自己的事。”

就看重慶燃氣。

根據重慶燃氣2023年披露的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重慶燃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59%,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824%。

整個2023年,重慶全年賣氣僅僅增長了0.69%,但是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增幅超過11倍!

簡直了,這就離譜得沒了邊界。在一切按部就班,並未發生任何驚天動地大事兒的情況下,重慶燃氣是如何打造了這個“利潤增長神話”呢?

如果你細扒拉一下重慶燃氣的財報,就會發現,那個“智能民用燃氣終端及系統”,爲其營收最多的産品,它也正是居民們集體質疑的那個“新氣表”。

在輿情愈演愈烈的壓力下,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約談了重慶市重點燃氣企業。兩天後,重慶市委宣布組建聯合調查組,進駐重慶燃氣。

再後來,就是大家看到的那個處理結果了。重慶燃氣黨委書記被撤職、公司發布道歉聲明,並承諾退款...

當然,你也可以說,重慶燃氣是央企下屬集團,它拿到的利潤,很大一部分都上繳給國家了。咱們的血汗錢,沒有直接讓黑心資本家給霍霍了。

事實上,有關國企央企盈利以及上繳收益這一塊,他們的想法也不盡相同。一些能幹的國企會去市場上努力掙錢;而另外一些,特別是壟斷性質的企業,情急之下,則難免會把目光瞄向市民,准備在老百姓身上下手搞錢。

恰巧,像燃氣這種東西,對于城市居民來說,可是剛需。不用使勁刺激,他也得消費。畢竟,樓房裏做飯,你總不能去燒劈柴吧。

0 阅读:88

黃娜老師

簡介:高校軍事理論教師,頭像爲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