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品牌同“鳥”不同命:貴人鳥退市,始祖鳥重生|大魚財經

新黃河 2024-03-15 15:20:24

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一紙公告,宣告著老牌運動鞋服貴人鳥的退市已經板上釘釘。相較于貴人鳥被強制退市的落寞,同處體育賽道的另一只“鳥”——始祖鳥則要風光許多。

始祖鳥本是加拿大品牌,幾經易手後被芬蘭公司亞瑪芬體育(下簡稱“亞瑪芬”)收入麾下。不過由于母公司亞瑪芬經營不善,“戶外頂流”始祖鳥長期處于只賺吆喝不賺錢的境地。直到2019年中國企業安踏體育並購亞瑪芬,始祖鳥這才迎來轉機。

在安踏的運作下,亞瑪芬于今年2月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其在近日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毛利雙增長,財報指出,公司毛利率增長,得益于毛利率最高的始祖鳥帶來的拉動效應。從瀕臨破産到成爲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引擎”,始祖鳥在安踏手上實現了重生。

圖源:始祖鳥官方賬號

市場看衰貴人鳥前景

3月11日晚間,貴人鳥收到上交所事先告知書,因其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已觸發退市情形。據悉,該公司股票3月8日起停牌,上交所會在停牌之日起15個交易日內,作出終止上市決定。換句話說,貴人鳥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我國《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目前貴人鳥應盡快聘請主辦券商,做好公司股票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准備工作,確保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個交易日內可以挂牌轉讓。此外,上交所還明確表示貴人鳥不得“一退了之”,要積極應對現實情況,切實維護投資者的權益。

新黃河·大魚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在2021年資産重整時,創始人林天福家族曾在重整計劃中作出過業績承諾,若公司2021年至2023年期間扣非淨利潤合計低于5億元,林氏家族實控的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下簡稱“貴人鳥集團”)要在2023年報披露後三個月內,以現金方式向公司補足。截至目前2023年財報尚未披露,公司後續動作有待進一步觀察。

林氏家族是否有能力補足虧空?現實情況並不明朗。記者注意到,隨著林天福之子林思萍于去年年末辭去貴人鳥職務,林氏家族實際上已經淡出了管理層。在此之前的2022年,林天福持有的股權曾被司法拍賣,他本人也被限制消費。

企查查顯示,如今林天福僅擁有公司5.39%的股份,貴人鳥大股東爲公司現任董事長李志華實控的泰富金谷,占據21.07%的股份。不過根據媒體報道,李志華涉嫌信披違規,在今年2月就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

董事長被查、公司連年虧損、面臨退市,而貴人鳥似乎並無後手,受多重利空因素影響,目前大部分投資者都不看好貴人鳥的前景。

圖源:始祖鳥官方賬號

“命運多舛”始祖鳥迎來轉機

比起母公司亞瑪芬,很多人顯然更熟悉始祖鳥。自1989年于加拿大創立伊始,始祖鳥就定位高端戶外運動品牌,易主後又相繼經過阿迪達斯、亞瑪芬等國際大品牌的加持,“戶外頂流”的標簽更加牢固。

2002年,始祖鳥品牌被阿迪達斯看中,隨後被全資收購,歸入旗下戶外運動品牌薩洛蒙板塊。僅過去三年,因始祖鳥發展不前,無奈淪爲阿迪“棄子”。芬蘭品牌亞瑪芬以4.85億歐元的價格整體接手薩洛蒙。但隨後,亞瑪芬全線業務收縮,營收規模4年間縮水近2億歐元,瀕臨破産。

轉機出現在2019年,當時中國體育品牌安踏聯合多家機構,以46億歐元(約合37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亞瑪芬。此後,通過安踏的成功運作,始祖鳥從戶外圈走向時尚圈,高端的品牌調性不斷強化。

具體而言,安踏把始祖鳥視爲能和國際奢侈品牌並肩的存在,在産品、營銷和門店鋪設方面均向奢侈品牌看齊。比如邀請國際一線明星超模上身帶貨、入駐頂級商圈的核心位置。結果證明成效相當顯著,現在的始祖鳥不光是“戶外頂流”,更是位列“中産三寶”(始祖鳥、拉夫勞倫、lululemon)之首。

數據更爲直觀,截至2023年9月,大中華區共有63家始祖鳥自營零售店,超過北美和歐洲,占到了全球總門店數的近一半,其中31家在品牌收購之後開設。其間,大中華區始祖鳥會員超過170萬名,而2018年僅爲1.4萬名。對于這一成績,亞瑪芬官方承認,“在大中華區的初步成功很大程度上與始祖鳥的增長有關。”

圖源:始祖鳥官方賬號

拉動母公司增收

北京時間2月1日晚間,亞瑪芬在紐交所正式上市。亞瑪芬被安踏于2019年收購,因此,它也成爲2024開年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日前,其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出爐,始祖鳥進一步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財報顯示,亞瑪芬去年四季度毛利率爲52%,同比提升了近2個百分點。2023年全年毛利率爲52.1%,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有關毛利率提升,財報解釋稱主要歸根于毛利率最高的始祖鳥,增長速度快于其他品牌,部分被球類運動細分市場的大力促銷所抵消。此外,物流成本的降低、采購業績的改善以及渠道和區域組合也推動了毛利率的提升。

具體業務板塊來看,去年亞瑪芬體育專業服裝業務收入達15.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得益于DTC(指直面消費者的營銷模式)達成同比57%的增長,該部門在各地區、渠道和品類都有廣泛增長,尤其是始祖鳥在各方面表現強勁;另外戶外業務、球類運動業務收入爲16.7億美元、11.1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8%和7%。

分地區來看,去年亞瑪芬全年區域增長由大中華區和亞太區帶動。其中大中華區增長8.41億美元,同比增長61%,而且三個細分市場均實現穩健增長;亞太地區同比增長40%。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大中華區的業績持續迅猛增長。2020年營收還只有2.023億美元;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增長至5.238億美元;去年營收爲8.41億美元,年度增幅超六成。此前招股書顯示,始祖鳥爲大中華區貢獻了近八成的營收。

圖源:安踏官方賬號

背後的安踏,正式進入“世界時間”

時間回溯到2019年,當安踏提出以46億歐元價格收購亞瑪芬時,市場並不看好這筆交易。資料顯示,亞瑪芬體育最早成立于芬蘭,旗下囊括多個國際高端知名運動品牌,如加拿大戶外品牌始祖鳥、奧地利滑雪裝備品牌阿托米克等。

而彼時的國民品牌安踏,雖然是國內運動品牌中的佼佼者,但在國際市場上尚缺乏影響力。更何況,跨國並購本身難度較大,有數據顯示,全球跨國並購的成功率不足三成。談判周期長,政策監管、本土化運作等因素均是未知數。由于跨國並購低成功率,更有著商業世界裏“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安踏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根據媒體報道,2019年,安踏集團聯合多家機構完成了對亞瑪芬的收購,成爲後者第一大股東。之後,安踏幫助亞瑪芬重組及簡化公司架構,將業務劃分爲功能性服飾、山地戶外、球類及拍類運動三大板塊,分別由始祖鳥、薩洛蒙和威爾勝三大核心品牌領銜。

市場證明了安踏的眼光。2020年到2022年,亞瑪芬收入從24億美元增加到3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0.4%;毛利率從47.0%增至49.7%。2023年,亞瑪芬實現營收43.68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全年毛利率52.1%。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亞瑪芬年內成功上市,安踏擁有了兩家在國際資本市場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在市場看來,安踏品牌出海戰略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安踏正式進入“世界時間”,未來始祖鳥也將在其國際化運作中充當重要角色。反觀同“鳥”不同命的貴人鳥,一手好牌卻落得退市的下場,最終淪爲時代注腳。

記者:張博 實習生:曹源植 校對:王菲 編輯:劉玉紅

0 阅读: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