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美國91歲航天員還能飛天,楊利偉:希望77歲能重返太空

環球科學貓 2024-05-20 19:58:59

美國91歲航天員飛太空,並且還安全返回了,這讓很多人比較意外!中國航天員選拔年齡都不能超過35歲,執行任務更加具有嚴格要求,真的是技不如人,航天實力還差一點,無法做到更好嗎?

那究竟是怎麽回事,下面就詳細來看看。

只能說,中國的航天任務與美國還是有點差別的,大家不要用表面的因素來進行看待就行,正常,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美國91歲航天員還能飛天!

沒錯,這事情是真的,並且已經出現了,是可以確定的消息。

按照報告來看,在中斷了近兩年之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旗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已經重返太空觀光領域。

當然,美國的太空企業也還是多,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而這一次任務美國也算是再次完成了載人飛行任務。

按照報告來看,這一次太空飛行的任務還是6人一起飛行的,這的確有點強悍。這次任務的成功,也是“藍色起源”的第 7 次載人飛行。

然而,最爲關鍵就是這6位乘客的特殊性,其中裏面有一位91歲的美國航天員,他是美國曆史上首位入選航天員候選人的非裔美國人,但雖然是航天員了,也沒有執行過任務,最初是預計在1961 年正式執行太空飛行任務,但結果沒有執行。

所以,嚴格來說,也是“預備航天員”了。

然而,這就是讓很多人比較驚訝的,91歲還能夠飛天,飛入太空,並且安全返回了。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美國的航天技術這麽強嗎?

技不如人,中國做不到?美國91歲航天員飛太空,完全沒問題

的確,從太空飛行的角度來講,人類進入太空對航天員要求非常嚴格,而對于我國來說,對任何選拔的航天員也是具有特殊性的要求。

當然,其實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航天員選拔年齡都存在差異化。

比如:美國和其他國家預備航天員入選者,最大年齡爲57歲,最小年齡爲25歲,平均年齡爲34.64歲,入選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主要是任務專家。

女航天員入選最大年齡爲47歲,最小年齡爲25歲,平均年齡爲33歲。而我國選拔首批預備航天員時,對候選者的基本條件也有明確的規定,如要求年齡在25~35歲之間,身高160~172厘米,體重55~70千克。

所以,我國選拔航天員是與其他國家航天員選拔存在差異化,最大年齡是不能超過35歲(僅限于首批次標准),這說明了我國對航天員的要求更加年輕化。

那真的是技不如人,航天實力差一點,所以對航天員要求更高一點嗎?

其實,這裏面存在一個誤解,並不是說選拔的航天員年齡,就限制了飛行任務的年齡限制。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我國3位航天員的平均年齡,遠超這個選拔時間段的35歲,當時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的年齡分別是57、55、46。

這說明什麽?那就是選拔是一個標准,但執行任務並不是受到年齡限制,這一點也說明了,並不是中國航天技術差一點,做不到高年齡航天員執行任務,其實也還是可以的。

而對于航天員的選拔,我國是具有側重點,那就是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國需要綜合考慮了個人的情況和任務特點,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協同配合的能力和相容性,包括年齡。

年齡的主要考慮方面,是以老帶新、新老搭配,這樣的模式爲主,這是有利于任務完成的,對于首批航天員來講。

比如聶海勝和劉伯明分別是57和55歲,雖然這個年齡比較大了,但對他們來講意味著成熟和經驗,有很好的飛行的經驗,有知識儲備和熟練的技能,那也說明了符合要求。

所以,選拔年齡的限制並不是執行任務能力的限制。

而且對于未來我國航天員執行任務來說,此前也說明過,年齡在未來將不是特別大的界限,50多歲甚至60歲都沒問題。

而且回看這一次美國91歲航天員飛太空!也與中國航天員執行任務完全不是在一個級別上。

整個任務執行之下——飛行的高度大約是距離地球約100公裏,大約經曆11分鍾之後,該飛船就將乘客帶入零重力狀態,並使其體驗到失重的感覺,俯瞰地球的地平線。

所以,大家看到這個美國91歲航天員飛太空!完全沒什麽問題說明,時間極其短暫,而且飛行的高度也非常低。

這就是原因,如果是我國執行這樣高度飛行的任務,讓高年齡的航天員去飛行,那也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不是技不如人,中國航天實力差一點,做不到讓高年齡航天員飛行,而是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楊利偉:希望77歲時能重返太空

沒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肯定是期待再次飛天的,畢竟他也還未見過中國空間站的家園。

除了執行第一次任務之後,後面也沒有再次看到過執行任務。

所以,長時間以來,不少人也期待航天員楊利偉能夠再次飛天。

而在2021年的時候,他也再次表示了,希望在七十七歲的時候還能重返太空,實現內心的追求,過後也是多次說,期待自己飛天,也在堅持訓練之中。

不過,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我國可能對年齡也不是限制性的問題,但是我國航天趨勢也是趨向于年輕化,這也是事實。

所以,我個人感覺,未來航天員楊利偉進入太空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如果真的要執行任務,也早就讓其見證了這一時刻的問題。    

畢竟都沒有見過中國空間站裏面到底什麽情況,但爲中國航天發展,他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值得敬佩的。

所以,期待楊利偉真的能夠完成自己的追求。

在77歲的時候,可以再次飛天,並且進入中國空間站,看一看中國的“太空之家”,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1 阅读:89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