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評書中,唐朝的十三個兵馬大元帥,誰最厲害?

李柒夜 2024-03-23 12:32:17

元帥,是全軍的最高統帥,總領軍政掌征伐。

在唐朝時期,設有天下兵馬元帥、副元帥與行軍元帥等,爲戰時最高統帥。不過,元帥常以皇子或親王擔任,副元帥以有威望的大臣擔任。

又因著唐朝爲背景的演義評書衆多,更爲人所熟知的還是演義評書中的大唐兵馬大元帥。

唐朝的十三個兵馬大元帥

1、大唐兵馬大元帥秦瓊秦叔寶

秦叔寶是隋唐之際的最出名的大元帥,自反山東上瓦崗開始,他就擔任過大魔國元帥、金墉城大元帥,也擔任過十八國都元帥。

到投唐之後,秦叔寶又被唐高祖李淵封爲了大唐兵馬大元帥,帶兵掃滅反王。

再到唐太宗即位後,秦叔寶還是兵馬大元帥,執掌著天下兵權。後續唐太宗禦駕親征掃北之時,秦叔寶依然是掃北大元帥,而且掃北結束後他也是繼續擔任元帥。

再到東番作亂之時,唐太宗有意讓年輕一些的尉遲恭替代秦叔寶爲帥。秦叔寶卻是不服,非要與尉遲恭比試舉金獅奪帥印,結果他卻脫力吐血。至此,秦叔寶才算是交出了兵權。

在唐朝的兵馬大元帥中,秦叔寶也算是聲名偌大地一位了。

2、大唐兵馬大元帥羅成

羅成是第二位大唐兵馬元帥,只是短暫擔任。

在洛陽之戰時,羅成歸順唐營。因爲當時秦叔寶生病休養,秦王李世民就讓羅成當了兵馬大元帥,統軍對抗五王兵馬。

羅成也確實是個帥才,早期瓦崗寨之時他就曾代表哥秦瓊指揮大破長蛇陣、銅旗陣。這一次的羅成再展神威,日鎖五龍,擒拿單雄信,一舉平定五王,攻取洛陽。

羅成雖然擔任元帥之位時日較短,但戰績精彩程度還要勝過秦叔寶,也是武力最強的一位大唐元帥。

3、掃北二路元帥羅通

在羅通少年時期,秦叔寶依然是大唐的兵馬大元帥。

當時北番作亂,唐太宗禦駕親征,秦叔寶挂帥掃北。不過此時的秦叔寶、尉遲恭已經不複當年之勇,北國又不乏能征善戰的猛將,大唐君臣被祖車輪統率大軍給圍困在了木陽城中。

程咬金回京搬救兵時,十三歲的羅通力敗各家小爵主挂了二路帥平定了北番,又揚了羅家之威。

4、平遼元帥尉遲恭

尉遲恭是一員猛將,投唐後一直歸屬于兵馬大元帥秦叔寶麾下。

在東遼作亂之時,元帥秦叔寶已經年邁體衰又多病。雖然秦叔寶還是舍不得帥印,但畢竟不複當年之勇了,力舉金獅時脫力吐血,只能將帥印讓給了尉遲恭。

這是尉遲恭第一次擔任元帥,征東時期大半時間都是他在執掌帥印。不過,此時尉遲恭歲數也不小了,也不是蓋蘇文的對手,主要還是薛仁貴在表現。

後來,被雪藏的薛仁貴正式出世。尉遲恭也是不貪戀帥位,認了薛仁貴爲義子,把元帥之位讓給了他。

5、平遼元帥薛仁貴

薛仁貴起于征東期間,從尉遲恭手中接過了帥印。

在征東前期,薛仁貴一直被張士貴雪藏。不過,薛仁貴身爲李世民的應夢賢臣,注定是要發光的,他從尉遲恭手中接過了帥印,被唐太宗李世民禦封爲兵馬大元帥,平定了遼東。

再到征西之時,依然是薛仁貴挂了征西元帥,繼續征討西番。後來到白虎關之時,薛仁貴被楊藩困在白虎山,又被薛丁山一箭誤殺,終結了元帥之位。

6、征西二路元帥薛丁山

薛丁山是薛仁貴的長子,他下山之時正逢薛仁貴征西。

當時薛仁貴和李世民帶的大軍被困在鎖陽城,難以突圍。正在跟隨王敖老祖學藝的薛丁山奉師命下山,太子李治就封了他爲二路元帥,帶兵前去鎖陽城解圍。

薛丁山是有著真本事的,大破蘇寶同解了鎖陽城之圍。不過,因爲薛丁山在來的路上招了窦仙童爲妻,薛仁貴依依不饒,非要將他斬首示衆。雖然經過李世民和程咬金求情,薛仁貴還是革了薛丁山的帥位,監禁三月。

後續之時,薛丁山又和薛仁貴幾番鬧矛盾。這期間的薛丁山基本都是在牢裏待著,只有薛仁貴遇到打不過的人才讓他去打。等到薛丁山誤殺薛仁貴後,被正式革除帥位,貶爲庶人。

作爲一個多磨多難的元帥,薛丁山也很是憋屈了。

7、征西大元帥樊梨花

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隋唐中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

在薛仁貴死後,唐高宗讓薛丁山去請被三次休棄樊梨花。樊梨花三難薛丁山,收拾地他死心塌地,才歸了唐營。唐高宗也是立即下旨冊封樊梨花爲征西大元帥、威靈侯,帶兵征討西番。

樊梨花也是大唐中的第一個女元帥,但智勇都要超過薛仁貴、薛丁山,可謂是能力最強的一任元帥了。

8、興唐兵馬大元帥薛剛

薛剛是樊梨花和薛丁山的兒子,是一個脾氣暴躁惹禍的通城虎。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薛剛踢死皇子驚崩高宗,惹下了一場大禍。唐中宗李顯即位後,並不想將薛家滿門抄斬,只是要將外逃的薛剛一人問罪。不過,武則天執掌大權,將李顯給趕下了皇位,又將薛家滿門抄斬,並下旨捉拿外逃的薛剛。

薛剛在房州遇見李顯後,被他封爲興唐兵馬大元帥。自此,薛剛打著扶保中宗李顯的旗號聚義九焰山,攻克長安中興了大唐。

李顯當了皇帝後,又被域南國給拐跑了,薛剛不得不二次挂帥解救李顯。只是李顯被救出後,又與李旦陣營因帝位之爭而決裂。這一次在樊梨花的摻和下,李顯自動退位,而薛剛一怒之下回了老家。

後續之時,因爲李旦陣營攻打域南接連失利,只得請回了薛剛。這是薛剛第三次挂帥,最終大破域南國,捉拿了逃奔于此的張、武一黨。

9、興唐兵馬大元帥薛強

薛強是薛丁山的第四個兒子,薛剛的弟弟。

當年薛家被抄斬時,薛強逃到了大宛國。直到薛剛在定海關下遭遇寶刀手焦延雄前去大宛國借八寶陀龍刀,才將薛強帶了回來。不過,薛強卻是不願意扶保李顯,轉而去了漢陽李旦陣營,惹出了定海關下兩個唐營分裂事件。

在定海關之下,李旦獲勝成爲皇帝。九焰山衆將一怒而各自散去,李旦就任命了薛強爲兵馬大元帥,帶領漢陽陣營繼續征討域南。

薛強成爲元帥後,准備大展身手。只是初次交戰就接連失利,薛強這才知道當元帥的不容易,只得拉下面子去龍門請來了三哥薛剛繼續擔任元帥。

因此,薛強也只是短暫擔任元帥,沒有出彩之處。

10、掃南二路元帥紀鸾英

紀鸾英是薛剛的夫人,金錘將薛葵的母親,也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女將。

在薛剛和薛強攻打域南國時,被困在了松柏府。唐睿宗李旦就任命了紀鸾英挂二路帥,並以年輕一代的猛將霹雳鬼薛贊、白玉擔任先鋒,帶領大軍征南解圍。最終,紀鸾英彙合薛剛大軍,一舉大破了域南。

紀鸾英也是大唐的第二任女元帥,但故事較少。

11、大唐兵馬大元帥薛蛟

薛蛟是薛勇的兒子,中宗李顯的大驸馬。

因薛勇死于薛家滿門抄斬之時,薛蛟是由紀鸾英撫養長大的,與薛葵是一對好兄弟。等薛剛聚義九焰山滅武興唐時,銀槍將薛蛟和金錘將薛葵是薛剛麾下的兩員少年猛將,堪稱是薛剛的左膀右臂。後續之時,薛蛟也是跟隨薛剛一起鎮守鎖陽城。

等窦一虎和薛剛去世後,薛蛟繼續鎮守鎖陽城。多年以來,薛蛟一直待在西涼,並有著勇猛的八子十五孫,威震九州。

直到唐玄宗時期,郭子儀等人聚義太行山屢敗唐軍。唐玄宗這才召來了鎮守鎖陽城的薛蛟,封爲兵馬大元帥,執掌當年秦叔寶手中的元帥印,帶兵征討太行山。不過,薛蛟也知道郭子儀等人是忠義之士,反而帶軍上了太行山。

薛蛟也是薛家最後一個執掌帥印的人,自此薛家沒有人再任兵馬元帥了。

12、大唐兵馬大元帥郭子儀

郭子儀已經處于唐玄宗時期了,因被奸臣陷害在太行山扶保太子李亨,是太行山的兵馬元帥。

在薛蛟帶八子十五孫征討太行山時,郭子儀和李亨等人自願服綁。薛蛟感于郭子儀等人的忠義,帶領大軍上了太行山。

薛蛟上太行山後,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太行山人馬以郭子儀爲元帥,薛蛟帶的人馬以他爲首,要是兩個元帥指揮又不方便。因此,郭子儀就效仿當年薛仁貴拜尉遲恭爲義父之舉,拜了薛蛟爲義父,正式接過了帥印。

自此,郭子儀成爲大唐兵馬大元帥,又帶兵平定安祿山之亂中興了大唐。

13、忻代石岚破巢兵馬大元帥李克用

晉王李克用之時,已經是唐朝末年了。

在這時爆發了黃巢之亂,起義軍一舉攻取長安、洛陽。唐僖宗倉皇逃到西岐州後,派人去沙陀國帶聖旨去沙陀請晉王李克用,封爲忻代石岚破巢兵馬大元帥、雁門都招討。

晉王李克用回到中原後,以李存孝爲先鋒平定了黃巢起義。後續朱溫篡唐之時,李克用繼續以元帥名義號召大唐的王子王孫,在雞寶山聚下九十四萬人馬討伐朱溫。

只是此時李存孝已死,大梁元帥王彥章勇猛無敵,連敗唐軍二百陣,還以回馬槍挑殺了白馬銀槍高思繼。而此的李克用也已經八十四歲了,受了連敗二百陣的氣,又聽聞高思繼被挑殺,也是被氣得吐血而死。這就是王彥章回馬槍智殺白馬高思繼,氣殺晉王李克用。

李克用死時,大唐已經滅亡了,他算是最後一位大唐兵馬大元帥了。

這是演義評書中的十三位兵馬大元帥,雖然多有虛構的人物,但也是較爲人所知。

11 阅读:6053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2:26

    秦瓊一輩子跟過多少個主公,第一個是來護兒,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還親自吊唁;第二個是張須陀,後來與瓦崗寨交鋒時張須陀戰死;第三個是裴仁基,張須陀戰死後秦瓊被裴仁基收編;第四個是李密,裴仁基投靠瓦崗寨後,秦瓊跟著加入瓦崗軍;第五個是王世充,王世充擊敗李密後,秦瓊被俘,投降了王世充;第六個是李世民,秦瓊鄙視王世充爲人,在李世民攻打洛陽時與程知節等人陣前投降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