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將到來,深圳各區距離十四五目標還有多遠?

漁村不良人啊 2024-04-19 01:42:04

深圳各區2023年GDP已經全部出爐,而距離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5年也將要來臨,盤點下各個行政區距離當初制定的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

1.南山區,2023年GDP達8566.02億,十四五目標10000億,差距1500億左右,也就是今明兩年平均每年要創造750億的增量,而南山區制定的2024GDP增長目標是同比增長5.5%,增量大概會在650億左右,因此南山要想實現十四五既定目標,2025年需要來一波強勁發展。南山區也具備這樣的底氣,過去三年平均年增量680億左右,要知道這個期間大部分時間是在疫情強管控中,可見南山的經濟發展韌性十足,科技園是南山的基本盤,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後海總部基地+前海自貿區+留仙洞總部基地是南山向上突破的核心動力。

南山深圳灣

2.福田區,2023年GDP爲5704.55億,十四五目標6600億,差距900億左右,看起來好像很輕松,但因爲2023年福田發展不盡如人意,增長不及預期,這爲今明兩年能否觸底反彈蒙上了一層陰影。福田區的根本是金融業,而金融行業這兩年正在經曆巨大變革,動蕩之中福田能否穩住形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非常考驗水平和能力。福田下一步破局的核心在河套深港合作區,這個合作區規格高、投入大、資源多,如果能發展經營好,那麽福田區就能實現兩條腿走路,避免只有金融單腿的尴尬。福田區制定的2024GDP增長目標也是5.5%,增量會在400億左右,如果這個目標能實現,那麽2025年再沖一把,完成十四五的目標希望還是很大的。

福田市民中心

3.寶安區,2023年GDP達5202.01億,十四五目標6000億,差距只有800億左右,2023年寶安區的增量就達到500億,未來兩年實現十四五目標可以說是輕松加越快。這得益于寶安緊緊抓住了深圳一路向西的産業發展路徑,制造業取得大跨步式的長足發展,整體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寶安目前擁有的國高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均爲全市最多,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高新産業集群,後續寶安還有大鏟灣的企鵝島,前海擴容後的資源傾斜,可以說寶安區後勁十足,非常有希望取代福田成爲深圳第二區。

寶安歡樂港灣

4.龍崗區,2023年GDP爲5043.03億,十四五目標6800億,差距1800億,這個距離可謂鴻溝,龍崗拿出吃奶的力氣都無法彌補,因此可以直接宣判龍崗十四五預期計劃提前告吹。龍崗在2020年提出如此宏偉的目標,是有一定底氣的,那時候華爲正如日中天,雖然美國已經啓動對華爲的制裁,但初期整體力度不大,華爲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慣性,華爲作爲龍崗經濟的半邊天,龍崗自然而然也跟著風光無限。2019年龍崗反超福田成爲深圳經濟第二區,2020年雖然福田又再度奪回第二把交椅,但彼時龍崗GDP已達4700多億,和福田的差距極小,只有10億左右,這種背景下,龍崗制定了6800億目標也是情有可原。

可成也華爲,敗也華爲,從21年開始,由于華爲被制裁的力度不斷加大,華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營收也大幅下降,龍崗GDP自此一蹶不振。直到2023年隨著華爲自研鴻蒙系統和介入新能源汽車都取得巨大成功,華爲走出被制裁的陰霾,龍崗經濟開始重新煥發活力。龍崗過去三年也痛定思痛,爲了擺脫華爲的單一依賴,加大了其它産業的培育和引進力度,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和儲能産業園、寶龍科技園産業集群部署、深圳建築業總部基地以及深圳工業軟件園,隨著華爲的全面複蘇,已經引進培育的重磅産業落地投産,依托龍崗原有的經濟體量,後續全面反彈是非常可期。2024年龍崗制定的GDP增長目標爲6.5%,可見信心程度非常高,預計十四五結束龍崗區GDP會在6000億左右。

龍崗中心城

5.龍華區,2023年GDP爲3010.72億,十四五目標4200億,差距1200億,根據過去三年龍華經濟發展的表現,可以非常明確十四五目標鐵定無法完成。深圳十四五期間要說哪些區比較失意,龍華、龍崗可謂難兄難弟,龍崗在2023年已經率先反彈,並且隨著積累,目前已經看到了浮出水面的希望,而龍華卻始終埋在水下,一點看不到露頭的迹象。2024年龍華制定的GDP增長目標爲5%,深圳所有行政區中最低,不僅外界看衰,自己內部都信心不足,龍華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想效仿大哥福田,打造以金融業爲主的第三産業高地,錯失了發展高新制造業的契機。目前以北站爲主的金融商務區發展的不盡如人意,處于半死不活中,又重新想要抓回制造業發現好的資源都差不多瓜分殆盡,只能撿些邊角料,結果就處于三産沒起來、二産沒規模的尴尬之中。

龍華後續發展應該以打造睡城天花板爲主,圍繞商業、酒店、服務、文體做文章,羅湖就是最好的樣板。

深圳北站

6.羅湖區,2023年GDP達2808.19億,十四五目標3300億,差距500億左右,看起來差額不多,但是想實現還是有一定難度。早幾年羅湖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想法,比如和福田重新爭奪金融中心的位置、圍繞蔡屋圍再度打造CBD等等,結果發現吃力而不討好,還分散了精力。目前羅湖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以商業服務業爲核心,圍繞高奢、頂奢、潮奢、黃金、珠寶等商業街區,打造消費高地,因此每年的增量會比較穩定但不會太冒頭。2024年羅湖的GDP目標爲增速6%,增量大概200億左右,因此2025年,努努力,加加油,3300億的目標還是可以達成的。

羅湖蔡屋圍

7.光明區,2023年GDP達1526.64億,十四五目標1750億,差距225億左右,雖然光明的基數偏小,增量想要大幅提高難度頗大,但考慮到目前光明的産業布局相對高端,且依托大科學裝置和重點研發機構,未來幾年依然持續會有大量資源投入和聚集,今明兩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1750億的十四五目標大概率是可以實現的。光明目前的問題是企業大都處于孵化階段,産業的特點是大而不強,多而不精,急需引進或者打造龍頭企業,形成規模效應和産業鏈優勢。光明的未來能否光明,還充滿了不確定性,需要時間去兌現。

8.坪山區,2023年GDP達1329.89億,十四五計劃達成1250億,提前兩年超額完成既定預期目標。2023年坪山區的增量達到恐怖的250.25億,憑借這一完美的成績,2024年GDP設定的目標增速超過10%,全市第一,既體現了超強的信心,也表明自身底氣十足。而坪山的底氣就是來源于比亞迪,誰都沒想到比亞迪在2021年突然爆發,汽車銷量短短三年時間實現狂奔式突破,不僅坐穩國內第一,而且闖進世界前十。2020年,總部坐落于坪山的比亞迪還名不見經傳,品牌logo還在遭遇全網吐槽,坪山彼時作爲獨立的行政區剛滿3年,處于百廢待興之中,還沒有形成明確的發展思路,因此在制定十四五目標的時候非常謹慎和謙虛。目前坪山以新能源汽車爲依托,已經發展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産業。

新能源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拓,比亞迪的規模和産業優勢會進一步凸顯,背靠大樹好乘涼,因此坪山未來幾年還會有比較明朗的高光階段,預計十四五結束,坪山GDP可達1750億左右,追上甚至反超光明區。

9.鹽田、大鵬,這兩個區一塊說,因爲這倆的發展定位非常相似,都是以觀光旅遊+海洋産業爲發展核心。鹽田的十四五目標是1000億,以目前鹽田的發展速度是很難實現的,大鵬的十四五目標是500億,2023年已經完成440億,達成預期還是非常輕松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