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打破外交僵局對華示好,尹錫悅派外長今日起訪華,有事求中方

蘇浩教授講世事 2024-05-14 08:24:41

據環球時報報道,韓國外長趙兌烈應邀于5月13日、14日對華訪問,此行距離上次有韓國外長訪華間隔6年半。

韓國文在寅政府時期實行相對緩和的外交方針,中韓間以中間方案暫時處置了薩德問題。當時韓國未在中美間進行公開的選邊站隊,在朝鮮半島事務上也保有較大轉圜余地。韓方牽頭下,特朗普與金正恩實現會晤,文在寅到訪朝鮮,朝韓和解對話取得成效。文在寅時期是朝鮮半島少有的緩和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特朗普未能遏止美國的地緣擴張慣性結束。韓國檢察官系統出身的尹錫悅在美國支持下,在同李在明的交鋒中勝出。以此前政治履曆可謂空白的空降狀態,擔任韓國總統。

美國以殖民手段掌控日本、韓國政治體系,其參與制定了當代韓國、日本的政治結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握有在兩國建立影子政府的權力。

其中兩國檢察官體系是美國情報機構滲透的重點,不論是韓國看似難解的青瓦台魔咒、還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事件中日本執法機關失職的多重疑點,或均有著兩國主權缺失、以美國爲上級權力機構的背景。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後,曾出現拜登訪韓時尹錫悅對著美國國旗行禮的情況。尹錫悅數次赴美行程中,對美國恭敬以至于谄媚的表現引發部分韓國輿論指責。類似的對美谄媚表現,也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身上有所體現。

各類情緒的形成,有其現實基礎。美國助推下,尹錫悅從缺乏執政經驗的素人身份空降國民力量黨,一躍成爲韓國總統。這樣的轉變,或是相關媚美情緒形成的基礎。而美國能賦予,自然能夠收回。

要在相關位置上延續名利而非迎來清算,便需要向美國展現價值、執行美國方針。尹錫悅履職韓國總統以來,無視韓國地緣現實對美國奉行一邊倒政策。在中方警告下依然在台海、南海局勢上對華挑釁,配合美國核兵力向東北亞集結,引發朝韓緩和成果崩塌、走向進一步敵對。並在薩德問題及美國更多敏感性武器在韓部署上開綠燈。

當下,尚未有迹象表明韓方在相關問題上發生了轉變。這一背景下,中韓外長會或中日韓峰會,並不能轉變中韓關系整體下行的趨勢。媒體信息顯示,韓國外長此次訪華主要涉及三方面事項:中韓經貿、預計于5月底進行的中日韓峰會、穩定中韓關系。中韓貿易摩擦的實質爲,韓方難以適配中國的産業升級進程,其主要産品在中國市場相比以往欠缺稀缺性。

中日韓峰會上一次舉辦是在2018年的成都,韓方試圖以此擴大外交影響力。而中韓關系的穩定並非談出來的,而是以實際行動做出來的。不存在韓方一面依循美國方針對華挑釁,一面自以爲無事發生的選項。

當下韓國尹錫悅政府面臨內外交困局面,一方面,美國建立掌控韓國的機制目的並非爲了韓國本身,而基于驅使韓國服務于美國利益。這一基調,使得尹錫悅接連執行美國方針並未爲韓國贏來美國的利益回饋。韓國遭受的損失同收益失衡。另一方面,尹錫悅在韓國內部治理不力,其支持率每況愈下。不久前的韓國國會選舉中,尹錫悅所屬的國民力量黨再次敗于共同民主黨。韓國的醫生罷工事件沖擊尹錫悅支持率根基。但顯然,中國方向並非韓方困境的解方所在。畸形的美韓關系,是縛住韓國的繩索。

0 阅读:0

蘇浩教授講世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