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2000公裏的中印邊界,充滿曆史遺留問題,爲何說印度非法占領

姿勢分子knowledge 2024-03-22 11:59:26

最近,印度方面持續向該國東北部增兵,氣勢洶洶。四年前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曆曆在目,邊境局勢再度緊張。

中印邊境領土爭議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近百年來雙方的交鋒時有發生,有時是軍事上的,有時是外交上的。那麽,中印邊境爭議究竟是怎麽來的呢?我們今天了解一下相關曆史。

我國和印度,雖然是直接接壤的兩個國家,但往來並不便利,至少在現代以前是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兩個國家的交界線恰好是青藏高原,並且正是喜馬拉雅山脈及喀喇昆侖山脈中幾乎最高的位置。這樣的高海拔環境及其惡劣的氣候,即便對于現代人來說也是極難穿越的,正因如此,當初唐僧取經的時候也要繞路西域,而不能走直線。

既然人迹罕至,古代人對于這裏的控制程度也弱得多,這就導致長期以來,我國和印度之間基本上可以說沒有明確且真正有效的邊界線。也是同樣的原因,即便邊界線模糊,雙方也一直沒什麽領土紛爭,畢竟軍隊也走不到那裏。

而且,玄奘法師取經的時候,恰好西藏地區建立了一個著名的古代政權——吐蕃。吐蕃滅亡後,西藏陷入了長達370年的分裂割據時期,直到蒙古鐵騎來到這裏才被完全征服于同一政權之下,從此開始歸屬于華夏。不論是後來的明朝,清朝還是民國以及我們新中國,都繼承前者對西藏的統治。毫無疑問地說,西藏就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逐漸來到中國,同時帶來的還有西方的現代科學觀。雖然這些科學幾乎沒有得到推廣,但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康熙大帝對西學非常感興趣,于是在他在位期間,我國首次利用科學手段繪制了我們自己的地圖。

據記載,康熙在派兵入藏的時候,就已經派人繪制當地的地圖了。雖然那個時候尚未定經緯位置,但至少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西藏地圖。後來,康熙帝又派曾在欽天監(類似于天文台,當時是安排洋人管理)學過數學測量的喇嘛,對西藏的部分地區進行了測量。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今天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我國和尼泊爾共有的,其實在清朝的時候,不論是《四川西藏等處圖》《西藏地方圖》還是《西藏番族圖》等地圖,都明確把珠峰標注在我國境內。

從康熙朝開始到以後,清朝繪制了許多帶有西藏的地圖,並且非常重視西藏邊防管理。雖然當時仍然沒有界碑,也沒有軍事駐守,但每一幅新的地圖關于西藏的邊界都是依照前一幅繪制,並且雙方也確實不會逾越邊界到另一端。這條邊界線,也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

但是問題在于,邊界線往往要屈從于國力的強弱。清朝末年,列強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清政府軟弱無力,無可奈何。另一邊,印度早就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更是英國進一步霸占亞洲其他領土的跳板。

跳板的旁邊,就是軟弱無能的清政府,英國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繼續蠶食我國領土。

1913年5月,在時任英國駐印度專員的麥克馬洪的要求下,英國上尉貝利徒步進入西藏進行勘測。次年,根據貝利勘測的地理資料,英國人在非法的西姆拉會議上單方面繪制了一條邊界線,把西藏的一塊領土劃給了印度,這就是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不過,西拉姆會議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世界的焦點和英國的精力都被奪走,以至于麥克馬洪線基本上沒有發揮預定的作用。

隨著一戰結束,英國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亞洲,尤其是我國,企圖把西藏從我國獨立出去。1937年,英印政府要求印度地圖局重新勘測邊界線,而勘測的根據之一就是1914年的《西拉姆條約》,並在次年進行了公開出版。即便如此,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也沒有被載入。直到1960年,印度才首次在地圖中按照麥克馬洪線繪制在地圖冊中。

相信但凡稍微明一點事理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條麥克馬洪線本身就是非法的。盡管英國威脅我國外交人員在草簽的條約上簽了字,但我國政府馬上宣布不承認該條約,而應遵循9066年簽訂的《拉薩條約》。毫無疑問,既然我國予以否認,《西拉姆條約》和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就並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相關領土就應該還是屬于我國。

別說西拉姆會議期間,就連此前幾十年和此後幾十年,世界上繪制的相關地圖,也都是遵循我們提到的習慣線。可以說,在全世界範圍內,麥克馬洪線也是一直沒有得到認可的。直到今天,根據國際法,這些領土也應該歸屬我國。

按說隨著二戰結束,殖民主義逐漸沒落,國際會議討論領土劃分問題,這些領土應該可以被我們收回來。但遺憾的是,這裏的邊界劃分問題並沒有被討論,直到今天,長達2000公裏的中印邊界也還沒有正式進行過劃分。

更無奈的是,抗戰結束後不久,我國就進入了解放戰爭,隨後又抗美援朝,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都很艱難。在這段期間,印度趁火打劫,不斷蠶食爭議地區。相對應的,直到1951年,我國才和平解放西藏。彼時再去爭奪爭議領土,難度已經非常大了。

即便如此,印度方面仍然不滿足,得寸進尺,以至于在1962年悍然入侵我國。連美國都打敗了的我國,難道還會怕印度?很快,我國軍隊奉命自衛反擊,僅僅一個月的功夫就打得印度沒有還手之力。當初叫囂著絕不談判的印度,這才意識到惹了一個惹不起的敵人。

在取得重大進展之後,我國軍隊奉命主動後撤,展現我們熱愛和平,不願戰爭的態度,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落下帷幕。你可能覺得這次後撤可惜了,實則不然,我們的實力和態度已經得到了彰顯。那個號稱絕不談判的印度,如今也不得不坐到談判桌旁了。

中印邊界問題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說到底是英國殖民主義留下的禍害。目前,中印邊界一共分爲三部分——

東段: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裏,目前全部被印度占領;

中段: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爭議面積約2000平方公裏,絕大部分被印度控制;

西段:沿著喀喇昆侖山脈走向,爭議面積約33000平方公裏,目前在我國控制範圍內,2020年的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就發生在這裏。

不論是我國長期對外表態,還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主動撤退的實際行動,都證明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本質,但我們也絕不會在領土問題上退讓一絲一毫。我們相信,即便是曆史遺留問題,也可以找到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只希望印度也拿出和平的誠意。

希望62年前的教訓,他們還沒有忘記。

4 阅读:615

姿勢分子knowledge

簡介:知識不會,只是姿勢不對;科學凡此種種,用人話才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