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之戰一野痛打馬家軍,彭總卻隱隱擔憂一件事,後來真出了問題

近現代史源 2024-05-22 22:08:34

解放戰爭期間,49年夏季的蘭州戰役,是彭老總指揮一野大軍,在西北戰場上最著名的戰例。這一仗意義非凡,青海馬家軍主力被一野殲滅,事實上標志著我軍在西北勝局已定。馬步芳、馬繼援父子的2.7萬嫡系老兵被消滅,不過彭總在高興之余,卻有一個隱憂,他感到戰果有反常之處。怎麽回事呢?

原來在戰後清點俘虜時,國民黨被俘軍官登記簿上,竟全部都是基層軍官,營、連長爲主,一個團級以上幹部都沒有。這怎麽可能呢?要知道蘭州戰役,青馬幾乎投入了所有的精銳部隊,這個戰果確實有蹊跷。彭德懷二十多年來指揮大小戰役無數,還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現象。起初我軍以爲俘虜們是故意壓低職級,但對他們進行嚴格審查後,仍然沒有發現團級軍官,更不要說軍長、師長這樣的“大魚”了。

彭總的隱憂,後來確實得到印證,給解放軍和西北地區造成不小的麻煩。原來蘭州戰役後期,馬繼援耍了一個詭計。這場大戰,國民黨軍的主要指揮官就是馬繼援,他的父親馬步芳生性十分凶悍,但馬繼援打仗卻比較靈活。蘭州城若能守住,青馬還可以苟延殘喘;一旦蘭州失守,馬家軍不光士氣大損,以後也將無險可守,面對兵力上占據明顯優勢的第一野戰軍,敗局不可逆轉。

雙方實力畢竟有差距,眼見蘭州城防即將崩潰,49年8月25日馬繼援做了一個決定:馬家軍團級軍官,入夜後悄悄撤退至大通縣橋頭鎮等地,保存實力。前線的國民黨100師師長譚呈祥等人,接到密令大喜過望,可以不用送死了。大部分馬家軍團級幹部,都在這裏潛伏著遠遠觀戰。所以戰役結束後,青馬俘虜中沒有出現高級別軍官。

馬繼援確實狡黠,打好了如意算盤。西北地域廣大,一野雖有三十多萬大軍,要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控三百余萬平方公裏土地,很難徹底落實。如此一來,在蘭州保存下來的馬家軍將領,可以實現潛伏並“尋機而動”。畢竟作爲骨架的軍官保留住了,再拉起一批暴兵、流寇,是完全有可能的,也不會用太長時間。事實上在建國之後,青馬余部多次掀起暴動殘殺軍民,造成惡劣影響,嚴重危害西北地區社會治安與穩定。

抗美援朝戰爭動用了新中國大量國力及資源,老蔣又暗中給馬家軍殘部支援,包括資金和武器彈藥。1952年4月,青馬5000余人大舉作亂西北。彭老總此時在北京治病,得到消息後怒不可遏,他知道這跟當年蘭州戰役殲敵不徹底,有很大的關系。彭德懷當即命令愛將廖漢生,必須全數殲滅殘敵土匪:“這次剿不幹淨,你就提頭來見吧!”

結果廖漢生不負衆望,消滅了馬良的“103路軍”和馬元祥的“102路軍”。到這個時候,作惡無數青海馬家軍算是真正、徹底地退出曆史舞台,彭總幾年前留下的遺憾,也得到了彌補。至于馬家父子,後來都在西亞國家沙特阿拉伯病故。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爲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