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往事:項羽爲什麽沒有殺劉邦,真的是因爲婦人之仁嗎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4-01 23:35:30

衆所周知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沒有聽從謀士範增的建議殺掉劉邦,最終導致自己烏江自刎兵敗一方,因此在史書上留下了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名聲。可項羽真是這樣的人嗎?很顯然不是,如果他真的優柔寡斷他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還會殺伐果斷解決掉空頭領導宋義?如果他真的婦人之仁他會一把燒掉鹹陽宮燒殺搶掠鹹陽城?他會殘暴地坑殺20萬秦軍?所以鴻門宴的背後其實還有其他的隱情。

鴻門宴

楚霸王項羽

比如說項羽的叔父項伯,他作爲項家的核心成員爲什麽要幫助劉邦呢,僅僅是因爲他和張良的交情嗎,不太現實。想要了解鴻門宴背後的真相,就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進行簡單地分析。

劉邦和項羽在名義上都隸屬于義帝熊心,當時的楚懷王,項梁死後楚王召回在濮陽作戰的劉邦和項羽,讓他們兵分兩路對秦軍發起進攻。起初項羽打算西進關中,讓劉邦去北上救援趙國他好背後偷襲秦軍。可無奈王命難違,但項羽因禍得福不僅北上消滅了秦軍的主力,還連連戰爭讓自己的勢力進一步擴大,當他抵達鴻門時已經坐擁幾十萬大軍。

短短一年之內也因爲他和劉邦的崛起,讓強大的秦王朝走向了滅亡,原本搖搖欲墜的楚國也起死回生,成爲了衆諸侯的盟主,但是楚懷王的兵權卻被項羽和劉邦架空。

義帝雄心

劉邦和項羽的出兵圖

出兵前楚王和諸將約定陷入關中者爲王,所以鴻門宴時的形勢可以說非常地微妙,除了劉邦和項羽之外還有諸侯們和楚王的勢力。劉邦和項羽看似對立,但是他們都隸屬于楚軍,是楚王的下屬。而劉邦和項羽的分歧主要是劉邦先占據了關中,按照約定他將成爲關中王。

那麽當時敢直接殺掉上司宋義的項羽,面對比自己還要矮半截的劉邦,爲什麽沒有選擇殺掉呢?因爲宋義是空降上司在軍中並沒有根基,而且當時一切都圍繞著反秦的大局,沒有人敢冒著得罪楚國貴族項家的風險動一下在軍中擁有家族勢力的項羽,而相比于宋義,劉邦在軍中的根基十分深厚。不僅有沛縣的兄弟和親戚子弟,劉邦還非常識趣地通過項伯向項羽認慫,並傳遞友好的信號,表示願意讓出關中給項羽。劉邦的這個態度讓項羽失去了出兵的機會,他沒有了進攻如此乖巧的友軍之理由。

如果項羽真的出兵劉邦,那麽依附于楚國或者說依附于項羽的衆諸侯一定離心離德,當時項羽的幾十萬大軍中其實只有十來萬軍隊真正屬于項羽,這種情況下要面對據城死守的劉邦和秦軍,項羽一定會和他們兩敗俱傷,最後讓楚王和諸侯們獲利。這並不是項羽同時也不是劉邦希望看到的結局。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楚漢爭霸地圖

要知道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卻大出項羽二十多歲。當時已經五十多的劉邦在不到三十歲的項羽眼裏簡直不足爲據,在當時那個時代的平均壽命來看要不了多久劉邦就要去見始皇帝了,所以項羽認爲劉邦不是自己的對手,這也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上來說非常明智且合理的判斷。在項羽的心裏,他想的是自己以盟主的身份分封天下,等過幾年劉邦這些老家夥都挂了之後,項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收拾那幫孤兒寡母,但是他自己沒有想到僅僅幾年開挂的劉邦就把他解決掉了。

鴻門宴後劉邦承認了項羽的霸權地位,項羽未動一兵一卒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于是他選擇放走了劉邦。項劉二人的軍隊沒有火並,諸侯只能繼續乖乖地做項羽的小弟,而由于項羽和劉邦達成共識,楚懷王的結局也因此被注定。

所以仔細分析就可以知道項羽能夠成爲西楚霸王,能夠走到天下的霸主,他怎麽可能會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傻大個呢,又怎麽會是一個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人呢?只能說是年幼的我們在學習曆史和語文課文的時候太過于單純,並沒有想到這個故事的背後是什麽樣的驚濤駭浪。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