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奇葩航空武器,BVP.170三引擎轟炸機

丹書戰史 2024-05-21 20:50:26

二戰德國作爲一個航空大國,設計制造的各類飛機型號數不勝數,而那些圖紙上的設計就更多了,這其中Blohm & Voss公司應該是特別的,因爲這家公司醉心于非常規設計,比如大型水上飛機、非對稱戰機等等。在1942年,Blohm & Voss公司啓動了P.170高速轟炸機項目,它同樣是一種獨特的設計。

P.170是在設計師理查德·沃格特指導下進行的,但它沒有超過圖紙階段。這架圖紙機采用了少有的3引擎設計,估計空重91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3300千克,機長14.3米,翼展16米。飛機的機體呈圓柱形,機體前方爲發動機艙,機體尾部設置了乘員艙,還安裝了一副水平尾翼,平直機翼翼尖連接了另外2套發動機短艙,並且在艙室末尾扁平過渡爲垂尾,這種奇葩結構讓它不得不采用4點式起落架,3具可伸縮主起落架分別安裝在機體前腹部和兩翼的短艙下,這樣才能承受降落時的沖擊,否則翼尖重量過大搞不好就會折斷機翼。

該機將安裝3台BMW 801D徑向活塞發動機,單台輸出約1600馬力,它們各自驅動一副直徑3.5米的3葉螺旋槳,不過兩側的發動機反轉,以抵消各自産生的扭矩。飛機上最多可以攜帶2800千克燃料,3個油箱位于中央機體內,它們各自爲一台發動機供油,這些燃料支持該機達到2000千米的作戰半徑。3台大功率發動機讓P.170獲得了超越戰鬥機的速度優勢,根據計算它在8000米高度可達820千米/小時,海平面最大速度爲675千米/小時,以1942年的標准,當時的螺旋槳戰鬥機確實很難跟得上,不過這都是理論上的數據。

作爲轟炸機,P.170在機翼下方有4個武器挂架,初期設計目標是攜帶4400磅(約2000千克)普通航彈,後來似乎增加了空射火箭彈挂載能力。機組成員有2名,一種配置是階梯式的,飛行員坐在機身尾部位置較高的艙室內,這樣能提供更好的視野,而領航員則坐在更靠前的機體內,他可以通過兩側的舷窗觀察,還有一種是串聯艙室,飛行員在前,領航員在後。該機沒有自衛武器,因爲它足夠快,安裝自衛武器只會讓它更笨重。

P.170的前期計算工作進行得很快,它甚至還沒有得到軍方的資金支持,當公司正式向軍方展示初步計算成果時卻沒有得到准確的回應,不久後相關工作停止,原因主要是當時德國正在研制噴氣式飛機,在這種劃時代技術面前,螺旋槳飛機不管如何提升速度都無法超越它,而飛機奇葩的結構設計可能也是被拒絕的原因之一。

3 阅读:978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2:52

    美俄的航空技術都來源于德意志第三帝國。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