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都要知道!中藥裏的壯陽專家——巴戟天

中醫申濤大夫 2024-04-19 17:34:49

巴戟天的簡介

巴戟天,這個聽起來霸氣側漏的名字,很多人都未曾聽聞,但在中藥裏它的名頭可不小。俗話說:“北有人參,南有巴戟。”這個巴戟天與陽春砂、槟榔、益智並稱爲四大南藥,而且它更是位列于四大南藥之首。

巴戟天的別名

巴戟天爲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它的別名衆多,如雞腸風、雞眼藤、黑藤鑽、兔仔腸、三角藤,是一種常用的草藥。《名醫別錄》雲:“生巴郡及下邳。”巴戟天之“巴”,可能與“巴郡”有關,“戟”在古代解釋爲一種兵器或刺激,推斷可能是其植物形態的形象描述而得名。《本草乘雅半偈》言:“草木至冬,莫不隨天地氣化而藏,獨此不凋,與天相戟",就是說每到冬季,萬物凋零,在寒風暴雪之下幾乎沒有願意露出頭的植物,然而在這個時候它卻沒有認輸,像是一個頑強的鬥士,與天相戟,即便是再寒冷也不凋謝,因此巴戟天也被稱爲“不凋草”。

巴戟天的功效

巴戟天,這名字一聽就會讓人聯想到征戰沙場、金戈鐵馬的將軍,渾身都透露出滿滿的陽剛之氣。從療效上看,巴戟天還真和這個名字的意境隱隱相連。巴戟天功效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本草正義》說巴戟天“味辛,氣溫,專入腎家,爲鼓舞陽氣之用。溫養元陽,則邪氣自除,起陰痿,強筋骨,益精,治小腹陰中相引痛,皆溫腎散寒之效”。

巴戟天的傳說

巴戟天是一味補腎助陽效果非常好的中藥,據說當年乾隆皇帝就經常用巴戟天來“補腎壯陽”。相傳清朝的乾隆皇帝長壽到八十九歲才離開人世,和其他短命的皇帝比起來顯得異常長壽,許多人都好奇他是怎麽保健身體的,這件事傳到了英國皇室的耳中,于是他們派來了大使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秘密,後來乾隆皇帝的禦醫告訴大使,說乾隆皇帝進食的滋補品中有一種叫做巴戟天的補品,是它讓乾隆皇帝如此長壽的。這個故事的真假還有待考證,不過從此可以看出,巴戟天確實在補腎益精方面確實有不一般的療效!

巴戟天的應用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加上有些人過度放縱性生活,以致不少人出現腰膝酸軟、陽痿不舉、腎虛精滑的現象。巴戟天正好能補腎強筋、祛風除濕、治筋骨痿軟,可以與肉苁蓉、杜仲、萆薢等中藥配伍使用,也可以與熟地、補骨脂、金櫻子等中藥配伍以固腎、澀精、壯陽。日常生活中,巴戟天這味中藥常用來浸酒、煎湯、入菜肴。

把巴戟天和等量的淮牛膝泡在十倍的白酒中,半個月後可以飲用,每次喝1~2小杯。這個方子源于《千金要方》,主要以巴戟天補腎壯陽、強筋骨,以淮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以酒助藥力,適于腎陽虛衰、陽痿、腰膝酸軟、下肢無力者飲用。

如果老年人身體衰弱,足膝痿軟,步履困難,可用巴戟天、熟地黃各10克,人參4克(或黨參10克),菟絲子、補骨脂各6克,小茴香2克煎水服用,每日1 劑,能起到補腎壯腰的作用。

如果用巴戟天做菜,最好的方法就是與肉苁蓉一起炖雞。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取巴戟天、肉苁蓉各15克,用紗布包好,然後與切好的仔雞加水一同煨炖,炖好後加入適量調料便可喝湯吃肉。這道菜好吃又治病,是腎虛陽痿者值得一試的美食佳肴。

巴戟天的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巴戟天藥性辛溫,功能壯陽,故凡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幹燥者禁用。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情況,需要在咨詢醫生建議下使用。

0 阅读:8

中醫申濤大夫

簡介:中醫男科50年,有問題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