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狀態:我創造,我要贏,堅定變富

鷹哥愛寫文 2024-05-08 05:10:24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哈維·艾克

​上一節,我們介紹了,決定一個人財富狀況的財富藍圖,並分析了幾種影響制約財富藍圖的因素。

那麽,在這一節中,我們來看看,該怎麽重新設定財富藍圖,從而徹底改變不佳的財務狀況?

爲財富藍圖設定目標

首先,我們要爲自己的財富藍圖設定一個大的目標,比如,是要賺大錢,還是賺一般多的錢就夠了?是要賣命工作賺錢,還是適度工作悠然自得?是要穩定但普通的收入,還是不穩定但很高的收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記得,一個人的財富藍圖會決定他的財務生活,進而影響到他的人生。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把財富藍圖設定爲低收入的人,那很可能會吸引來一個也覺得有份低收入工作就可以了的另一伴,這會讓你繼續待在你認爲的“安全區”,過著緊巴巴的生活。你的收入只能增長到你想要的標准。

如果你真的想要開始改變,那就要從心開始。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大檔案櫃,會把接收到的各種信息貼上標簽,分別放進不同的檔案夾,便于隨時取用,來解決不同的問題。關于金錢的想法,都儲存在心靈的財富檔案裏。

如果這個財富檔案夾裏,裝的都是些沒辦法幫你賺到更多錢的信息,你按照它們做出各種決定,自然會導致貧困,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財運平平而已。反之,如果你的財富檔案夾裏,有很多能幫你獲得財務成功的資料,你就會做出能帶來成功的決定。

窮人和富人之所以存在天壤之別,就是因爲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財富檔案,也就是對于金錢有著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要想像富人一樣有錢,我們就必須像富人一樣思考。

在書中,作者哈維·艾克爲我們詳細解讀了17種不同的財富觀,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學習,爲你的心靈重新換裝17份財富檔案。

財富檔案1:我創造

第1份財富檔案,叫作“我創造”。富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富人和窮人,對“人生是否掌握在自己手裏”這件事,看法有著天壤之別。富人堅信,是自己在掌握自己的人生,尤其是財富方面的方向盤,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窮人常常覺得,自己對人生沒有什麽控制權,對于大富大貴,自己“沒有那個命”。

所以我們會發現,越是窮人,越熱衷于花錢買彩票,因爲他們都想賭一把,看看有沒有機會中個大獎,從而不勞而獲。當然,富人偶爾也會玩彩票,但是,他們不會沉迷于撞大運的發財之道,不把買彩票中獎當成是創造財富的主要策略。

在富人看來,平庸是自己造成的,成功也是自己造就的,自己應該爲生命中的一切負責。而窮人則不這麽看,他們往往在不自覺中,把自己當成“受害者”,覺得自己很可憐。這種自認爲是“受害者”的特征有三個:

第一,總是責怪別人。在活的不如意時,窮人從不檢討自己,而是習慣性地把問題歸咎于外界,他們責怪自己從事的行業賺不到錢,責怪老板吝啬,責怪同事不配合工作,責怪客戶難伺候,責怪配偶的不理解,甚至責怪父母沒有錢和人脈能支持自己。總之,他們自己沒有問題,錯的永遠是他人。

第二,抱著“受害者”心態的人,遇事愛找借口,總想證明自己是合理的。比如,自己收入不高,卻跟別人說“錢沒那麽重要”。 哈維·艾克在書中坦言,任何一個說錢不重要的人,都是沒有錢的人。有錢的人非常了解錢的重要性,知道錢在社會上扮演怎樣的角色,能發揮多少的效用。如果一個人認爲錢不重要,那麽,他就不會富有,而且永遠不會富有。

第三,懷著“受害者”心態的人,總是在抱怨。哈維·艾克說,有個定律全宇宙通行,那就是:“你所關注的事情會擴大。”當你抱怨的時候,你往往是在關注錯誤的事。你越是抱怨,這些錯誤的事就變得越多,越會吸引更多爛人、爛事進入你的生活。

所以,我們一定要遠離愛抱怨的人,因爲負面的能量是會傳染的。

作者哈維·艾克建議,在生活中,我們不妨來做這樣一個小練習:在接下來一周的時間內,不管遇到什麽事,都不要抱怨,甚至連抱怨的念頭也不要有。曾經有幾千人做過這個練習,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很多人因此改變了人生。當你不再想著身邊那些爛事時,你會發現,你的生活開始神奇般地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好,總結一下,當你責怪別人、給自己找借口、或開始抱怨時,這就是“受害者”心態,這樣你就會裏財富越來越遠,你需要像有錢人一樣行動,這裏有兩個小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每當你發現自己想要責怪別人、找借口或是抱怨的時候,用食指在你的喉嚨上橫著劃一下,提醒自己,這是在斷送自己致富的機會。要消除這些有害的習慣。

第二個建議:每天做一份“簡報”。晚上臨睡前,寫下兩件事,一件是你今天進行得很順利的事,另一件是今天不順利的事。然後問問自己,都是怎麽做的。如果有的事情牽涉到其他人,那就再問問自己,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才導致了這兩種情況的發生。通過這個練習,你可以學會爲自己的生活負責,同時,發現哪些策略有益,哪些策略沒有好處,對做事方式進行改進。

財富檔案2:我要贏

第2份財富檔案,叫“我要贏”。 富人玩金錢遊戲是爲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爲了不要輸。

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舉個例子,如果你參加任何體育競賽,都想只守不攻,那你贏得比賽的概率是多大?大部分情況下,幾乎爲零。

對于多數窮人來說,保本就是他們玩金錢遊戲的方式,他們在乎的是求生存,保住安全感,而不是創造豐厚的盈利。而對多數富人而言,他們追求的是擁有大量的財富,不是多掙一點錢。

意念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如果你的目標是賺的錢能夠周末下個館子就行,那麽你就只能掙到那些下館子的錢,一分都不會多。

哈維·艾克說,關于這點,他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他曾經窮到去借硬幣給車加油的地步,而且車也不是他自己的,對于一個成年人而言,活到那個份上,是非常難堪的。

後來,痛定思痛的他采取了行動,把生活從“拮據度日”提升到了“過得舒服”的層次,但這並不是終點,因爲這個層次和“過得有錢”仍然差著十萬八千裏。他告訴我們,目標要定的高一些。如果你的目標是“過得舒服”就好,那你很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錢,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大錢”,那你很可能最後會過得很舒服。

在這裏,哈維·艾克還給了我們兩個小建議:

第一,制定兩個財務目標,一個是你的年收入,另一個是淨值。確保你要創造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平庸的生活。並且爲這些目標設定一個實際的完成時間。

第二,去一次你從未去過的高級餐廳,點一份“時價”的菜,別問價錢。最後結賬時,你會對“有錢是什麽樣的生活”深有觸動。

財富檔案3:堅定變富

第3份財富檔案,叫“發自內心變有錢”。富人堅定地要讓自己有錢。窮人卻在要不要變有錢的問題上反複橫跳。

有句話說,人之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也是我們必須理清楚的一份心靈檔案。

富人對于要掙大錢這回事,內心是非常明確,也非常堅定的。他們不會隨便動搖自己的雄心壯志,是在全心全意投入創造財富的活動。只要是合法合規的、不違反制度道德的,他們就會想盡辦法去做事,去賺更多的錢。

而窮人則不是,他們對“要不要變有錢”這件事,內心是混亂的、矛盾的。比如,他們常常會糾結:“爲了獲取事業的成功,失去生活的悠閑,是不是不值得?”“如果我有錢了,我就無法分辨,別人是喜歡我這個人,還是我的錢。”“賺大錢很辛苦,會讓我賠上健康。”“賺大錢要承擔更多責任,我可不想活的那麽累。”

諸如此類的想法,看似好像沒什麽問題,但正是這些混亂的掙紮,導致大部分人停在原地,沒辦法成爲有錢人。

要變成有錢人,你必須像有錢人一樣行動:首先要清楚,爲什麽創造財富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然後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用專注、勇氣、知識、專業、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永不放棄的態度,去見證自己變得富有的每一步。

財富檔案4:把想法變大

第4份財富檔案,叫作“把想法變大”。在書中,哈維·艾克提到一位課程講師,這個人的財産淨值在短短三年內,從25萬美元躍升到6億美元,當別人問起他的成功秘訣時,這位講師說:“從我開始把想法變大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改變了。”

窮人做事情,往往“想得很小”。他們一是害怕失敗,二是害怕自己沒有價值。他們太執著于自我,一切行動都從自我出發,時時刻刻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這樣的格局,很難變得有錢,並且缺乏成就感。

而富人之所以富,常常是因爲他們“想得很大”,把更大的自身價值帶進了市場中去,去幫助更多人、影響更多人、爲更多人付出、爲更多人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開拓了更寬廣的商業版圖,自然也就獲得了更豐厚的回報。

好,那麽現在,我們就可以參考這些財富檔案,像有錢人那樣去行動。在這裏,作者給了個小建議:想想你身上具備哪些天賦,這些天賦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尤其是怎麽能在工作上應用,去影響更多的人。把你的思考寫下來,並在實踐中嘗試。

0 阅读:2

鷹哥愛寫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