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料】中國人在撒馬爾罕

赫歇爾 2024-04-06 09:37:37

參考資料

Самарканд : Крат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путеводитель / Сост. И. И. Умняков, Ю. Н. Алескеров, К. М. Михайлов. — Ташкент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Узбекской ССР, 1956.

……“外國人”被選爲政府行政官員,來自中國的漢人和喀拉契丹人(西遼人)被任命爲撒馬爾罕城市花園和田地的管理者,本地人不得自行管理……

公元999年伊朗薩曼王朝王朝滅亡後,撒馬爾罕等地區被突厥喀喇汗國統治。 喀喇汗國分裂爲東西兩部分後,撒馬爾罕屬于西喀喇汗國,並于1040年至1212年成爲其首都。

西喀喇汗王朝的創始人是易蔔拉欣·塔姆恰克汗(Ibrahim Tamgach Khan,1040-1068)首次利用國家資金在撒馬爾罕建立了伊斯蘭教學校,支持該地區的文化發展。

撒馬爾罕喀喇汗時代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是易蔔拉欣·本·侯賽因(Ibrahim ibn Hussein,1178-1202 年)的宮殿,該宮殿建于 12 世紀。

在現代考古挖掘過程中,發現了紀念性繪畫的碎片。東牆上描繪了一位身著黃色長袍、手持弓的突厥武士,還描繪了馬、獵犬、鳥類和具有時代特征的女性。

1220年,蒙古人征服了撒馬爾罕。阿塔·馬裏克·志費尼(13世紀波斯曆史家)寫道,成吉思汗處決了所有在城堡和清真寺避難的人,徹底掠奪了這座城市,並征召了 30,000 名工匠。

後來撒馬爾罕至少遭受了察合台汗國八剌汗的另一次洗劫,以獲得支持軍事行動的費用。直到 1370 年,撒馬爾罕一直是察合台汗國的一部分。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13世紀末沿著絲綢之路的見聞,將撒馬爾罕描述爲“一座非常大而輝煌的城市……”

據《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葉尼塞地區有一個漢人紡織業據點,撒馬爾罕漢人工匠。成吉思汗征服中亞後,外國人被選爲政府行政官員,中國的漢人和喀拉契丹人(西遼人)被任命爲撒馬爾罕花園和田地的共同管理者,本地人不得自行管理這些花園和田地。

1365年,撒馬爾罕發生了反抗察合台汗國的叛亂。1370年,征服者帖木兒將撒馬爾罕定爲其新創帝國的首都。帖木兒使用各種方式來實現統治合法化,包括他的首都撒馬爾罕的城市規劃。在接下來的 35 年裏,撒馬爾罕城市被大規模重建,並吸引了來自帝國各地的偉大工匠。

帖木兒因此贏得了“藝術贊助人”的聲譽,撒馬爾罕逐漸成爲河中地區的中心。帖木兒對藝術的承諾顯而易見,與他對敵人的冷酷無情相反,他對那些具有特殊藝術才能的人表現出仁慈。藝術家、工匠和建築師的生命得以幸免,以便他們能夠改善和美化帝國的首都。

帖木兒還直接參與建築項目,他的願景常常超出工人的技術能力。撒馬爾罕處于不斷建設的狀態,如果帖木兒對結果不滿意,他經常會下令重做建築物。根據他的命令,工匠挖了很深的溝渠,周長8公裏的城牆將城市與周圍的鄰居隔開。當時,撒馬爾罕的人口約有15萬。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使臣克拉維約(Ruy Gonzalez de Clavijo,下圖)于1403年至1406年間駐紮在撒馬爾罕,他的記載證明了這座城市永無休止的建設。

今天,作爲烏茲別克斯坦城市的撒馬爾罕,大多數居民是烏茲別克人,其余塔吉克人是最大的少數民族。

撒馬爾罕還居住著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阿塞拜疆 、朝鮮人、波蘭和德意志等少數族裔,他們主要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和西部社區。這些民族自19世紀末以來,特別是在蘇聯時期就“移居”到撒馬爾罕,大多使用俄語。

了解更多,詳見文章:

【俄國史料】【俄國史料】額爾齊斯河、中哈邊境的德意志人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