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經濟越差,去留學的學生反而越多?

留學馬丁 2024-05-01 03:49:16

現在其實就業大環境不好,無論國內還是英國這邊,都存在就業難,職位供給少,但需求又旺盛的情況。原本很平庸的工作,也都是碩士學曆在搶位置。純粹的直接就業感覺在糟蹋自己。于是反而很多學生選擇去留學提升下自己,順便躲避下目前比較差的經濟周期。

這其實也導致了當下留學市場反而這幾年出現了更加泡沫式繁榮的原因,預算夠的英美澳加,預算一般的東南亞留學,沒有預算的歐陸留學,主打一個混獎學金出去。

我觀察下來,目前現在這個就業環境,去留學的反而越來越多的原因如下:

一、當下找好工作難,不如把時間花在提高學曆上

目前的就業市場,不是說找工作特別難,你一個碩士學曆,委屈下自己,降低下自己需求,要找到一份工作其實不難。

但問題的關鍵是,這得降低你的預期,對你整個人生的規劃幫助也不大。目前又不少留學生回來,爲了先就業,從事的是一些沒啥成長性的,公司盈利狀況也不穩定的,隨時都有倒閉可能性的。對于這種就業,其實真的沒啥太多必要性。還不如幹脆延緩下就業問題,自己安安心,提升下自己最高學曆,等待經濟好轉。

就業這個市場,也是遵循大魚吃小魚的原則的,留學生回來,需求度就是比國內的考研或沒有研究生學曆的吃香。這種吃香尤其在外企會顯得更加明顯一點。

再有,就是環境不好,正好也抽時間進修下提升自己。有些已經有工作經曆的一樣自己辭職再留學,以便回國獲得更好破開自己瓶頸的機會。

二、還有的留學生是因爲有落戶需求,或當下文憑卷不動的!

現在的就業行情不像以前,本科直接就業真的挺困難的,人數基數多。學曆貶值嚴重,現在你去稍微好點的公司,都需要一個碩士學曆,只是本科真的不夠用。

所以英國的一年碩,反而對很多學生來說是個高性價比的東西,國內可能要讀2-3年。他們可以直接刷完學曆快速就業,就業的時間也把這個成本給弄回來了。而且更快的積累了行業經驗,爲二次跳槽或其他規劃做好了准備。

況且從難度來說,去留學的門檻抛開家庭條件這個硬要求,從卷的程度來說,還是國內考研難度大,人卷人。留學的話除了吃經濟,你只要不是特別爲難自己,一定要超出自己背景線,申個排名尚可的學校其實如探囊取物一般的。

當然,也有些是國內非一線城市的,想去北上廣這種有落戶需求的,目前國內這邊對待留學生的吸引政策依舊還是紅利期。像上海,基本留學回來的都能落,無非是學校好點,落戶要求和難度更低點。只有北京相對難度更大點,限制更多點。

留學整體來說,對于一些國內小康或中産家庭,算是走了捷徑的,通過可以消費的起的預算,節省更多時間完成前置就業條件,其實很劃算。

三、還有些是奔著潤出去的,國內沒那麽想待了

自從c-19後,國內的一線城市,甚至香港這種,很多外企都跑了,老外能走的基本都走了。留下來的極少。這種現象也是人傳人的,基本條件好一點的都潤出去了,不要問爲什麽,問就是想換個環境。

不得不說,很多留學生也是這麽想的,想通過留學這個途徑,然後完成自己拿到海外身份的謀劃。入籍不入籍無所謂,主要是想多拿個身份,以後不至于這麽被動,會有更多選擇性。

你看現在的行情其實就是,資金在外逃,人才在外逃,矛盾靠國內自己兜底。尤其是現在英鎊和美金都是加息狀態,你自己合計下多少資金現在是往海外奔赴的。這也是目前就業環境更差的原因,撤資的撤資,世界工廠往東南亞的轉移。嗅覺靈敏的早就意識到了危機,然後提前在海外賽道挨個布局落子。

目前潤出去最多的其實是加拿大,美國,澳洲,新西蘭這種。小衆點的往英國,愛爾蘭,荷蘭這種跑。還有一些往更小衆的eu那邊跑。

有些是跟風,有些是想在海外賽道爆金幣,還有些是純粹覺得國內的就業路數和自己不符,純粹就業,不想那麽牛馬那麽卷。更想人生活得更有意思點,而不是大環境下無盡的焦慮和想要各種搞錢。

總了個結:其實選擇留學對大部分國內學生來說是個好事,除了吃經濟,其他其實都是順風車。想開眼界的開眼界,想散心的散心,想提升最高學曆背景或落戶的都可以在這個賽道拿到結果。

其實留學就行一個buff增益,能給不少普通家庭帶來不少東西。甚至最優的能在婚姻和創業這兩賽道拿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只不過,很多人吐槽留學性價比越來越低。不是留學性價比變了,而是在做的各位索要太多了,既要又要還要。你都想要,好學校的牌子,體面的就業職位,薪水,你都想要。一個沒落袋爲安,你感覺虧了幾個億。這種心態,屬實有點廢自己。

1 阅读:549
评论列表
  • 2024-05-04 13:51

    外面的🌛非常適合你我她

  • 2024-05-01 15:38

    可以回來當幹部啊

  • 2024-05-01 13:09

    人多,政策總變

留學馬丁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