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推行“計劃生育”,中國會更好嗎?

江舸 2024-04-26 23:33:42

新中國建立後,在經曆了幾年的適應期,我國人口便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模式,這在爲國家提供了大量人口資源的同時,也引起了部分人口學家的重視。

其中馬寅初在1957年提出中國應適當控制人口增長速度,以提高人口素質並降低社會負擔的言論,曾引發各界關注。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我國的人口數量快速增長的部分弊端已經顯現,如部分地區糧食供應緊缺,教育資源不足等等。

爲此國務院將計劃生育作爲我國基本國策並在全國推廣,這讓我國的出生率迅速下降,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也從高速增長轉變爲低速高質量增長。

計劃生育的推行有效改善了糧食緊缺,以及人口密集造成了環境汙染等問題,但隨著其推進,我國的生育率進入了持續降低的趨勢之中。

如今我國的人口增長率已經下降到建國後的最低水平,這引發了人們對于未來勞動力不足以及社會老齡化等問題的擔憂。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公衆對馬寅初的理論和計劃生育政策提出了質疑,認爲這些惡劣後果都是他們帶來的。

但筆者認爲,我們需要站在不同的時代立場看待問題,不能因爲新出現的問題指責過去的政策,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政策,恐怕我們無法取得如今的經濟發展。

首先計劃生育政策解決了糧食不足的問題,這可以有效解放生産力投入到工業和城市化建設之中。

在計劃生育提出的年代我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政策,當時大量的勞動力依然集中于農業生産領域。

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爲了保證新生兒和大量孕婦的營養供應,我國的糧食需求會持續增加。

在生産技術沒有突破性革新的前提下,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投入到農業生産之中,這對于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是相對不利的。

除了農業生産之外,由于當時社會保育機構尚不發達,因此孩子的家長需要在孩子的照顧上投入很多精力,多胎生育會讓夫妻雙方中至少一人長時間無法從家庭事務上脫身,這也會造成我國勞動力資源的隱性損失。

我們一直說中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紅利密不可分,所謂人口紅利,指的其實是低水平的人口撫養比,即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

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麽我國的人口撫養比將處于較低水平,這會提高勞動力的成本,讓中國工廠在國際市場上失去優勢,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此外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這一根本目的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提升我國的人口素質。

在計劃生育實施之前,由于我國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導致國民的高等教育率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甚至還有不少文盲存在。

而計劃生育的推行令我國的學齡人口數量維持在較低水平,這有效改善了當時師資力量緊缺的問題,使得計劃生育時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們都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與此同時教育部門也有能力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大學等高等教育院校的建設中,這讓我國的高等教育率有了顯著增長,國民整體文化素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國民素質的提升也進一步放大了我國的人口優勢,目前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也相繼開放生育,其中不乏擁有人口紅利的勞動力大國,但由于他們的國民文化素質較低,導致用工風險極高,這也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上,至今仍保持較高競爭力的基礎。

此外計劃生育的實行也降低了我國醫療系統承擔的壓力,在計劃生育實施之後,我國的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孕婦們也能享受到優惠完善的檢查,這對于社會的穩定和進步也有著重要意義。

至于如今我國面對的問題很多並不是計劃生育所帶來的,比如生育率下降問題是許多西方國家共同面對的困境,這和人口平均素質的提高以及兒童養育成本的上升息息相關。

簡而言之造成這個困境的是撫養兒童與自身發展之間的沖突,以及培育後代的成本與預期收益之間的不平衡。

如果我國不實行計劃生育的話,那麽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仍然需要在撫育後代方面投入巨大精力,而人口數量的急劇膨脹也會加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

而且這個假想狀態下勞動力的文化素養,也比現在更低,那麽留給他們的就業崗位則更少,這無疑會讓他們背負巨大的壓力,他們的生育意願未必就有那麽強。

至于老齡化問題,則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嬰兒潮之後就注定發生的事情,即使我們始終保持較高的生育率,那也只是減輕了每個勞動適齡人口的平均養老負擔,但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城市化改革和高速發展的經濟作爲依托的話,那麽每個人身上的擔子不一定有現在輕松。

誠然計劃生育還有一些無法規避的弊端,比如受到我國傳統家庭觀念影響下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以及獨生子女家庭的失獨風險,但這並不是徹底否定該政策的充分論據。

如今部分人忽視了計劃生育在我國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對計劃生育以及馬寅初等人提出的人口理論大肆批評,這顯然違背了評判事件發展的正常邏輯。

想要論證計劃生育的不足,是要先論證在不執行計劃生育的情況下,我國依然能夠取得如今的假設成果,而這顯然是極具挑戰性的。

因此盲目抨擊馬寅初和計劃生育政策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承認他們在過去給我們帶來的正面影響,並積極應對如今面臨的問題,不能一味抱怨。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出如今的人口困境,讓中國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1 阅读:441
评论列表
  • 2024-05-01 14:14

    全面放開(不限于人口管理)、自然調節,無須杞人憂天!

  • 2024-05-01 12:11

    馬寅初的幾個子女是誰給幫忙生的

  • 2024-05-01 17:48

    請問有多少家庭絕後了嗎?